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上半年各種入學考試、甄試、申請、填寫志願等重大程序都牽動無數家庭的情緒,五花八門的入學方式經常成為民怨主要來源之一。教育改革是為了教育的良善而起,但是台灣社會經常集體糾結於教改,無心著眼於教育的根本問題。一個國家的教育應該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共同負責,然而教育兩字似乎只屬於學校,家庭與社會大言不慚地推卸責任,將教育問題丟給學校。這教育鐵三角垮掉兩角,難怪問題千瘡百孔。
台灣的教改從1994年4月10日,由民間發起教育改革大遊行活動開啟,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等訴求。20年來,教改大概是台灣解嚴以來,除了政治民主化外最重要的社會重建工程。也跟民主化一樣,教改一路走來風波不斷、亂象叢生。
教育是百年大計,但是社會各界都急功近利地要求立竿見影的改革成效。教改的困難點除了是各種入學制度的改良外,最棘手的大概是教育文化的建構和家長心態的調整。 教育被視為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建設,但是高等教育引進市場概念和原則,強調學生的受教權和客制化,學校到底是完人培育場所還是職業訓練所,成了難以調和的理想與現實拉鋸。國、高中表面上,大家糾結在升學壓力問題,怪學校、怪教育政策制訂者。事實上,我們教育的最深層迷思和障礙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念。
上述這些深層問題不釐清,難怪教改變成4不1沒有:政府不負責、老師不支持、家長不放心、學生不快樂和畢業沒頭路。這樣的改革方向是將焦點放在改變遊戲規則,而不是思考遊戲的本質和意義,以為讓所有孩子都有升學機會,將入學窄門擴大,孩子的壓力就可減輕,結果升學壓力沒有減輕,反而是畢業後與社會銜接的壓力更大。
教育應該是三角鼎立,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性等量齊觀。以時間長短來看,學校教育的時間最短,但卻承擔最大責任。事實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可能是學校教育的破壞者。例如,學校教導學生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家長開車闖紅燈、插隊,還說開車就是應該如此。學校強調品德第一,不可偷、搶或是抄襲別人的智慧財產,但是社會上公眾人物公然說謊,硬拗地顛倒是非。市場充斥各種作假、黑心商品,傳播一種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處世規則,當社會大眾將這些謬誤都怪罪給學校教育時,其實是完全忽略這些負面的社會教育的嚴重破壞性,它們不是教育失敗的結果,卻是最被忽視的原因。
一個國家的教育品質,最終還是反映在國民日常生活的素質,守法,有秩序,和公德心的自然流露,都是整體教育成效的展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一不可。所以,只看國內大學在全球排名的統計,是表面與偏頗的標準。學術表現可以量化,國民素質不見得能以數字呈現,就像治安是否良好,以數字評量,不如人民感受準確。解決教育問題,提升國民素質,得三管齊下才能治標又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