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及準副主委陳吉仲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釋放出可能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訊息,讓外界嘩然,也引發藍綠互槓。
有條件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是方向且不會在短期內實施,應該較為接近事實。而多數民眾關心的是切身的食安問題,不能讓經貿凌駕國人健康之上,講白了就是不能要錢不要命。
動物飼料中添加萊克多巴胺具有增加畜禽瘦肉比例、提高飼料利用率及減少動物排泄物的作用,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在美國國內允許養豬戶使用,我國則禁止業者使用。而準總統蔡英文一再強調要與國際標準接軌,所指的應該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定牛肉、豬肉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殘留容許量為10ppb。
問題是萊克多巴胺對人體影響,隨年齡、族群、健康狀況、孕婦等而異;加以豬肉為國人主食,一年平均攝取量(含內臟)為35.7公斤,明顯高於日韓(年平均約22.5公斤)及歐美的攝取量,承受風險相對更高,因此不應依照國際標準。台灣政府必須提出科學證據作為佐證。對此,國內消費者保護相關團體應就事論事,不要有顏色考量,應該一致要求我國政府出示對國人攝取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風險評估及無害報告以昭公信,才能讓民眾安心。
加入TPP對台灣經貿發展固然重要,但是新政府在未進入實質談判前就先自我繳械,直言我們沒有本事擋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這樣的說法,相信多數民眾難以接受,也讓人不服。對於官員承諾會有效把關,讓美豬「開放但進不來」,在民眾對於馬政府過去針對食安把關漏洞百出、信心盡失之際,新政府官員這樣的保證並沒有說服力,何況美方也不可能放任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準官員還未就職,就屢出驚人之語,導致負評連連,讓人看得冷汗直流。如何恢復民眾對公權力的信心,恐怕是新政府就任後的第一道難解難題。
「給我OO,其餘免談」是廣告術語,如何善用內外局勢來爭取最佳利益,才是參與國際經貿談判的基本對策。細觀國外在對外進行自由貿易談判時,都是先堅持保護國產重要農畜產品;等到取得對方在重要工商產品讓步後,才做出部分妥協,把農畜產品開放當「尾款」,為國家爭取到最大利益。
像日本政府加入TPP談判,也是在美國政府對進口汽車及零件關稅做出重大讓步下,最終才對農林水產品做出若干退讓,關稅調降項目比率還是較其他TPP成員國低。尤其在五大重要農產品(稻米、牛肉、豬肉、砂糖、乳製品)開放上,也透過關稅配額(TRQ)、拉長緩衝期、進口限制措施、特別防衛措施(SSG)等,來降低對本土農畜產業帶來的重大衝擊,同時爭取出口到美國牛肉免稅額度提高,有利日本高級牛肉出口,這些都是可以使用的談判工具。
台灣官員不能一開始就傾向同意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當「頭期款」,底牌盡失何須談判。準總統蔡英文應該約束閣員收起名嘴論政的習慣,多做事少說話;決策前多聽聽民眾與學者專家的意見,不要自以為是;再據以擬訂相關對策與配套後,與民眾做雙向溝通,找到共識後全力來推動。而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兩岸關係險峻,未來新內閣就算拚盡全力都未必可以應變,哪還有時間、精力製造爭端與對立?畢竟台灣已經沒有時間可以虛耗下去,別再讓民眾驚嚇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