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穩保糧安勿忽視科研制度革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穩保糧安勿忽視科研制度革新

 2022-04-18 11:30
創新科技使用涉及智財權,雖有助確保食物供應和應對氣候變遷,降低環境污染,但目前受益最大的是規模較大的農民和企業,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金採購及使用這些新的科技及設備。圖/民報資料庫
創新科技使用涉及智財權,雖有助確保食物供應和應對氣候變遷,降低環境污染,但目前受益最大的是規模較大的農民和企業,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金採購及使用這些新的科技及設備。圖/民報資料庫

受到疫情持續、俄烏戰爭和氣候變化等複合性影響,不僅阻礙糧食的傳送,推高全球食品價格,也導致饑餓人數急劇增加,在短短一年內人數增加了3.2億,暴露出當前全球糧食運作系統的脆弱。想要以更節約資源和更可持續的方式,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科技創新是重要關鍵。

可預期未來的農業將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農民將普遍使用數據,來了解市場趨勢實際耕作和行銷。為此荷蘭在試驗的未來農場,運用創新的生產方法和尖端技術,為可持續生產提供可行有效的解決方案;日本已有半數以上的農戶,選擇使用農業物聯網技術,還專門開發老年農戶專用介面方便他們使用;歐盟新的共同農業政策(CAP),將使用新技術(包括大數據、網際網路普及、機器人、衛星和無人機、全自動化生產、AI運用、太陽能電池板等)以可持續生產的方式,減少農業部門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農業生產及競爭力,作為施政的主要目標之一。

身為糧食生產及消費大國的中國大陸,鑒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才是科研的主心骨,而當前的農業科技研發創新能力不足,農業科技人才在結構、品質上,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為激勵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致力於革除科技界長期為人詬病的 「科技資源碎片化」、「項目多頭申報」、「九龍治水」等沉屙,破除四唯(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及「SCI至上」的科技評價迷失,擴大科研經費管理自主權,簡化科研申報和管理並下放預算調整許可權,讓科研人員有更多時間及精力投身科研工作,進而建構以信任和績效為核心的科研經費管理新模式。

上述中國大陸科研的沉苛,多數亦存在現今的台灣農業科研界,尤其多年來台灣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流於形式化及浮誇化,實用性不足,導致農漁民對科研成果的信賴度降低,採用意願不高,科研與產業需求無法有效融合。如何革新並建構完備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包括制定適當和及時的法規暨監督管理機制),來激勵科技人員的士氣及鼓勵民間企業投入科研更是當務之急。

另,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創新科技使用涉及智財權,需要支付使用費用。以智慧農業為例,雖有助確保食物供應和應對氣候變遷,降低環境污染,但目前受益最大的是規模較大的農民和企業,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金採購及使用這些新的科技及設備,但規模較小的農民往往猶豫不決或無法進行此類投資,在獲利及市場競爭上居劣勢,造成新的農業問題,政府可透過政策予以調和。

全球農業面臨的挑戰和競爭日益激烈,而台灣農業本身還面臨農民高齡化、農地大量流失、天然災害加劇、產銷經常性失衡、國外市場拓展不易、科研創新動能不足等等,尤其被認為可能改變未來農業經營型態和競爭力的四個關鍵領域-大數據、人工智能 (AI)、數位服務和部門智能,技術含量高,台灣在這方面的表現並不特別突出,這些都不是靠口號及撒錢可以解決。

農業要維持競爭力,蔡政府的農業施政,不能只停留在說大話畫大餅,必須提高層次,不應只在乎農產品出口數字,只想用補貼安撫農民,應正視現行農業科研機構人員編制、升遷、經費運用以及科研創新法規暨制度等,造成科研人員動能不足及績效不佳的癥結所在,大刀闊斧,勇於革新,讓科研與農業實際需求能深度結合,進而將農業教育-農業科技-農業推廣整合一體,全面提升農業生產及競爭力。

台灣過去在農漁業科研方面的實力,受到國際肯定,透過農漁業技術援外(農耕隊)為台灣爭取到不少國際空間。這些年台灣在農漁業科研量能和實績已大不如前,鮮少吸引國際眼球,反觀中國大陸配合「一帶一路」推動,藉由農漁業科技投資及技術支援,在非洲,東年亞、南美洲大有斬獲,讓當地人民有感,值得台灣省思。

蔡政府施政除了親美抗中及選舉考量外,如何提升台灣農業科技的國際影響力,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善用「農業外交官」力量,凸顯台灣在全球糧食供應體系的重要性,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貢獻(包括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及新經驗的援助),來彰顯台灣的全球價值,應該是繼護國神山台積電後,穩定台灣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