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他的故事】從記者夢到春風化雨 部落才是他的根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他的故事】從記者夢到春風化雨 部落才是他的根

 2016-10-03 07:37
卓敏福要替原住民「營造孩子有表現的舞台,創造孩子每一次的經驗」。圖/蔡育豪
卓敏福要替原住民「營造孩子有表現的舞台,創造孩子每一次的經驗」。圖/蔡育豪

「都是受到傅達仁的影響,覺得他好酷,喜歡運動的我,國中畢業時就想當記者,所以就考進世界新專」泰雅族宜蘭南澳人的卓敏福說,很可惜讀了一年就在父親的堅持下,選擇休學重考。

現在是宜蘭大同鄉寒溪國小校長的卓敏福說,從小沒離開過家的他,隻身來台北木柵念書,天天想家,每堂課都在掉眼淚,連續哭了三個月才適應學校的步調與同學嫻熟。不過,務農的家裡還是負擔不起學費,只能重考進入花蓮師專。

「只讀一年的世新,新聞學理論還沒學到,但當年中文打字、英文打字的課程都記憶很深,對同學的情感很懷念」已經在教育界近三十年的卓敏福笑著說,後來新聞都很亂,就沒再存有記者夢了。

花蓮師專畢業後,在南澳金岳國小實習一年後入伍當兵,役畢仍回原校服務,卓敏福用十五年的時間從老師、主任,考上校長。卓敏福說,當老師要學的很多,國語、數學、音樂,連自己原住民的文化都要學,自己雖然有到平地學校教書的機會,但他選擇留在部落,因為這裡才是他的根。

「原住民的機會比平地人少,因為經濟與環境的關係,輸在起跑點,部落的家長大多外出工作,孩子在學校受正常教育,回到家就海闊天空沒人管,童年是活得很快樂,但長大後機會是少的」卓敏福表示,他的教育理念是堅持孩子一定要有家長陪在身旁的,否則孩子容易氣餒、挫折。

卓敏福說,原住民不能只靠基本能力(讀書)去拼,在升學主義的環境中,失敗的機會高。用智育掛帥來競爭,原住民或許拼不過別人,不是頭腦比人差,而是沒人陪伴。「所以我要培養孩子其他能力,例如體育、音樂,不要讓孩子因為智育掛帥的挫折而自暴自棄」。

卓敏福說:「營造孩子有表現的舞台,創造孩子每一次的經驗」,寒溪國小的女生足球是全國第一,培育很多國家代表隊的人才,職棒、高中藍球HBL表現優異的選手都有寒溪的校友,原住民的敏捷性太好,學校如果不推,孩子的機會就少。

「教育真的要因才施教,喜歡讀書就讓他往那條走,喜歡體育的、音樂的,就要創造機會給他,大家不必都去擠升學窄門,家長千萬不要有名校的迷思」卓敏福說。

原定今年要退休的卓敏福,因為二位女兒明年大學畢業,決定多留一年和她們一起「畢業」,卓敏福說,自己是可以再服務幾年,但後面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上來,要給他們機會,所以選擇退下來回歸田園生活。

卓敏福退休後,決定種菜、種水果,沈靜在田園的享受。「我可以坐著觀察雞的活動一二小時,都不會覺得無聊」 卓敏福的外祖父和父親曾是南澳最厲害的獵人,外祖父平均三天就可以補獵到一隻水鹿,原住民血液中都有獵人的DNA,從小跟著打獵的卓敏福說,自己可以靠一把刀和一包鹽,在山林過生活一個月。

卓敏福說,寒溪部落很美,源頭在翠峰湖的寒溪原來的名字是「寒死人溪」,在日治時代時,因為流下來的水很冰冷,上山砍木頭的日本人,在渡溪時被冷死,就取名這是寒死人溪,國民政府後就拿掉死人這二字,成為寒溪,歡迎大家來這個美麗的部落走走,感受天然的景色和原住民的熱情。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