新聞標題【民報】地震來時先開門錯了?消防署提醒民眾三步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地震來時先開門錯了?消防署提醒民眾三步驟

 2018-02-07 11:23
地震後花蓮的雲翠大樓發生倒塌,救災人員從深夜就開始救援受困民眾。圖/王志偉、黃文琪
地震後花蓮的雲翠大樓發生倒塌,救災人員從深夜就開始救援受困民眾。圖/王志偉、黃文琪

在台南唯冠大樓因大地震倒塌兩週年時,昨(6)日深夜發生大地震,花蓮數棟建築物倒塌,災情頻傳,許多民眾以為地震第一件事情是要去把門打開,消防署表示,這其實是誤解,地震發生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

消防署強調,直到地震平息之前,最重要的任務其實就是保護自己,建議躲在桌下或是牆角,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如果附近沒有桌子,應遠離玻璃窗、吊燈、吊扇、易倒塌的櫥櫃或冰箱以及可能移動的鋼琴等物品,保持低姿勢並以雙手保護自己的頭部和頸部。

一位從事消防工作的網友蔡宗翰也表示,很多人都以為地震要先去打開門,避免門框變形後就無法逃出去,事實上無論美國,日本等官方防災機關,以及消防署其實都主張地震時應該立即找到掩蔽,因為根據統計,會使門框變形的地震規模至少都在五級以上,這個震度會造成傷亡主要是被掉落物品砸中,另一個則是移動中摔倒或是碰撞受傷,再更嚴重才是房屋倒塌,因此地震開始造成建築物晃動時,一定會先發生東西掉落、傢俱位移翻覆,當嘗試去開門的過程中,就已經讓自己暴露在高危險為環境當中。

消防署官網上也指出,地震發生時必須先確保安全,然後再進行安全確認包括關瓦斯爐、檢察出口通道是否暢通等,3到5分鐘後開始做避難物品的相關準備,然後觀察周遭,    前往避難收容所,確認安全狀況,10分鐘後才開始救援行動。

消防署也說,當地震發生在床上時,應以棉被枕頭保護頭頸部,而在廁所時,也不需要急著離開,注意牆上物品是否掉落,如果在教室或是辦公室,可以躲到桌下自我掩護,而如果在廚房則應立即關閉瓦斯後躲到桌下,如果不是順手即可關閉瓦斯,先就地避難,躲在桌子下,保護自身安全,不要貿然衝去關火,以免受傷。蔡宗翰也提及,開門是為了逃到戶外,但假設今天住在二樓以上,就算開了房門或家門,一樓的大門也有可能尚未打開,在搖晃不穩下要不斷開啟所有的通道出入口,面對更多掉落物品擊中自己的風險,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應該避免移動必且尋找掩蔽,後續再去開門及關電源等安全確認動作。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