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逃生圈求救無門 最近輻傷中心藏地下停車場-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201405
距離核子事故民眾醫療照護與輻傷救護及後送作業-
核災逃生圈求救無門 最近輻傷中心藏地下停車場
核一、核二廠最近的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的「輻傷處理中心」,竟然藏在地下1樓停車場旁,入口狹窄。此處,更是133年前北部大地震引發海嘯曾經被淹沒的地方,是否能有效運作?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這是除了核一、核二廠醫務室外,唯一距離核電廠10公里以內的輻傷醫療中心,但是否能即時發揮足夠的醫療效用?由於未納入演習,根本無法檢驗。而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的輻傷處理中心,則位於地下室停車場旁,救災效果也讓人高度質疑。
「地下室的『輻傷處理中心』簡直就像醫院停屍間一般,所有與逃生、疏散、防護、收容、救難等措施,都只是應付了事,找個人家現成的空間如學校、消防隊、禮堂、體育館等掛個招牌,就說他們都有做了,然而無論是設備、人員、訓練等全然付諸闕如。」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外表看來頗為先進壯觀,但深入停車場車道進入地下室,發現「輻傷處理中心」確實就藏在停車場旁,就在車道盡頭右手處,如果海嘯帶來海水倒灌,將會淹沒整個地下室。
「輻傷處理中心」的門面非常狹窄,大門緊閉,左右門扉加起來不到3公尺寬,現場也沒有任何醫療人員隨時待命。除了門上的招牌,還有門上貼有輻射標誌外,僅在牆上張貼「輻射的生物效應」等3張海報。輻傷處理中心的面積應該不到50坪。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的網站,無法找到「輻傷處理中心」的相關資料,在「門診資訊」中也完全沒看到關於「輻射傷害」相關科別看診醫師的簡介。
而金山分院設立的宗旨是:「為提供北海岸地區居民醫療照護需求,及依台電核一廠、核二廠所在地區健康管理照護需求發展核電廠員工健康管理方案,達到政府照顧核一廠、核二廠員工及地區居民之美意,並促進核電廠永續經營。」
參考資料:
歷年來,原子能委員會舉行的核安演習一直徒具形式,被居民和公民團體強烈質疑。核災發生時,居民究竟該如何自保,政府始終沒有回應。除了對虛應故事的官方演習無法信任,居民也擔心官方無能提供居民面對核災所需的救災機制,因而提出下列質疑:
一、 醫療資源不足
根據原能會網站資料,北部輻傷急救責任醫院分為三級,一級輻傷醫療由台電公司指定,二級、三級輻傷醫療則由衛生署輔導成立。
除了核電廠醫務室外,北海岸所有醫療資源僅有淡水馬偕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和署立基隆醫院,以及金山醫院,不但資源嚴重不足,而且僅有金山醫院位於核電廠十公里內,是否能即時發揮足夠的醫療效用?且每家醫院能處理輻射急救患者的能力如何?由於未納入演習,根本無法檢驗。
輻傷後送處理醫院
為需要特殊設備搶救和治療的重傷患及可能受到高劑量照射或污染的民眾,由縣市衛生局立即通報輻傷急救責任醫院待命收治傷患,並即時利用緊急醫療管理系統,隨時掌握醫院收治傷患之最新情形,必要時請求衛生福利部及未受災地方政府醫療機構之支援。
(一) 核災醫院分級:核災急救醫療分為三級如下。
1、第一級:核電廠內及鄰近區域衛生所之緊急醫療。
2、第二級:核電廠外,可提供傷病患檢傷分類、到院後除污及偵檢之地區醫院。
3、第三級:核電廠附近之醫學中心,可提供輻傷必要住院處理。
(二) 核災責任醫院
目前衛生署核災緊急醫療網在南部與北部建立二級以上共19家的核災急救責任醫院,相關核災急救責任醫院名單、國內核災急救責任醫院現有醫療資源整備及北部輻傷急救責任醫院現有醫療資源及聯繫窗口詳「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程序書編號 4408 核子事故民眾醫療照護與輻傷救護及後送作業程序書」。
(三) 輻射防護醫療配置
該院應配置個人與污染衣物的除污設備、塑膠鞋套防護衣、輻射警告標誌、輻射屏蔽、體表污染輻射監測儀器、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設備。
核一廠、核二廠緊急計畫區行政區域圖-八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