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許多家庭要開始為了年節假期準備年菜,然而年菜中常見的白鯧、鰻魚等海鮮已經瀕臨枯竭,必須從國外進口,台灣博物館今(27)日舉辦「永續年夜飯」活動,推廣永續糧食觀念,呼籲消費者在選購食材時購買有產銷認證海鮮和農產品,吃得健康也將食物留給下一代。
臺博館從2016年就開始推出「永續年夜飯」活動,今年第三度舉辦,台博館表示,隨著漁撈技術進步, 對大多數人來說,能吃到澎湃海鮮大餐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事實上根據許多研究,都發現野生魚類的數量急劇減少,海洋資源面臨枯竭危機,未來的餐桌內容可能將不會再取決於食物偏好或捕撈能力,而是必須看大自然裡剩下的物種。
台博館今一早就在南門園區舉辦「永續年菜博覽會」與「跨領域論壇」,並和開平餐飲學校合作,現場示範「永續年菜」例如「貴妃醉白蝦」、「銀杏枸杞長年菜」等菜色,開平餐飲學院的團隊表示,學校採用PTS教學法,透過各式主題專案,年菜專案也已經行之有年,除了永續食材角度之外,今年也有推出天然無添加食材的年菜食譜,讓家庭有更健康、天然的年菜可以選擇。
海鮮業者也在現場透過販售和消費者交流,並帶出「責任漁業」的觀念。圖/李秉芳
活動現場也有十幾個「永續年菜」攤位,包括湧升海洋、成龍濕地鳥仔區生產班、有機蔬果農場等,另有結合環境議題與親子教育的《海洋保衛大作戰》桌遊試玩,早上和下午的跨領域論壇當中,「湧升海洋」的創辦人徐承堉也和民眾分享從諺語看台灣的海洋文化、長期研究飲食文化的蔡倩玟則以台灣過年必備的烏魚子為例,介紹法國人如何烹調這道無國界美食;而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博士,則介紹全球推動海鮮指南典範國的寶貴經驗,希望台灣能借鏡學習。
透過桌上遊戲來向消費者推廣永續海洋的觀念。圖/李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