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巡田水遊記】烏石漁港和蘭陽博物館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巡田水遊記】烏石漁港和蘭陽博物館

 2014-10-12 13:22
由烏石港遊客中心眺望烏石港。
由烏石港遊客中心眺望烏石港。

前言:

本系列遊記,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

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16)​

烏石港:宜蘭頭城的重要商港

烏石漁港於西元1826年(道光六年)開始啟用,除傳統漁業功能外,深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烏石港的名稱由來,是緣自於港內的巨大黑色礁石,它曾是宜蘭的第一大港。清嘉慶年間,吳沙率眾入墾蘭陽,在今頭城設圍,建立據點,吸引各地移民前來,位於頭城北端的烏石港,便成為宜蘭最大最重要的水路要津。當年清廷在此設有海關及砲台,以防止敵寇入侵。在其全盛時期,更有河道直達頭城慶元宮及盧宅前的十三行,各類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當年商船雲集的盛況,也為其嬴得了『石港春帆』的美稱。 後來,1878年的一次洪水氾濫,大量泥沙的淤積,加上在1883年一艘美國大船的擱淺烏石港從此沒落,造成港口堵塞,烏石港即失去了功能,也影響了頭城的繁榮盛況,如今的烏石港只剩下三塊『烏石』在沼澤中供人憑弔。早期曾是宜蘭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商港:「烏石商港」,商業活動使得港務日益繁忙,全盛時期,東北角一帶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當年來自江浙的「北船」、閩澳的「南船」、漳州、泉州、惠州的「唐山船」、雞籠、艋舺的「彭仔船」等商船雲集的盛況,也嬴得『石港春帆』的美稱,被列為蘭陽八景之一。

直到1990年之後,重新整建成兼具觀光事業的漁港,現在已是假日賞鯨、龜山島往來的交通要津。 新修建的烏石港,港口泊地面積12.5公頃,碼頭2100公尺,新生地(填陸)面積6公頃。 港內除有漁會大樓外,另設有觀光魚市「烏石漁港直銷中心」,遊客邊嚐海鮮邊觀賞烏石港船泊的海景喔!

描述 : C:UsersuserPictures為表現烏石港正位處古時河道與今日海港交會之特殊地理區位,採「透明盒子」設計概念以達到連接河海的視覺功能.jpg
為表現烏石港正位處古時河道與今日海港交會之特殊地理區位,採「透明盒子」設計概念以達到連接河海的視覺功能。

烏石港:宜蘭頭城的重要觀光休閒漁港

民國九十四開港後,成為頭城地區最重要的觀光休閒漁港。除了港區碼頭的建設外,舊有的烏石港遺址,已規劃成為保育濕地,毗鄰大片土地蓋設的蘭陽博物館、烏石港遺址及烏石港遊客服務中心都是宜蘭旅遊不可錯過之處。 烏石港漁會大樓旁設有漁貨直銷中心,各式產品攤位琳瑯滿目,不怕找不到好吃的料理喔!中午就在此飽餐一頓吧!

民俗活動方面,每到農曆七月底烏石港區內會架起孤棚與飯棧以舉辦一年一度的頭城搶孤活動,與恆春半島的搶孤活動齊名。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29.jpg
孤棚。

烏石漁港是頭城鎮的觀光漁港。 港灣管理單位為農委會漁業署,為第一類漁港,烏石漁港自古就是台灣東北部出入的門戶,現在和梗枋漁港及南方澳漁港並列宜蘭3大賞鯨觀光漁港。

烏石港擴建之後,因為突堤效應的結果,海沙不斷累積在烏石港以北的外澳地區形成一大片沙灘,而烏石港以南頭城海水浴場地區的沙量卻逐年消失中。 不斷以消波塊來阻擋海岸線向內侵蝕。 烏石港的北堤因為海砂的不斷累積,在外澳地區所形成一大片沙灘,地形使海浪易成為浪型,適今衝浪,加上雪山隧道通車帶來的交通便利,如今也成為假日的衝浪聖地。 從原本只有一家藍洋衝浪俱樂部,變成了10多家衝浪店。

描述 : C:UsersuserPictures賞鯨豚.jpg
賞鯨豚。

蘭陽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其外部建築景觀乃採用單面山造型的斜屋頂為主體風格,館內設有展示中心、教育資源中心、蘭陽市集等區,並以保存、典藏、研究及展示等方式將其一一呈現,充分地展現出宜蘭當地多元獨特、豐富生動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生態。提供到此參訪的遊客或是民眾們能夠更進一步地了解宜蘭當地的風俗民情。 另外,於館區內還保留了烏石港濕地生態,同時結合了頭城老街、東北角風景區等,形成當地特有的海洋生活文化園區,是一處寓教育樂的最佳休閒之處,非常適合闔家蒞臨到此體驗。 若是哪天您有空的話,建議您不妨攜家帶眷或是呼朋引伴到此參訪一番,悠閒地享受這趟具知性的休閒旅程吧。相信在這趟旅程當中,會帶給您印象深刻的心得感想。 烏石礁遺址目前已規劃為公園,連接蘭陽博物館的主建物,外部周圍有人形步道的長廊,展現宜蘭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的融合性,用不同的樣貌展現曾有的「烏石春帆」。

一進去蘭陽博物館就覺得這裡玻璃營造的空間感很足、很穿透,多處用透明玻璃的遊客參觀行道、空中走廊、手扶梯、電梯等都用延續這種感覺(不過這樣的設計日前也上了新聞,說遊客有「曝光」之虞)。 整個設計感很現代,內部空間因錯位而產生之幾何線條也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 室內是蘭陽博物館的內部展示區,主題性很明確,從山林植物到台灣在地的野生動物,到宜蘭的重要人文節慶、歷史說明和庶民文化等,除了文字說明外,也有很實體、很多媒體的介紹。

描述 : C:UsersuserPictures連結蘭陽博物館的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jpg
連結蘭陽博物館的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

描述 : C:UsersuserPictures蘭陽博物館2.jpg
蘭陽博物館外觀。

描述 : C:UsersuserPictures整個設計感很現代,內部空間因錯位而產生之幾何線條也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jpg
整個設計感很現代,內部空間因錯位而產生之幾何線條也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05.jpg
宜蘭各种岩石的平板。

博物館入口前無障礙走道牆面以大型天然卵石砌成,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樸實素雅的形態,優美的縱深尺度,突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的環境意識和氛圍,更與燈柱上的噶瑪蘭族人型圖騰構成。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10.jpg
博物館外觀,岩石平板與玻璃互映。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13.jpg
室內入口處。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15.jpg
循坡道上樓。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23.jpg
宜蘭各種礦石。

描述 : http://forestlife.info/Photo/425/50.jpg
展示一角。

由宜蘭作家黃春明創作的這首「龜山島」,深刻描寫了宜蘭遊子搭乘火車返鄉的歡喜與哀愁,印象中的蘭陽,擁有孩童的笑靨、農人的粒粒稻作、漁夫遠航歸來以及勞動者的汗水,在在都化為每個宜蘭人心中的夢土。

蘭陽博物館歷經十八年的籌劃建設、中央及地方政黨輪替、營建工程流標延宕,過程一波三折,它的起死回生和現在的營運成功,見證了宜蘭縣府執政團隊摒棄黨派之私,才能完成打造在地博物館大夢的努力,成為全台各縣市關注的焦點。 蘭陽博館開館之後,連接頭城舊市區歷史空間、東北角風景區等,已經形成一處新的旅遊廊道,在宜蘭縣觀光資源區帶中,扮演人文旅遊的窗口,展現了蘭陽歷史與文化之多樣性,再現「烏石春帆」的風華,是很值得您專程前往參訪的博物館。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