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解釋權一直操在強勢者手中,真相往往因而不易彰顯。
東海大學正在準備迎接建校60週年的校慶。時空經過一甲子,校園氛圍似乎又重回一所基督教大學在這個社會固有的教派爭議中。
身為校友正深陷無奈與無助之際,最近收到老朋友寄來的一份教會公報專文:「黨國化的基督教大學」,遂引起一探源頭的雄心,以誌不該被遺忘的身影和聲音。
為東海寫史,以逢十出紀念特刊最多,但是以修「正史」為己任者,則非梅可望校長莫屬,至今那也是最「權威性」的官史。但是不論那一冊,對創校前期均諱莫如深,著墨不多,幾乎簡單從尼克森副總統破土,到芳威廉(Dr. William Fenn)祕書長視察,就到曾約農校長開疆闢土的建校過程;至於軟體上,就由淪陷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切入,跳轉進至台灣由東海大學傳承此神聖精神與使命,接著就成為每任校長或董事長「豐功偉績」的功勞簿:光榮的傳承,輝煌的成果矣。
「黨國化的基督教大學」(台灣教會公報,3301,18-19,2015) 專文敘述1953至1955年期間,不同教會勢力參與創設東海大學的角力過程,以及後來政治力將東海全陷黨國化的歷史,這也是黨國魔爪透過教會勢力侵蝕基督教大學的實例。令人遺憾的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參與創設東海大學的歷史鴻爪,因而被清洗得「無影無蹤」!對當年勞心勞力的長老們實在不公不義!
六十校慶前夕,翻開塵封的第一手資料,尋回失落的腳步與往事:
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是東海大學的共同創辦人(Co-Founder) 。
這段歷史不應被刪除,根據黃武東回憶錄:「東海大學創校經緯」(第六篇第六節216-218頁,1988,前衛出版社) ,轉錄如下:
原來美國諸教會在中國大陸建設十三所基督教大學,到了大陸染色,負責這些基督教大學資金籌措及其他事宜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迫於時勢,乃將資金凍結。時任台南神學院院長的黃彰輝牧師眼見這資金無法利用,即興起與聯董會磋商在台灣設立基督教大學之議,並多次向董事長Dr. Van Dusen及總幹事Dr. William Fenn談論此事。
到了董事會開會時遭到聯合長老教會的代表Dr. Charles Leber極力反對。他主張:「除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主動來申請外,不應由本董事會自動在合建校」,此建議獲董事會通過。
黃彰輝牧師努力不懈,乃在總會中推動此事,於是在第二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中作成如下的決議:
第七十七條:議決准黃武東做代表去赴在美國五月中要開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
第七十八條:議決用下記之決議文向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表示台灣總會對於在台灣建設大學的關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有絕大的關心與歡迎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所計畫將建設大學於台灣之事,同時總會願表示絕大的協力來幫忙到這個目的達成。」
第七十九條:准黃武東出席五月中要在美國開催的南京金陵神學院基金董事會,以便向他們請安,並商量有關南北兩神學院向上的幫忙事宜。
根據這個決議,我在英國的進修結束後,即於1953年5月19日,搭船抵紐約,承蒙美國聯合長老教會的代表Mr. Comb到碼頭迎接,並帶我到Union Seminary的Guest House 下榻,旋趕赴參加聯董會。
在會議中,我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向聯董會提出前述第二屆總會第七十七條及第七十八條決議,經討論後獲得聯董會接納,並決議在台設校,並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為Co-Founder。
---
會後,聯董會並邀請我至肯塔基州參觀一所平民大學(Folk School)* 。這所學校設在山區,創校目的在提供住在山區、沒有機會進入大學者深造的機會。蓋當時聯董會已同意在臺設立大學,但原先目的亦是要模仿這所學校,意欲提供台灣人中類似情況者就學。主張「通才教育」、「重質不重量」,因此才派我到這個偏遠學校參觀,---。<*註:應是Berea College, Kentucky,也是當年東海立校的原始模式。>
易言之,東海大學係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黃彰輝、黃武東、陳明清等長老共同倡議創設,並推黃武東牧師代表親自奔走表達意願,才促成美國聯董會同意在台建校。遺憾的是「官史」中卻隻字未提。
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代表是東海大學建校籌備委員會的主要成員。
黃武東牧師在「籌設東海大學」(同前,第六篇第七節,221-225) 中有詳細記錄:
組織籌備委員會,任籌備委員。 1953年創立基督教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由聯合董事會,台灣長老教會總會,及台灣地方人士三方面各派代表三人組成,前教育部長杭立武先生擔任主席。總會所派的委員是黃彰輝院長、陳明清律師、及許有才,第一屈董事會成立時我任董事。
可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在籌委會中佔有三分之一的席次。不過,校方官版名單不只成員不同,亦不見許有才和陳明清兩位牧師之名。
首屆(1953年) 董事會成立時,名單中具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身分的有黃彰輝、黃武東、彌廸理(Harry Daniel Beeby) 、陳明清等,另外高天成院長代表學界亦具長老教會身份,均實際參與東海建校的歷史事實。
之後,以長老教會身份留在東海大學董事會的有黃彰輝(1953-1965) ,黃武東(1953-1957) ,彌廸理(1953-1955) ,林宗義(1955-1956,1958-1963,1965) ,宋泉盛(1966-1970) 。1970年長老教會退出了普世教協,長老教會代表基本上已全部從東海董事會撤退,讓「黨國基督徒」全面掌控東海董事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東海大學歷史中蒸發。
依據曾慶豹教授在「黨國化的基督教大學」的分析,東海大學董事會成員分屬因意識形態不同而區分的「普世教協」和「反共護教」兩大主要派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屬於前者,而具官方色彩的「黨國基督徒」屬於後者。東海大學自籌設到創校期間,政治力的介入非常明顯,籌委會主席當然是官派,即使第一任校長人選,也是硬生生地被「反共不積極」所清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本土意識受到排擠,勢無法避免。
唯,時過六旬,校方官史依然充滿著第二手資料的編纂,反讓第一手資料蒙塵,這對以「求真」為首的校訓,無異是最大的諷刺;對於「清洗」當年勞心勞力奉獻的教會長老們實在不公不義。一甲子再度尹始,期待校史得以補正,以彰顯上帝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