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學至上,研究第一。」 ──杜聰明
「台灣人的臉譜要靠台灣人去勾勒;台灣的文化資產要靠台灣人自己去珍惜。」 我們身在台灣,對台灣的歷史文化卻感到陌生;過去的教育,讓我們跟土地疏離,對最親近的家鄉,是那樣的不了解,幾乎成了故鄉的「異鄉人」。一個禮拜,介紹一位台灣人物;一個人生,就是一個故事,這次我們來看「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杜聰明」的故事。
杜聰明(1893年8月25日-1986年2月25日)出生在台北三芝,家裡務農,小時候在哥哥開設的私塾讀書。日本時代,台灣人讀公學校,日本人念小學校,杜聰明以第一名畢業於淡水公學校,並考取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榜首。
永遠的第一名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是日本時代的台灣第一學府,杜聰明雖然在學科考了「第一名」;但是體格檢查卻被校方打為丙等「不合格」,差點就要被除名無法入學。幸好當時的校長長野純藏發現怎麼會有榜首學生不能入學,在愛才惜才的校長力保之下,杜聰明終於得以入學。
杜聰明沒讓校長失望,他以第一名入學,也以第一名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是永遠的第一名。除了學業之外,他更勤於強健體魄,每天做體操、洗冷水澡,空餘時間游泳、登山,杜聰明相信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奮鬥成功的本錢。
1914年杜聰明以第一名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圖片來源: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
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
畢業後,杜聰明沒有和多數同學一樣選擇開業行醫,他對研究很有興趣;在校長鼓勵之下,隔年負笈東瀛,考取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研究藥理學。研究生活艱辛乏味,杜聰明卻樂在其中。
他在日本結識後來成為妻子的林雙隨,當年講求「門當戶對」,杜聰明到林家提親時受到很大阻礙。林雙隨出身霧峰林家的大家閨秀,林雙隨父親開出四個條件,一、要當上高等官;二、取得博士學位;三、要會作詩;四、聘金五千日圓。當時台灣根本沒有人有博士學位,這四個條件難如登天,目的就是希望杜聰明可以知難而退。
誰知遭逢困境,卻使杜聰明更堅強,他沒有因此退縮,反而更加倍地努力。1922年杜聰明成功取得博士學位,是日本第一次頒發博士學位給外籍人士,杜聰明不只成為「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更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消息傳回台灣,在台灣造成轟動,一位農家出身的台灣子弟,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竟然可以出頭,還拿到博士學位,報紙都以頭條報導。杜聰明的努力,讓林雙隨父親放心將女兒嫁給他。同年,他與霧峰林家千金林雙隨成婚。
1921年留學京都,圖左為杜聰明(圖片來源: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
投入本土研究
回到台灣之後,杜聰明持續投入台灣本土研究,包括「蛇毒」、「鴉片」及「中藥」,協助治療鴉片成癮者,創建藥理學教室,後續培育超過40位博士,發表超過400篇台灣本土醫學研究論文。並在1937年升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教授,是唯一一位台灣人教授。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杜聰明和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成為接收委員,唯一的台籍醫學教授杜聰明也順理成章成為戰後台大醫學院首任院長。
1945年杜聰明受聘為台大醫學院院長。
(圖片來源: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
消失的台灣菁英
然而台灣「光復」很快就變成一場惡夢,風暴很快襲來。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優秀的台灣菁英一一消失在島嶼之上,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也無法倖免,被軍警帶走之後,就一去不回。
杜聰明被通知趕快走避,他亡命天涯,連同事都不知道他的去向。躲藏期間,杜聰明的院長職位馬上就被取而代之,但也因此他倖免於難。直到風暴過去,杜聰明才再公開活動,重新受聘為台大醫學院院長。
然而,白色恐怖籠罩台灣,台大醫院內科主任許強、眼科主任胡鑫麟、皮膚泌尿科醫師胡寶珍、耳鼻喉科醫師蘇友鵬相繼遭到逮捕,許強遭到處決,胡鑫麟、胡寶珍和蘇友鵬則被監禁了10多年。真的很難想像,優秀的台灣醫學人才,竟遭政府如此對待。
創設高雄醫學院
杜聰明有志難伸,失望的他決定離開台大,到南方重新開始。杜聰明認為:「公立大學做不到的理想,可以在私立大學實現。」他決定創設高雄醫學院,也就是今日高雄醫學大學的前身。
高雄醫學院是台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杜聰明是高醫第一位教職員,院長兼撞鐘,親自教授醫學生藥理學和醫學史。醫學之外,他很重視語文,當時的醫學生回憶道:「我們英語修十三個學分,德文十四個學分,拉丁文三學分、法文二學分、中文八學分,同學們彷彿置身語言學校。」
杜聰明創設高雄醫學院(圖片來源: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
杜聰明說:「一個醫生必須要懂藝術、哲學、文學、宗教。」他積極推展藝術,成立星期六畫會,邀請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畫下彰基創院院長蘭大衛醫師割下妻子連瑪玉大腿皮膚移植到台灣貧童的故事。這幅《蘭大衛醫師皮膚移植手術》,描寫台灣醫學史上最感人的「切膚之愛」故事,就掛在高醫走廊,杜聰明希望:「高醫學生時常在走廊走過來走過去,不知不覺中受感化,將來一定個個學生都做學德兼備好醫生,來為病人服務。」如今,這幅經典畫作已成為高醫的鎮校之寶。
李石樵,《蘭大衛醫師皮膚移植手術》,1956,(圖片:財團法人切膚之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除了醫學、人文和藝術,杜聰明要醫學生們一定要鍛鍊好自己的身體,不只自己天天晨泳、做操,杜聰明更帶著全校學生到西子灣游泳健身,因為醫生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用心地照顧每一位患者。
杜聰明還有一項創舉,在那個年代高醫就開辦「山地醫生專科班」,獎勵原住民學生公費求學,畢業後返鄉服務,他希望從此山地不再有「無醫村」,能夠使醫療普及於台灣的原住民偏鄉部落。
遺憾的是,杜聰明與高醫董事長因為辦學理念不同,導致校務上的衝突,最後黯然離開一手創建的醫學院,1966年卸任院長;但是他仍繼續投入台灣的醫學教育,直到1986年過世。
台灣醫療典範
回顧杜聰明的一生,寫下許多第一,他不只是台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更是台灣第一位博士,也是第一位台灣籍台大醫學院教授與院長,更創辦台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 ──高雄醫學院。
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杜聰明的人生經歷多次政權轉移,他仍不改其志,堅持做一位台灣人,在日本時代,也堅持不改日本姓。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杜聰明博士開創了「台灣醫療典範」:做醫生不只可以開業,更可以成為一位很好的學術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培育更多的學醫者。杜聰明選擇走入冷僻的醫學蛇毒及藥理研究,終生都堅守他常說的:「樂學至上,研究第一。」
高醫創辦人杜聰明是台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記者林崑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