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桃園市曾氏宗親會委託曾繁藤以數年時間,兼以7次組團前往中國大陸實地調查,完成《曾氏台灣淵源譜》一書,將台灣自明代萬曆曾氏歷代2百位來台祖跨越兩岸的家族歷史脈絡跡近完整地整理出來,以一代30年設計尺標檢定曾氏世系記載,並以地圖呈現曾氏家族遷徙的環境因素與地理路線,而以科學方法創新了家譜的寫作體例,並從而可發現傳統家譜上的問題,為曾氏家族史的完善提供了解決的方向。台灣自漢人移民開墾至今,歷史將近4百年,曾氏族人在台灣南北兩路、東西兩岸開墾發展的歷史,也是台灣的國史;而曾氏族人由夏商周三代至今4千年繁衍生息的家譜巨構,又與正史形成平行的中國歷史記錄,而可對中國國史發揮補充與印證的作用。基於家史與國史的關係,本文則對《曾氏台灣淵源譜》涉及曾國和曾姓起源、曾據傳說、清代鎮平(蕉嶺)曾氏移民台灣的有關內容提出補充。
南宋度宗咸淳3年(1267年),朝廷以顏淵、曾參、孔伋、孟軻配享至聖先師孔丘,明世宗嘉靖10年(1531年)夏閏6月,四配並尊為聖,曾參為宗聖曾子,自此,孔、孟、顏、曾並稱四氏。
四氏歷代都受到官方的重視和禮遇,為了避免外人冒姓,侵害權益,而有官方支持家譜的製作,其中以至聖孔子之家譜規模最大也最完整,但曾子之家譜亦不遑多讓。更者,四姓自明惠宗建文2年(1400年)起,即有御賜統一派字,其後又經明思宗、清穆宗頒贈而使用至今。根據派字,天下的四姓人皆可定其輩份。孔子和曾子家譜綿延記載2千年,是世上最長的家譜,但還可斷續上溯2千年。
曾國起源
「曾」姓便是這樣一個古老的姓氏,曾氏家譜當中許多不見於正史的孤本記載,當中蘊藏的上古記事,就如神話一般,是以密碼和隱語表達的人類遠古記憶,不能視之為無稽之談,而如能配合當代的考古發現,其實能解開許多歷史之謎。從「曾」的字源,便可以推想曾氏一姓的源遠流長。「曾」是象形字,本意指以網格瓦器蒸煮食物,這個發明甑器的族群被叫做曾人。曾族部落居住在河南省西南方漢水東北面南陽平原上的方城,此處控制中原通向南方的要道,夏朝少康中興之後,就把小兒子曲烈封在曾國。夏朝姒姓,大禹姒文命治水有功,為虞舜、商均讓國,《竹書記年》則說是大禹放逐虞舜於湘水。兒子啟不同意禹禪讓與贏伯益,便起兵奪位,建立夏朝。曾國在商朝時曾經是南方大國,商朝以曾國貢品祭祀,乃有「贈」字,兼有祭祀之意。曾國也曾經和商高宗武丁南征荊楚。在曾氏家譜中,有兩則與商朝有關的記事,一則是曾國國君世鑒同相國伊陟佐商中宗子太戊而治,史稱「殷復興,諸侯稱之」。另一則是世鑒繼任者政治,稱其「守舊不更新制」。這兩則不見於現所流傳的各種古籍。政治何以守舊不更新制,家譜中未見說明。
周武王封兩曾
周武王在姜太公輔佐下伐商紂王,分封天下,《國語•周語中》說:「杞、繒由大姒」,周武王母親太姒同屬夏族的族人,乃受封而重建杞國與曾國,此之娰姓曾國為子爵,但周武王也另封南公姬适為曾侯,立國於漢水之東,用以防範南方。周昭王時三次南征荊楚,最後竟溺死於漢水,周穆王復來,而直到周宣王始真正平定南方,於漢陽地區新建姬姓諸侯。漢陽諸姬以曾國為首,制約荊楚。過去史學界屢有曾國之謎的爭論,近年由於考古上的成就,在2011年整理出隨州葉家山西周曾侯墓地出土的犺作烈考南公寶尊彝和隨州文峰塔曾侯墓葬編鐘銘文,確認周武王封南公姬适於曾國,但《國語•周語中》的說法,則說明周武王亦復封了娰姓的曾國(別稱繒國、鄫國),所以周初曾經同時存在兩個曾國。娰姓曾國又稱「上曾」,此時地望應已離開原來南陽的曾地而東移,河南省東部商丘市柘城縣北面有鄫城,又名繒邱、層邱,顯然是娰姓曾國遷國時到過的地方。
曾氏家譜有兩條有關西周時期曾國的記載,一則是「均柞,有韓人之隙」。周成王3年(前1039年)周公姬旦封成王姬誦弟於韓原(今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東北)為韓侯始有韓國,韓國和曾國在均柞在位時發生了間隙,但時間和原因經過史上別無記載;另一則是「敢仁,不依其勢」,這位敢仁國君和周邊國家和人民間顯然相處和睦,沒有一方仗勢欺人。周幽王11年(前771年),曾伯與西申侯姜氏聯合西戎、大戎攻進宗周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弒西周幽王於驪山,立王子姬宜臼於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信陽縣),是為東周平王。周平王2年(前769年),周朝為避犬戎遷都成周雒邑(今陝西省洛陽市),天下易勢。這個《史記》記作「繒伯」的曾伯,從地望來看,一定鄰近申國,才有可能聯合出擊,從封建關係來看,申侯是在教訓女婿周幽王,找外姓在宗法上的正當性不足,所以這個曾國應當是姬姓曾國,平王東遷後,鄭國一度成為大國,史載其滅亡繒國,這個繒國應當是位於柘城的娰姓曾國,實際上是鄭國佔領其故地,然後迫使曾國繼續東遷往山東境內。姬姓曾國國勢極強,文化鼎盛,國祚維持到戰國時代才為楚國滅亡,該國古物以曾侯乙編鐘最為著名。
曾國興亡
娰姓曾國在東周春秋初期,歷經數代,終於到達山東南部,在臨沂蒼山立國,亦稱鄫國,與魯國比鄰,而以和親政策維持友好。曾氏家譜載有三則可能與此一階段歷史相關,一為「祥槫,一名祥傳,又名祥溥,孝友執躬」;一為「炷,時興朱(邾)仇」,邾國位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息陬鄉,曾國傳國到炷,已經到達山東,一度侵入朱國地盤,才有可能和邾國經常發生衝突;再一則是「沛恩,承志達道」,可能是此時已經站穩在山東了。周襄王年間,曾國國君娶魯僖公女兒季姬,魯僖公非常優待曾國,號召諸國為曾國築鄫城(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車輞鎮曾城前村、向城鎮前鄫村與後鄫村間,遺址尚在),周襄王12年(前641年)夏6月,宋襄公邀滕、曹、邾、曾等國會盟於曹國之南邾婁(今山東省鄒城市),曾子遲至二日,宋大夫子蕩建議宋襄公以曾子祭東夷立威,宋襄公乃指使邾文公綁架曾子至東夷人神社次睢之社(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城區東北,後人名叢亭(鄫亭)、大叢社(大鄫社),鄉人稱之為食人社),蓋鼻叩地取鼻血塗祭社之器,復殺之肢解烹煮作為人牲祭神。進入東周春秋時代後,娰姓曾國就有了比較多的歷史身影被各國史官記錄下來,只是都未提到曾國國君的名字或諡號,讓我們很難辨認史書上的曾國曾子是所指為誰,像這位被假仁假義的宋襄公烹煮的曾子,就不知其姓名,而曾國和邾國的冤仇更為難解,且不止於此,周定王16年(前591年)秋7月,邾定公又派遣大夫去戕殺了另一代的曾子。繼任的曾子請求魯國駐軍保護,30年後,晉國崛起,魯國內附,徵得晉國同意,將曾國納為附庸,而以曾國對魯國的貢賦轉移為魯國對晉國的貢賦。莒國和邾國不滿曾國倒向魯國而發兵,魯國出兵助曾國抵抗。曾國夾處在魯國和莒國之間,國力難以為繼,周靈王5年(前567年)秋莒犁比公入侵,廢曾國國君,立莒公與曾國夫人所生公子為曾子,曾國世子娰巫流亡魯國,避於武城邑(今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乃以曾為姓,這就是曾姓的由來。而這末代曾子的名字,我們從曾氏家譜乃可知,其名為娰時泰。
曾氏家譜說曾巫將國名鄫去邑為姓,以表故國之思,這是不對的,山東曾國的金文考古資料顯示,其國名始終為「曾」,曾有時寫作「鄫」,只是強調其為地名,寫作「繒」,因為曾國河南故地生產蠶絲,用以表彰曾國的文化與農業經濟的光榮,曾國自始至終都是曾國。至於姬姓曾國,在遷都湖北隨州後,又稱為隨國,姬姓曾國不知何年亡於楚國,其後人可能姓曾,但娰姓曾國後人出了個曾參,在儒家文化霸權下,天下曾通通歸於曾參,似乎已找不到溯源自姬姓曾國的曾氏家譜或其後人了。
曾煒建譜
曾巫傳到後人曾點與其子曾參之時,家道已中落,曾點先投入孔丘門下,後來又帶著兒子曾參前來拜師,曾參個性質樸,學問紮實,成為孔丘門下的第一傳人,被尊稱為曾子。漢朝董仲舒奏請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曾子地位乃尾隨孔子而水漲船高,但他在儒學中繼孔子而承先啟後的重要性,直到南宋朱熹的研究後才被全面肯定,所以才有元文宗於至順元年(1330年)秋閏7月封為郕國宗聖公,至明朝再封聖。
曾氏家譜因為曾參宣揚孝道,講求慎終追遠的緣故,而自此進入「信史」時代,每一代人都儘量記有生卒日期、住處、最高職務、配偶和子嗣和墓地,提供了非常多可供查證的線索。第一位製作曾氏家譜《武城曾氏世家》的是由曾參起算的武城派第八派曾煒,他是秦漢時代的人,官至西漢尚書令。曾煒之後,歷代家譜的製作,基於揚善隱惡的用意,有時又為了抬高身價,爭取認同,都不免有編造偽作的內容,又經常因為戰亂,古譜湮沒無尋,後人揣摩追記,如果欠缺考證,錯植誤謬必然百出。曾煒的兒子曾樂就出現了爭議,家譜中說他官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縣令,有功,封都鄉侯。歐陽修在〈與曾鞏論氏族書〉一文中即質疑曾樂名不見於史書年表,而事實上,都鄉侯是東漢光武帝以後才有的,西漢沒有這種爵位,所以這一條記事是假造的。
江南共祖曾據史事辨正
第十五派的曾據,是曾氏發展的關鍵人物,譜載他襲封都鄉侯,有功為平帝加封關內侯,因恥事新朝王莽,所以率2千族人沿江浙南下渡長江,經秣陵即今之南京,到位於恩江、瀧江、赣江之交的江西九江郡廬陵縣吉陽鄉去,而當時江西就存在著被稱為山客的原住民族。兩千人從山東到江西,是不可想像的龐大隊伍,一路上的給養補給如何解決,實在不可思議。但無論如何,曾據開闢了廬陵,建家於吉陽睦波,即今撫州市永豐縣坑田鎮秋田村上前棟村曾家,而有吉陽八景:翠崗煙霞、平崗風月、後墅文峰、前山筆架、西溪漁唱、東嶺樵歌、北苑行獅、南陵伏虎八景可徵,曾據也就成了江南曾氏的共祖。關於他的傳聞附會的事蹟很多,有家譜收錄據說是他寫的〈南遷記〉一文,又說他和東漢劉秀家族連姻,繼娶劉秀的大姊湖陽公主劉黃,又聯絡東路各路諸侯討新復漢有功,為東漢光武帝封為關內侯云云。歐陽修在〈與曾鞏論氏族書〉一文中同樣質疑曾據名不見於史書年表。我在2009年曾據南遷2000年時曾在雲南大學主辦的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世界大會(The 16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上發表過〈客家曾氏的形成——以曾氏族譜為中心的考察〉論文,研究過曾據。歐陽修的批評一針見血,我則要進一步指出曾據事蹟的誤謬之處。如前所言,曾據不可能襲封都鄉侯,其次,都鄉侯爵位級等為第21級,關內侯為第19級,如果真是都鄉侯,不可能有功反而被降了爵位改封關內侯。他的〈南遷記〉文末竟然出現「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一段文字,這其實來自唐代駱賓王〈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討武曌檄)一文中的名句,漢朝人的文章會出現唐朝的典故,顯然是唐代以後的人,也就是至少是1千年以後的人的偽作。至於繼室劉氏,絕非劉黃,劉黃在《後漢書》有傳,在丈夫騎都尉胡珍過世後未再嫁,晚年在方城縣煉真宮修道。但曾據則確有其人,後人依照譜載找到他位於吉安市吉水縣八都鎮的墓葬,在2008年4月重修,並於2014年在吉水縣金灘鎮上曾家村起造曾據公祠,2015年5月1日落成啟用。
類似曾據被子孫「加官晉爵」的問題,在正史上無名的曾氏祖先身上都有。中國歷代正史的職官志都相當詳實,稍微一翻,家譜的破綻馬上就顯露無遺。
閩客廣曾氏同源
台灣漢人主要源自閩南和客家人,台灣漢人中姓曾的,父系祖先都來自曾據。曾據傳到第34派曾珪、曾舊、曾略三兄弟,唐玄宗時人,曾珪四子曾暉,五字曾隱,曾舊次子曾儣。唐玄宗天寶年間爆發安史之亂,從此唐朝陷入長期的戰亂動盪。曾暉遷徙到廣州,有二子國傑、國俊。曾隱徙河南光州固始縣(今信陽市沈丘縣),子延祚,字延世。曾儣仍在廬陵,只是父親曾舊時遷到雲蓋鄉,即今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招攜鎮。徙居廣州的曾暉、曾國傑後人融入廣府人;徙居固始的曾隱兒子曾延世,娶固始縣長史王潮妹妹王婉貞,唐僖宗乾符年間出任光州刺史。黃巢之亂起,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光州為壽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變民軍霍州鎮使王緒攻破,奉國節度使秦宗權任王緒為光州刺史加以羈糜,而後乘隙進擊,王緒率光州變民軍出走,後為王潮取代,曾延世即隨光州變民軍一路南下,進入福建,輔佐王潮建立閩國。曾延世成為福建曾氏始祖;曾儣無子,撫曾國俊為繼子,曾國俊子曾萬平定贛南虔州變亂,受命為虔州縣(今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令,遂而家焉,他的後人40派曾中美於北宋太祖南唐元宗建隆年間(960年代)遷廣東南雄州保昌縣,即今韶關市南雄市,南雄珠璣鎮有古巷,是中原人進粵的要道,所以曾中美的後人有廣府人。曾中美的弟弟曾中彥則遷福建寧化縣懷德鄉郎馬墩下石壁下柑欖村(橄欖樹村),即今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客家祖地,身後葬於汀州府城(今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外南山文殊古剎後,為客家曾氏始祖,一般譜載曾中彥因黃巢之亂而遷寧化,我認為有誤,我揣測是在南唐滅閩與新得汀州、閩贛往來交通較不受人為阻礙之後,約當940年代後期或950年代。我另一個論據是南山文殊院建於北宋,所以曾中彥是唐末五代時的人。
元末氣候異常導致天下大亂。元惠宗至正5年(1339年)汀州路大水,溺死災民8千餘人,接著爆發大瘟疫,曾中彥後人54派曾添政遺孀聶氏,乃奉翁姑曾裕振與陳氏遺骨,率領家族跟隨客家難民潮,由寧化南下逃亡,前程茫茫,乃向天誓告,走到綑綁行李傢俬的籮索斷裂則止,終於來到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潮州路程鄉縣徐溪鄉白渡堡(今梅州市梅縣白渡鎮,原屬鎮平即蕉嶺縣)桃柳村大缽里,以此為中心,重建家園。有明一代,贛南、閩西和粵東漢人和畬人文化在梅州進行積澱,形成了穩定的客家文化內涵和特徵,梅州話被視為客家話的標準音。曾裕振被尊為蕉嶺第一世,而我就是聶氏的後代,屬於他的幼子曾啟瑞一房,而曾啟瑞長大後則到新鋪鎮同福門向東開基。曾裕振家族離開寧化開闢蕉嶺的歲月,是倉皇和辛苦的,56派裕振四世曾仕良始修裕振家譜,58派裕振七世曾淙魯曾任明朝廣西省柳州府羅城縣知縣,晚年亦展開修譜,但曾裕振起四代人生卒年多不詳已無可考。
粵東到台灣
2008年11月,我在邱榮舉教授的鼓勵下,於當年國立台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舉辦的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上發表〈從粵東客家到台灣客家——一個蕉嶺曾氏的家族史〉,這是我投入客家研究的處女作,就是從我的家族史研究起,而我主要的資料來源,就是各個版本的家譜。漢人來台灣的歷史有4百年,每一個漢人的祖先,都經歷了黑水溝生死莫測的風浪,也在台灣的土地經歷了與不同族群與自然環境鬥爭以求生存的艱辛過程,所以我家族由唐山過台灣的移民故事,也是台灣所有外來移民在本土生根的投影。
清聖祖康熙60年(1721年)台灣大明中興王朱一貴起事,清朝南澳鎮總兵官藍廷珍下屬廣東省饒平縣黃岡鎮駐軍招募來台參與平定者,鎮平一縣即有百餘人從軍,自台南鹿耳門入台,朱一貴事平後,鎮平縣知縣魏燕超即報請朝廷並移咨福建省,請准鄉人赴台灣墾殖。
我的祖先,69派裕振十七世曾遠麟也在當時來台灣尋求發展機會,他把眼光放在台灣北部,而卻沒有久居的打算,像候鳥般在台灣和鎮平之間來來去去。他具體從是什麼工作,家譜並無記載。曾遠麟走番台灣,累積了豐富的財富,培養二兒子曾傳价成為國子監學生,開始晉陞為知識士紳階級。清高宗乾隆44年(1779年)新鋪石窟河大水,艾子壩決堤3百餘公尺,時已老年的曾傳价倡修同福一帶河堤,而且不惜貲本,惠及一方。艾子壩現在仍在。
曾傳价的獨子曾紀淑,也是個學生,也能守住台灣的事業,所以生活優裕。他很重視子弟的教育,親自課子讀書。他的兒子們多才多藝,在台灣的歷史舞台上曾經有過精采的演出。
曾紀淑的次子裕振二十世亮秀,譜名廣秀,諱騰,號漢卿,乾隆60年(1795年)7月於台灣出生,經由納捐為國學生。曾騰在淡水廳竹北堡新埔發展,新埔原名吧哩嘓,因鎮平人十餘戶於乾隆49年(1784年)在此建庄而改稱新埔。乾隆51年(1786年),漳州人林爽文起義稱盟主大元帥,竹塹漳州人起而響應,竹塹泉州人領袖鄭氏家族,乃邀請新埔客家民軍共同禦敵。乾隆52年(1787年)冬事平後,客家民軍被清廷賜封為義勇,新埔當地客家民眾於次年為戰士們埋骨枋寮,並為之建義民廟褒忠亭永久奉祀。新埔乃以義民廟為中心,成為台灣北部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和精神堡壘,更因原漢交易集散和蔗糖、樟腦及茶葉的生產與轉運而欣欣向榮。
清宣宗道光15年(1835年),義民廟祭祀負責人林茂堂、劉維翰等,邀集新埔、六家、下山、九芎林、枋寮、五分埔、石岡、關西、大茅埔、湖口、楊梅、溪北、溪南等13大客庄聯庄舉辦祭典。時金廣福墾號在九芎林庄經理姜秀巒領導下進駐北埔,正當其意氣風發之時,姜秀巒乃受任經理義民廟廟產,並為聯庄祭典建立了值年經理制,負責辦理春秋二祭及修繕廟基。13庄人將廟制祀典明訂於《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每年7月1日由新舊任總理會簿。6年後的道光21年(1841年),46歲的曾騰受邀為《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作序,序文鏗鏘書寫客家義民軍保家衛土的壯烈忠義,直可做為客家史詩看待。道光27年(1847年),曾騰與新埔士紳林茂堂、劉維翰、吳清華為首,並同杜崑岡、范汝舟、涂朝政、姜阿桂、王阿奎、林慶和、范汞生、蘇振立、張雲龍、廖三連、潘阿來、杜國香等人具〈立請帖字〉,基於「日久生煩,我粵人皆當分理」之理由,邀請新埔街、九芎林、大湖口、石岡子等4大庄士紳,倡導將義民廟廟產由九芎林庄經理姜秀巒和新埔街六大商號輪值經理的方式,擴大為以4大庄各大庄為單位的3年輪值制,各大庄當值的3年內,則再由其所屬的各庄輪流當值。這一次廟產及祀典經理制度的改革,終於奠定了今天15大庄輪值經理的基礎。
道光20年至22年(1840年至1842年)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鼓勵地方配合官方需要組織或強化自治民防力量,積極鼓勵數街庄聯合成立聯庄(聯甲)組織,所以新埔也成立了新埔團練總局,曾騰允文允武,受任為局首。當時中壢大溪墘庄(今桃園市平鎮、新屋、楊梅、觀音一帶)有竹塹泉州同安籍業戶吳順記公號招募陸豐客家佃戶進行開墾,而後主雇間爆發衝突,佃戶以徐阿千、謝阿悅等為首抗租抗課,經吳順記公號告官,徐阿千等又抗傳反訴,雙方纏訟達26年。《淡新檔案》中有曾騰配合淡水廳撫民海防同知恩煜於清文宗咸豐八年(1858年)緝拿徐阿千的紀錄。
曾騰在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逝世,享年67歲,還葬鎮平新鋪西山坪,他兒子曾勳貴是台灣府儒學學生(庠生),在新埔行醫,逝世後亦歸葬鎮平。
曾紀淑的三子曾亮明,字廣明,諱驤,號籋雲,清仁宗嘉慶3年(1798年)生於台灣,為鎮平縣儒學的增廣生員(邑增生),即縣學的增額錄取學生。曾驤性情剛方不阿,從小雖有腳疾,然少負不羈之才,嘗南游吳苑,北登燕台,又沉潛好學,屢列前茅,見多識廣,文采洋溢,只是考運不佳,屢試不第。道光18年(1838年)曾驤40歲的時候,來台客居於淡水廳竹塹堡北埔村(今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自題家宅為翠雲窩。北埔是客家閩南民間軍事墾殖集團金廣福墾號總部的所在地,原為賽夏族朱姓部落地界,道光15年(1835年)始為金廣福墾號所進駐,直到道光17年(1837年)2月,金廣福墾號方才完成北埔新墾地之土地踏丈分配,因此,曾驤初抵北埔之時,北埔尚處於剛開發的階段。曾騰因參與義民廟的經營規劃,所以和北埔姜家有所往來,曾驤就選擇到北埔寓居。道光29年(1849年),淡水廳竹塹城內西門一座佔地2甲的豪華園林潛園落成,曾驤受邀前去遊賞,與潛園主人林占梅一見如故,即席分韻作詩相互唱和,越兩年,清文宗咸豐元年(1851年)夏秋某日,林占梅即親自來到北埔邀請曾驤到潛園作客,這一年,曾驤53歲,林占梅31歲。林占梅以潛園為據點組織潛園吟社,接待曾驤等詩人墨客一如古代孟嘗君、春申君之養士。曾驤作客潛園的第一年,明志書院山長鄭用錫的北郭園也同時落成,鄭用錫組織了竹城吟社,也邀請曾驤加入。
林占梅急公好義,在咸豐3年(1853年)林恭、咸豐4年(1854年)小刀會黃位以及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等接連不斷的民變中,毀家紓難,自組鄉勇團練,四出征戰平亂,曾驤則為之出謀劃策,分勞解憂。林占梅常說,知他者只有他的岳父黃驤雲、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徐宗幹、以及曾驤等人而已。
咸豐8年(1858年),林占梅整理手稿合為詩集《潛園琴餘草》,曾驤和徐宗幹等詩家為之作序。林占梅另亦整理了他與潛園賓客唱和的所有詩作為《潛園唱和集》,可惜該書已佚失。次年8月,他回到廣東省參加己未科鄉試,這年他已61歲,可惜時運不濟,依舊名落孫山。清穆宗同治2年(1863年)冬12月19日,曾驤逝世於竹塹,享年65歲。林占梅作〈哭曾籋雲先生〉七律二首弔亡:「命宮磨蠍因儒冠,入地應知暝目難。弟子招魂悲宋玉,才人落第痛方干。一生潦倒愁拚酒,兩字清高定蓋冠。海內知音今有幾,傷心不忍抱琴彈。」;「襟懷卓犖步蹁躚,文酒相陪二十年。下筆千言詞亹亹,撐腸萬卷腹便便。交情韓孟能居左,才藻何劉肯讓先。為檢遺珠壽梨束,九原如覺料怡然。」並彙集曾驤遺帙為《籋雲詩抄》一書出版,惜今已不傳。曾驤逝世後,同他前一年在新埔過世的二兄曾騰一樣,還葬於鎮平新鋪西山坪。
與曾驤同為潛園西席的林豪主編之淡水廳志未刊稿《淡水續志稿》,於列傳「流寓」一門有曾驤的傳記,但在同治10年(1871年)由淡水同知陳培桂主編並正式出版的《淡水廳志》,則將其刪去。林豪認為有資格收錄在《淡水廳志》裡的流寓人士只有吳希潛和曾驤兩人,但陳培桂只收著有《裨海紀遊》的郁永河,因此感到不平。林豪收藏有曾驤詩稿,並有收錄於其著作《清風集》中加以刊印問世的打算。林豪推崇曾驤《籋雲詩抄》,認為可以和林占梅《潛園琴餘草》、陳維英《偷閑集》共同傳世並列入《淡水廳志‧文徵》,作為淡水廳的代表文獻。遺憾的是,林豪的《清風集》書稿不僅未付梓,亦已佚失。
曾紀淑的第五子為曾亮寅,號崧岳,一寫松嶽,諱駿,嘉慶9年(1803年)生,他的生平缺乏記載,所知者他自修漢文五年,補台灣佾員,佾員又稱佾生,是科考成績優秀卻因額滿而見遺者,可知他是在台灣應試的,如是,則他也可能出生在台灣。曾駿亦習歧黃。同治2年(1863年),曾駿60歲,決意舉家移民台灣,他和曾騰、曾驤的決定相反,正好讓他的後代躲過太平天國和清朝在鎮平最後決戰的兵燹,兩年之後,同治4年(1865年)五月,太平天國餘部十餘萬人在康王汪海洋率領下,合廣東天地會軍隊花旗軍九萬多人由福建省武平縣岩前、下壩等處攻進鎮平縣城,閩浙總督左宗棠於12月反攻,殺戮甚慘,家譜皆記載曾騰子曾勳貴、曾驤子曾章郎因戰事生死未明,而曾駿全家卻因來台而得以保全。曾駿來台初在平鎮,不久就定居在新埔,其後世輻射到楊梅、新豐、湖口、竹北乃至竹南,日本時代又受當局鼓勵到東部墾殖,所以又有分布於花蓮和台東者,台灣光復後隨著都市化的社會變遷,如家父76派裕振24世曾群芳兄弟則幾乎全部都到台北發展。曾駿原下葬於新埔義民廟後山,後當地開發,乃租地遷葬於燒炭窩,近年湖口鄉和興村和興公園公墓內由曾杏芳發起建立祖塔,而將曾駿永久奉厝於此,訂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上午家祭。
嘉慶年間(1796年至1820年),67派曾毓郯經湖南寧鄉的曾氏南宗族譜總局聘任,主持全國曾氏族譜的整理,而於同治11年(1872年)完成出版《武城重修曾氏族譜》。曾駿因是在同治2年(1863)離開中國,所以我們可以在裡面看到關於他的記載,其後台灣割讓,我們與鎮平的聯繫中斷,台灣傳鈔的家譜錯誤甚多,也無從糾謬,在台灣的鎮平曾裕振家族後人如我們曾駿之後,就發生了將五華縣字裕振的曾佑孫誤認為祖先的事。鎮平在民國之後改名蕉嶺,因兩岸一度斷絕往來,所以祖父75派裕振23世曾鴻鈞和父親曾群芳到蕉嶺尋根均未有所獲。我從家裡所有家譜資料的研究著手,找對了問題解決的方向,2001年我初次訪問蕉嶺新鋪,即對《武城重修曾氏族譜》有所掌握,又得到當地曾繁瑾宗長的協助,把他的研究和1998年曾騰後人76派裕振24世曾梓芳手抄之《蕉嶺縣新鋪鎮同福夏屋豫中族譜》寄給我,我再又從曾杏芳處找到1959年夏至曾鴻瑞抄的《曾姓族譜》,對於曾駿家族的源流,終於有了完整的認識。
曾繁藤譜的歷史貢獻
曾繁藤的父親參與創辦了桃園曾氏宗親會,熟悉桃園曾氏各家網絡,他繼承了客家和曾家的文化基因,對於曾氏家譜的研究和現代家譜的體例改良具有高度的興趣,也擁有相對有利的條件讓他足以發願來完成編寫《曾氏台灣淵源譜》。曾繁藤本是一位科學家,以科學方法進入家族史研究的門庭。經過多年的寫作,《曾氏台灣淵源譜》終於在今年完成出版。我以一個同樣也是長期投入曾氏家族史的研究者立場,對於曾繁藤的成就極為敬佩與肯定。以下,我則擬對《曾氏台灣淵源譜》提出幾點意見,希望對於未來《曾氏台灣淵源譜》的進一步修訂有所助益。
曾繁藤的研究方法,集中表現在他以一代30年為標準,建立尺標,去檢測曾氏家譜記載歷代祖先世系的真偽。沒想到這一來竟讓他有了大發現,過去的人習焉不察的記載,原來存在大量的誤謬。曾繁藤最大的貢獻,就是用科學的邏輯指出族譜世系明顯的斷裂,然後由其他史料進行推論或驗證,而他則看到了戰爭或災厄,正是導致家族瓦解、人才凋零的最主要原因。曾氏世系的斷裂和錯接,歐陽修早已對曾鞏指出由曾參到曾樂即春秋到漢初的失記問題,曾繁藤則有更多的發現。舉例而言,曾巫到曾參的世系便存在失記,他又明確指出西晉八王之亂時失記一代、五胡亂華時失記三代、徐敬業據揚州反武則天時失記二代。他以尺標更找出台灣各家所存在的失記問題,這就有助於各家的回溯考訂和補正。
其次,曾繁藤運用地圖與史事對照,影響曾氏家族延續或遷移的空間環境因素也就呈現了出來。年代時間和居住空間的結合,家譜也就成為時空座標,使每一代每一個曾家人,都能在家譜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方位。我認為這是曾繁藤在家譜寫作體例上的重大突破,也使家譜更具可讀性和可驗證性。地圖的運用,對於上古曾國遷國的路徑、中唐以後客家曾氏的形成、閩粵曾氏移民台灣和台灣內部開拓遷徙的情形,完全一清二楚,也讓人得以明瞭遷地之間的地理關係,甚至可結合氣象學的研究,找出異常氣候與戰亂、集體遷移的關聯。
曾繁藤的《曾氏台灣淵源譜》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寫作企圖,這一個問題意識,就足以使《曾氏台灣淵源譜》在台灣史的研究上佔有不朽的地位。曾繁藤希望由曾家各省各房移民來台的過程,串連成一部唐山過台灣4百年的歷史圖景。而在全國曾氏家譜的蒐集整理過程中,許多歷史與故事也就不斷地被發掘出來,對於台灣史的研究,可以提供大量的史料和史證,從而可由曾氏個別家族的經驗,進而昇華成為台灣人的共同記憶,而曾氏家史也就一躍而具有台灣國史的意義了。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桃園曾氏宗親會曾經在2003到2016年之間七次組團到廣東、福建各地進行當地家譜的調查和資料蒐集,曾繁藤與焉,使本書對於曾氏各家移民台灣的歷史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掌握。
曾繁藤突破了前人在1997年《重修台灣省通志》的研究,前書整理出106個第一代曾氏來台祖的名字。曾繁藤則更辨認出曾氏來台祖達2百人。以往研究以為蕉嶺曾氏最早來台在康熙60年從征朱一貴,至少曾繁藤發現在施琅征台的軍人中就有,最早移民在苗栗通霄,並入贅於道卡斯族人。把蕉嶺曾氏在全台灣的足跡鉅細靡遺地清晰刻劃,無人能出其右,而受益者不僅限於蕉嶺曾氏,平和、五華、龍山各系宗親同受其利。更有價值的是,他將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胡璉第12兵團在福建、廣東抓兵拉夫來台的曾氏族人,也經由兩岸家譜的比對調查出來,讓我們看到國共內戰中所有抓兵拉夫與家園被迫遠隔的人間悲劇。
然我也對於曾繁藤在《曾氏台灣淵源譜》一書中的部分史料選擇和史事書寫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藉此提出就教方家。
關於曾國之謎,《曾氏台灣淵源譜》一書沒有留意到近年中國大陸在考古學上的成就,已經對此問題有所破解。對此,我在前面對於曾國的介紹,即是參考考古所獲的相關史料敷陳而來。直言之,周武王封兩曾,一為南公之後的姬姓曾國,一為太娰母族的姒姓曾國。曾繁藤耗費心力與篇幅寫就的姬姓曾國,後世是否姓曾,不可考,但至少和曾巫、曾參一系之後的現在曾氏毫無關係。再者,姒姓曾國初封之地必然不在山東蒼山,因為當地從未發現西周以前的曾國古物和古蹟。至於河南滎陽的潧水城,最早在網路所見的家譜中的記載和討論,是我所寫的,我當時是從地理關係和曾字字源去索解,蓋古代「潧」、「溱」兩字相通也。不過,我現在已經放棄此一見解,而且要大膽假設,古人常有將「曾」、「會」或「潧」、「澮」兩字誤植的現象,被鄭國所滅位於溱水的國家是「鄶國」,不是「鄫國」,我的根據也是考古資料,當地所發現的都是鄶國的古物和古蹟,從未有鄫國古物或古蹟出土。《曾氏台灣淵源譜》有關滎陽的討論,可能全都沒有意義,而我在《曾氏台灣淵源譜》當中所寫的〈鄫國解謎〉ㄧ文,也有應考古資料再行修正的必要。
曾巫去國將「鄫」去「邑」改姓曾的說法需修正,而其依據也是考古資料。蓋地下所獲曾國文物,皆自書為「曾國」,可見「鄫」、「繒」、「曾」三字相通。
《曾氏台灣淵源譜》既以台灣為主要研究範圍,則宜儘量收錄在台曾氏事蹟,找出這些人在曾氏譜系中的位置,就此而言,《曾氏台灣淵源譜》乃可以有更多的延伸研究。我們期待於史家,特別是曾氏子弟,有更多的人投入自身曾氏家譜的研究,也要感謝曾繁藤和桃園曾氏宗親會對於全台灣曾氏族人和台灣史的偉大貢獻。
(本文宣讀於桃園市姜太公信仰文化協會、桃園市楊梅區邱姓宗親會於2017年9月22日假桃園八德姜太公廟主辦之姜太公文化論壇)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