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醫病平台】沒有醫師協助,我的人生或許就終止於57歲那年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醫病平台】沒有醫師協助,我的人生或許就終止於57歲那年

感恩改變了我人生的醫師!

 2022-01-31 11:30
作者分享病得醫治及復原過程,並感恩一路協助的家人及醫師。示意圖/Pexels,Thirdman
作者分享病得醫治及復原過程,並感恩一路協助的家人及醫師。示意圖/Pexels,Thirdman

「時光任苒,歲月如梭」,常是過往常用的形容詞。自己竟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古稀之年,回首過去,才真正意會到那如梭的歲月,己無影無踪的消失在回憶之中。

我的人生順遂中,也有波折。過了中年,在台北大街的巷道,遭遇歹徒持刀搶劫,乃全家移民赴美,待孩子上了大學,水土不服的我們,又返回台灣,孩子的人生因此改變。

如今的退休生活,平淡的鄉居中,健康及回憶竟成為生活的重心。回顧過去的人生,感到自己非常的幸運,如果沒有幾位醫師的協助幫忙,我的人生或將終止於十八年前,所罹患的聽神經瘤。

沒想到返台不久的我,在毫無症狀下,遇到三位醫師貴人。第一位C醫師是耳鼻喉科醫師,也是我的表弟。我初次去看診,其實是陪內人前去檢驗聽力障碍,我只因聽電話左耳及右耳的聲音不同,順便看診而己。沒想到在表弟鍥而不捨之下,竟在我預定赴美探視孩子的前一天,檢查出在腦部的左側聽神經長了約3.5公分的腫瘤,因腫瘤頗大,再來可能會侵犯到中樞神經。

表弟醫師知道我們己訂的赴美行程在即,幫我準備了醫師的診斷報告及MRI的片子,讓我在美,可以尋求「第二意見」。

我們二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依既定行程,搭上華航的班機飛往洛杉磯,在機上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中,我已經無心如往昔觀賞窗外的美景,只想著我能不能再搭飛機回台?

行前,約略告知一位在洛杉磯的晚輩,我們想去暫住她家幾天,再轉機去芝加哥。冥冥中,上天似有安排,我遇見此後扭轉我的人生的醫師!

到洛杉磯之後,我的晚輩親友(後以J醫師稱之)是UCLA的神經內科醫師,她看了我由台北帶去的診斷書及MRI影像後,立即告訴內人:她在醫院的team包括她及耳鼻科、神經外科計三位醫師,上週才為一位同樣患者,成功的施行手術。

內人一聽有手術成功的先例,顧不得我在美國己經沒有保險了,立即安排我在UCLA醫學中心就診。

想到龐大的醫療費用,本想等等再返台醫治。然台北當時又是Sars病毒蔓延,如同現在的Covid-19病毒,報載:台北的醫院手術室,都暫時關閉,人心惶惶。

當下六神無主的我,最後,我聽從了第三位貴人醫師,由美返台的神經内科醫師兼教授的朋友建議,我留在UCLA醫學中心就診,J醫師安排了我和她的team的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二位醫師初診。

見到二位主刀醫師,他們的親切,也因有J醫師全程陪伴,適時翻譯,讓我及內人對手術充滿信心。二位醫師的門診共花了約2個小時,見識了美國醫院如飯店的美好印象,我的手術的日期就訂在門診的二個月之後,我們即飛往芝加哥女兒處待診。

為了舒緩緊張的情緒,內人常陪著我到女兒家居附近的林肯公園、密西根湖邊、芝加哥美術館漫步,在公園內觀賞美麗的鬱金香,也飽覽了芝加哥一年中最艷麗的美景,全家四人更遠赴密西根州的荷蘭村,觀賞那美不勝收的鬱金香花田並花了四天,開車沿密西根湖繞了一圈。當時想:一生如果因此而逝去,我也應無所遺憾,只是孩子尚未成家立業,內人也將無法承受這一打擊,外表常掩飾不了內心的煎熬。

二個月後,手術當天,上午八點,我健步如飛的走進手術室,醒來時,天眩地轉,一直語無倫次,用國語夢囈似的說:謝謝。據說驚動了在旁的美國護理人員,幸賴J醫師及時進入手術房才解危。

我的手術是成功的,惜因腫瘤很大,事後主刀的猶太籍醫師告知:因腫瘤與聽神經纏在一起,必需將腫瘤與聽神經一併割除。聽神經無法保留,我原以為一耳失聰無所謂,沒想到這竟然讓我嚐到生不如死的滋味。

事先毫不知悉,聽神經的主要功能,除聽覺外,還主司人的平衡。手術後,天眩地轉之外,身體完全在失衡狀態。人除了意識沒有錯亂外,生活包括穿衣、上洗手間都無法自理,也無法站立,遑論走路。當時,我自忖:糟糕,我往後的人生就要如此癱瘓一輩子嗎?

手術後,J醫師讓我住在她位醫院不遠的家。出院回家的路上,坐上J醫師開的車,我的暈眩幾乎無法睜開我的眼睛。

回到J醫師的家,幸賴當時讀復健系的兒子,用腰帶將我提上3樓的家,當時覺得真是「生不如死」,其實真正的挑戰與磨練才要開始。

接著,J醫師不准我成天躺在床上,她說:失去聽神經而失去的平衡功能,必須要靠訓練,每天走路,讓大腦來取代原來聽神經的功能。

由於我連站立都有困難,求J醫師幫我買一個輪椅,立即被她以「no way」而被否決了,J醫師說平衡的復原是有時間性的,我復原的黃金時間即是手術後,馬上要開始做復建的工作。她告知她有一位病人因家境好,術後使用輪椅代步,結果10年後仍然無法站起來走路。

J醫師每天辛苦的醫務工作下班回來後,就看著我的學習進度,當我可以走一步時,她鼓勵我走二步看看。有時在她工作勞累之餘,傍晚還帶我去Santa Monica海邊公園草地,帶著助行器,要我在草地上學走路,看夕陽,觀海景,或開車帶我到Westwood的購物中心學習走路,甚至週末帶我去洛杉磯的花市去學習走路及學走電動扶梯,我是喜歡賞花,但彼時走路已覺得相當吃力,因此已沒有興緻賞花、看海景了。但是今日回想,如不是J醫師,我是不會到UCLA醫學中心開刀治療的,也不可能恢復到今天能如常生活的我,我可以確知,做為一位醫師,J醫師對我這病人的長輩,應也有一份難以釋懷的心理負擔吧!J醫師真是我重生改變人生的恩人。

這位J醫師在我移民在南加州期間,因彼此住家離得很近。她是我見到難得的女醫師,念完台灣高二隨家赴美,不及二年即入當地大學讀生物,大學畢業後入耶魯大學醫學院就讀,而後至UCLA醫學中心做神經內科醫師,同時擔任教職,是我曾認識的人中最優秀的晚輩。

我在美國七年中,我的第一次越過美國邊界到墨西哥的美麗海岸聽濤、去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好萊塢碗及加州理工學院聽音樂會、到有名的J. Paul Getty博物館、洛城美術館、Huntington花園賞花、名畫,她且告訴喜歡旅遊、攝影及藝術的我,我一定要去歐洲旅遊……都是她引領及啓蒙我的,我雖被J醫師暱稱為林叔叔,卻實在是誑稱為她的長輩,從她那兒我學到很多什麼叫「生活的藝術」。

J醫師曾給我一直讓我迄今時時反思的人生諍言:她說看了許多臨終的病人,幾乎沒有人為少做工作而遺憾,反而為沒能和心愛的家人常相聚或沒能完成自己心中想做的事而後悔。

我手術那年是57歲,手術之後,家人的鼓舞及上天給予的求生意志力,迄今的十幾年間,我有機會帶著相機,遨遊紐西蘭、歐洲大陸、日本、美國及中國等地,真沒想到因J醫師的啓發,在病後我竟然擁用此生最值得回味的美好時光,如今的我,是此生無憾無悔。

沒有她及另二位醫師,我的人生或許就終止於57歲那年……在此要默默感恩於改變了我的人生的醫師。

※本文轉載自:元氣網醫病平台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