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總統就職典禮儀式問題之商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總統就職典禮儀式問題之商榷

2020-06-15 13:59
為國家長久之計,應儘速改制總統就職典禮儀式,拋棄中國國民黨一系列殘存的舊體制,揭示新時代來臨。圖/總統府
為國家長久之計,應儘速改制總統就職典禮儀式,拋棄中國國民黨一系列殘存的舊體制,揭示新時代來臨。圖/總統府

蔡總統此次大選之蟬聯,謹表恭賀之外,對就職儀式應捨去慣例,以示隨新時代來臨,亦示以新政之端倪,故總統宣示時,應撤去所謂「國父」遺像以及「總理遺囑」,而是面對國民宣示;其理由如下:

一、從台灣人的立場而論「國父」等稱是1945年新佔領體制下,從中國的舶來貨,對台灣之社會與政治無關,亦無貢獻。

二、從中國歷史方面來說:

(一)辛亥革命與孫無關。

(二)孫文的民族主義是「種族主義」,渠是「漢族沙文主義者」,反對五族共和;祇因被推為「臨時大總統」,不得不遵從眾議而一時倡「五族共和」。其後,在黨幹部訓練時,強烈反對「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唯有漢族可以執政。(此點被蔣介石、毛澤東與習近平等承襲),故不可取。

拋棄黨國思維 改制就職典禮

三、對當前台灣之負面影響:

(一)孫文接受共產第三國際之援助,成立黃埔軍校。

(二)黃埔軍校是國民黨與共產黨共治。共產黨員可以入籍國民黨,即持有雙重黨籍。這就是今天在台灣,中國利用黃埔出身者搞校友會,或拉攏到中國參加慶典等等原因。黃埔出身者又在台倡「國共一家親」、「國軍與共軍都是中國軍」,以瓦解軍心。此等就是軍人藉其資深,在軍中倡「黃埔精神」而不是「鳳山精神」或「台灣軍精神」(台灣軍一詞是有典故的)。總之,基於以上之陳述,如果不從根本著手,棄「孫文主義」,使軍隊完成「國家化」,對台灣這個國家是危險的。

(三)再說黃埔軍校在1924年有第一屆畢業生而成立「教導團」;翌年4月改稱「黨軍」。故目前台灣的軍隊仍有黃埔與國民黨的影子在作祟;國民黨有「黃復興黨部」與軍中「政工」牽掛;他們「不反共」而「反台獨」;實際上骨子裡是「反台灣」而以「反台獨」為藉口;目的在使台灣「去國家化」。

四、蔡總統數年來重視軍隊,固然重要。但軍方與情治單位每逢對敵人的中國,言行遜色,自行轉彎,從電視上便屢見不鮮。其弊已如上述,故希望在國際社會已認同台灣時,適時變革改制。

總之,今為國家長久之計,乘總統就職典禮之機會,不論是明示或暗示「新時代已經來臨」,拋棄中國國民黨一系列殘存的舊體制,故重申就職典禮改制之必要性。但若就職後,議論紛紛。就由學術界來承擔。(2020/05/13)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