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六四」是人類共同的記憶——中國民主的艱難與前景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六四」是人類共同的記憶——中國民主的艱難與前景

謝志偉、林培瑞、廖天琪暢談中國「六四」與民主

 2019-06-07 17:17
謝志偉(台灣駐德國代表處大使)、林培瑞(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廖天琪(獨立中文筆會會長)6月3日上午在台灣駐德國柏林代表處舉行了一次「中國『六四』與民主」懇談。圖/截圖自明鏡火拍Youtube頻道
謝志偉(台灣駐德國代表處大使)、林培瑞(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廖天琪(獨立中文筆會會長)6月3日上午在台灣駐德國柏林代表處舉行了一次「中國『六四』與民主」懇談。圖/截圖自明鏡火拍Youtube頻道

201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給世人留下了許多記憶:

「六四」事件30周年,是中國人難以遺忘的血腥夢魘,也是這個世界共同的歷史悲劇記憶。而「六四」血案的肇事者——中國政府,竭力淡化、回避,試圖抹去人們心靈中的這團黑影,中國人民追求民主之路還有沒有希望?

今年也是台灣與中國割據70周年,當年的國共戰爭造成了台灣分離,台灣經過了「動員戡亂時期」,和平轉型為中華文化圈獨一無二的民主國家,成為中國與亞洲自由民主制度的燈塔,然而眼下台灣卻面臨中國政府不斷打壓與恐嚇,台灣人民未來之路怎麽走?怎麽辦?

6月3日上午,在台灣駐德國柏林代表處舉行了一次「中國『六四』與民主」懇談,談話人是:謝志偉(台灣駐德國代表處大使),林培瑞(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廖天琪(獨立中文筆會會長)

談話內容提要:

一、「八九民運」的歷史地位與意義?林培瑞教授表示:「『八九民運』的歷史地位與意義遠超過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廖天琪同意這樣的表述,其一從運動的規模來講,學生運動起始延伸至整個社會層面,甚至包括統治者內部部分黨員與官員參與。其二從運動提出的訴求內容來說,從反腐反貪開始,逐漸延伸至反專制爭民主。其三面對幾倍於當年民國初年統治者的殘酷與血腥,學生民眾依然堅持鬥爭精神。

二、當年「六四事件」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在集權統治下,謝志偉指出:「特別是中共集權的『狠』,使中國百姓徹底喪失了人權與自由。」人類社會必然存在矛盾,存在沖突,但民主國家通過議會、反對黨、新聞媒體、民間社團(包括宗教組織)等,制約與制衡執政當局。一個健康的政權必須有制約有制衡。但是中國一黨集權,沒有社會意見、矛盾、異議的疏通管道,這樣的反專制反獨裁的學生運動,民主運動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

三、「六四」過去30周年了,中國是否還會爆發群眾反專制爭民主運動,回答是肯定的,只要存在一黨集權與獨裁,黨禁不開放,新聞不自由,思想不解放,人民需要公平公正,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權利決不會放棄。

四、台灣民主典範對華人世界與中國的影響與作用?謝志偉大使表示:中共政府仇視台灣政府,主因就是台灣的現行民主政治體制,台灣人民只有維護和保衛來之不易的民主制度,才能與現代國際社會接軌,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林培瑞教授說:台灣必須發揮自己的軟實力,理直氣壯地在國際上宣傳民主制度的優越性。

廖天琪表示:台灣不僅要在國際上講好自己的故事,同時還必須全面展開國際運作,爭取拿回原本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的地位。

謝志偉表示:台灣代表2300萬人口進入聯合國,成為正式會員國的一天一定會到來,不會太長久,我們都能看到!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