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仔時,故鄉那條溪,水清清,有魚擱有蝦,
白鷺鷥、暗光鳥巡水邊;紅田蠳,水影照鏡笑瞇瞇!
少年時,庄頭有欉大樹公。樹頭粗粗粗,樹葉仔蓋天頂,
樹下是庄腳人的大菜市;鳥仔相揪來造巢,老人作伙來行棋。
娶某生子後,手牽手來𨑨迌。溪水烏烏烏,魚蝦四界逃!
溪頂造大橋,汽車叭叭叫!溪邊砌樓仔厝,媠媠水景遂看無?
年老嘴鬚白,牽孫仔廟埕來散步。
老榕樹遮日兼遮雨樹下,菜市仔拆散去?
好佳哉!鳥仔歌詩猶原唱不離……。
〈故鄉的風景〉這首台文詩,筆者以文學的手筆,寫下對台南故鄉廟埕與溪河變遷的記憶,同時也是蘇振明2020年新春賀歲邀請展的創作主題意涵。
大自然的風景,向來都是藝術家的生活體驗和創作題材。攝影家用鏡頭捕捉,畫家透過畫筆寫生描繪;然而筆者關注的家鄉風景除了有自然生態的美,還更關心島嶼人民與生存環境的互動。換句話說,筆者的風景畫不是自然生態的寫實,而是島嶼台灣的人文風景。
曾是嘉南平原曾文溪畔牧童的我,直到就讀台南師專才跟農村生活告別。因此,在我筆下的故鄉風景畫,常以曾文溪流域的田園風光做為主要題材。而當我在大學開授美術史課程後,家鄉風景畫開始擴展到台灣全島,其中涵括島嶼地標的觀音山和火焰山,也跨足金門島和龜山島。在退休近5年的期間,我的人文風景畫特別關注島嶼的環保和社會人權議題。
蛻變,對藝術創作者而言,就像毛毛蟲破蛹成蝶。隨著創作者年齡的增長和生命體驗,其作品風格也會產生美感與形式的轉換。70年代我就讀師大美術系,正逢鄉土寫實主義的風潮。90年代台灣社會進入政治解嚴期,我的畫筆下開始出現了原住民容顏、勞工抗議形影,畫風也由光影的寫實描繪,轉換為粗獷筆觸的表現風。千禧年後,我隨身帶著黑色炭筆和墨筆,遊走台灣畫個不停,在旅途中的汽車和火車窗口,我揮筆的速度經常跟著車行的速度不自覺的加快。這一系列快速完成的速寫畫,就像高速掃描的家鄉風景意象圖,成為我70回顧展的創作基因。
故鄉的風景在藝術家的生命史上,有兩種意涵,小故鄉指的是藝術家生命的原鄉,而大故鄉則擴及其創作經驗的社會大環境。筆者40年來的畫筆生涯,在70歲之前能受邀返鄉舉行「故鄉@風景」,展出系列的風景畫作,大部分是畫者生命原鄉情感的描繪,而50歲以後的風景則擴及到台灣島嶼生態與社會人文景象的關懷。透過畫展的呈現,不僅是創作者自我省思的回顧,也期能與鄉親和藝友們共同分享與見證台南府城與島嶼台灣的風華之美。
(〈自畫像〉2019蠟筆+淡彩21.5x30cm)近70歲的蘇振明自畫像,容顏形影內斂帶沉思,展現藝術創作者對生命內省的思維意識。圖/蘇振明
(〈油菜花開的火炎山〉1997油彩/畫布60.5x88cm)惡地形的火炎山,近似台灣島嶼的縮影。山丘雖然在風雨和災變中不斷崩落流失,但河床上的百年紅瓦厝,每年歲末輝映著黃澄澄的油菜花,充分展現土地與族群共存的生命力。圖/蘇振明
(〈台中東勢客家夥房〉1996油彩/畫布39x53cm)畫者在台中東勢完成此作的三年後,現場景物卻被921大地震移為平地。畫中的客家夥房,就像是一群人相互勾手、展現戒備的狀態,也暗示著客家族群的內聚性格。圖/蘇振明
(〈魚塭晚霞〉2002壓克力+水彩紙50×65㎝)紅紅的太陽,照亮了鹽田和魚塭,北門區井仔腳的紅磚厝雖然零落,但在夕陽下依然展露鹽分地帶的鄉土溫度。圖/蘇振明
(〈以石板為床的老人〉1979油彩/畫布131×162㎝)這幅百號油畫中的人物是台北龍山寺穿襯衫的外省籍街友。此畫是畫者大學畢業展照相寫實的代表作,也是藝術與社會關懷創作的起點。圖/蘇振明
(〈看天的勞工〉1997油彩/麻布41x52cm)1997解嚴後,台灣的原住民與勞工,紛紛走上街頭爭取權益。畫中的勞工正面展露長期被壓抑的容顏。此畫也是作者,從鄉土寫實轉進社會關懷的表現主義作品。圖/蘇振明
(〈藍色的夜都市〉2019壓克力+噴漆+麻布53×65㎝)藍色的都市叢林,不會因為日落而休眠,閃閃燈火相互輝映。新時代的都會生活,隱形的3C通訊來回頻傳,看似快速方便,人我之間卻宛如自成一國的孤島。圖/蘇振明
(〈漂浮的島嶼〉2020油彩+壓克力+麻布82x82cm)位處太平洋中的島嶼台灣,原本可以是海洋上的東方瑞士,卻因國家主權未定位的困境,每逢選舉時期就會陷入國家認同的紛爭。圖/蘇振明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