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你們是付錢的人齁,就可以不聽指揮!」——某公民訓練教官開場白。
公民訓練是許多中學二年級特有的活動,每個人對它的印象不一,而筆者回想起來大概就是上述的狀況。總之,大家在晚會哭成一團前,通常都被教官操到嫑嫑的。
平心而論,公民訓練是一個評價兩極的活動,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裡暫且不談同學是否留下美好的回憶,這裡想討論的是公民訓練的目的、效果與進步空間。
公民訓練的意義
某些學生曾表示,參與要價2,000元的公民訓練等於找罪受。受的罪不外是體力透支、飲食居住不適、言行自由受限。而學生的這些付出,最後換來了什麼?
主辦方希望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互相幫助,並學習野炊、紮營等等。人格的培養算是活動的核心目的。然而,由於活動方針的效益有限,學生不一定有豐富收穫,反而被一堆裝兇的大人斥責、操練。這也是公民訓練常為人詬病之處。
合作,還是服從?
為了保持活動氣氛,公民訓練儼然是一場喊破喉嚨的儀式。事實上,學生之所以歡呼唱跳,通常不是因為領悟到合作的精神,而是由於服從權威。回想當時,學生穿著陌生的迷彩服,聽從教官的命令,一切要求秩序、服從,以達隊伍統一。
多講幾句話,多幾個動作,就會被隊長「震撼教育」,這才是公民訓練中「合作」的真實面貌。這裡頭體現的合作精神往往奠基於服從,如果當下沒有權力中心的管束,學生不會有那麼多心思去與他人合作。
就合作而言,校慶運動會、班際比賽較公民訓練更有效,學生不是因為權力逼迫而井然有序,而是自發性地相互配合與幫助。相對地,在公民訓練的邏輯之下,彷彿「合作精神」只是迎合師長的工具。
好寶寶的特質:服從與競爭
不過,公民訓練除了對紀律的服從,也一樣強調競爭與榮譽。這使許多學生自發性地賣力呼喊。雖然競爭並非一件壞事,但是在一個兼含成年禮的公民訓練裡,我們期望它就是一場校外的「呼喊大賽」嗎?
當活動用「成年」、「公民」包裝起來時,常人會以為這個活動是一個幫助學生成長為公民的過程。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是,某些學生甚至希望其他隊伍的表現不被賞識。這樣的心態在崇尚競爭的台灣社會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我們從小就被期待「贏在起跑點」,台灣學生被鼓勵與他人競爭已非一天兩天的事。到頭來,公民訓練只是重複台灣學生習以為常的「競爭感」。而且,競爭心態雖然很強烈,卻不會波及威權的正當性。
公民訓練其實是台灣教育的縮影,學生彼此競爭,但永遠是個好寶寶:服從師長、向國父遺像敬禮、升旗、穿制服。教育者也一再灌輸我們:那些威權體制與文化,不是學生要競爭的對象,學生還是好好讀書吧!
總而言之,在公民訓練裡,學生學不到思辨的能力,因為師長與秩序才是正確的;學生也學不到關懷的本質,因為拿到第一名才是一切。
好公民的特質:思辨與關懷
台灣的教育傾向培養既聽話又能拿第一名的好寶寶。不過這樣的學生是不是真的那麼理想呢?高中是即將享有投票權的年紀,若沒有自主思辨的能力,不僅對校系選擇感到茫然,也容易缺乏對政治社會的批判態度。好的公民亦應具關懷他者的同理心,在資本主義掛帥的時代,若對他人的需求置若罔聞,貧富差距與階級複製更容易成為台灣社會的致命傷。
諷刺的是,名為「公民訓練」的活動不僅沒有完善教導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好公民,反而鼓勵中學生的奴性,然後以讓人滿頭問號的「呼喊競技」而非更全面的生命教育來貫穿兼含成年禮的活動。或許,這些議題距離公民訓練太遙遠,討論起來對區區兩天的公民訓練而言可能太龐大。但公民訓練並非個案,它正是台灣教育的縮影。許多人仍然抱持著「草莓媽寶才不耐操啦!」的想法看待種種社會景況。
畢竟,當服從與競爭滲透了學生的生活,未來就會繼續滲透台灣的社會。
如果公民訓練能換一種保持活動氣氛的方式,就有機會保護學生的喉嚨;如果公民訓練可以減少過多的斥責,將能體現更真實的合作精神,而不只是練習在大人前裝乖而已。
比起穿著迷彩服喊破喉嚨,學生值得更好的人格教育,因為台灣的社會值得更好的公民。
特稿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