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選結束確定政黨再度輪替,許多政策暫緩執行等待新政府正式運作後審議,其中包括先前爭議不斷的十二年國教,或許趁著這段難得的暫停,國人可以停下來好好思考,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國民教育真的是越多年越好?
相信絕大多數台灣人都同意,當前的教育有嚴重問題,產業界成天抱怨教育體系完全教不出產業需要的人才,電子業經常抱怨大學畢業生所知與產業界脫節程度越來越大,許多領域已經落差到五年,都得進了公司之後再由公司重新教育,但問題豈止電子業,各行各業都有同樣的問題,甚至連要找個基本外語能力良好的人才都要面試老半天,最後錄取的往往是留學生,也別說外語,就連中文讀寫能力都常常有所不足,有時一開始能力不足也無妨,只要能進步就好,但每天都可聽到產業抱怨許多社會新鮮人自我學習能力也不佳,這些問題當然會導致年輕人高失業低薪,同時產業卻缺乏人才而發展不良的當前困境。
或許有教育工作者會提出異議,指出職場上還是有成功的青年才俊,他們不也是受一樣的教育出身的嗎?的確,人才還是存在,但是若一一檢視這些少有的人才,恐怕會讓教育更加汗顏,因為他們的才華往往是自我在教育體系外的努力,或是家學淵源,有的則是靠天縱英明而得來的,再說,教育不就是要盡可能的讓受過教育的人都能成材嗎?如果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無法成為人才,只有本來就是天才的人還是天才,那不就證明了當前教育的無用?台灣的教育一向極為偏重智育,卻連最基本的工作所需都無法滿足,就更別說什麼國際觀、遠見、願景、創造力、多元觀點、社會關懷、美學、健康生活,或是所謂人際互動能力了。
每當談及這些問題,往往大學會是第一個遭到檢討的對象,但是公平來說,一個大學生上了六年小學、三年國中、三年高中共十二年,大學才不過四年,只佔了一個大學生畢生受過總教育年數的四分之一,教育失敗無效,學生只靠自己的天賦在職場上競爭,大學當然要負相當大的責任,但先前的九年國教,加上高中三年,顯然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也就是說,目前的九年國教就已經是失敗的,教育部或是任何有志之士若想改革教育,應該是先徹底的重整九年國教,從根本思考教育的目標與方式,而不是「菜不好吃就加菜」,九道爛菜吃了拉肚子,加三道成了十二道,吃了就不會拉肚子了嗎?
當前的學校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根本上的問題,譬如,許多在校成績不好、英文單字背都背不起來的同學,畢業後,看球賽時,喜歡的球隊,那一排外國球員的外文名字,看一兩次就全部記得,相信非常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既然喜歡的事物一下子就記得,怎麼會考試都記不起來呢?這是因為人類大腦會自動分辨哪些資訊對自己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因為大腦儲存容量有限,不重要的資訊得要時時刪除,但大腦分辨的方式並不是會考的就是重要,大腦認為重要的其實就是我們會有興趣的事物,所以有興趣的事物一下子就記住,沒興趣的事物不管再怎麼辛苦苦讀,最多就是考完就忘光光。
我們的國民教育,卻是不顧學生到底有什麼興趣,硬是把一樣的東西塞給全部學生,因此從根本就無效,即使成績好的學生也只是考完就忘光光,純然在浪費生命,成績不好的學生不僅浪費生命,自信心還受到打擊,自以為不如人。台灣社會也大多認為,這樣子的教育方式,導致學生討厭學習,於是連出社會之後都無法自我學習,更糟糕的是,由於社會「只有讀書高」的惡習,許多學生受過這樣的教育之後,連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都不曉得,由於人類只有對有興趣的事物才會學得特別快,容易發展為傑出專長,連興趣都沒有的人,自然也無法發展出任何傑出的專長或才能,而在這個如英特爾葛洛夫所言「唯有偏執狂能生存」的年代,一個社會缺乏有興趣到成為偏執狂的傑出專長人才,當然產業發展會遇到瓶頸。
因應這樣的問題,許多有志的第一線教師,發起諸如「翻轉教育」的行動,訴求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的努力固然可佩,但只是多少能收到亡羊補牢的效果,最根本的,應該是從本質上徹底重新規畫國民教育的性質,基礎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廣泛的認識這個世界,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自然會朝向自己的興趣發展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寫一個浩浩蕩蕩的課綱,說要把這些全都教給他們,不顧教學結果根本無用的現實。
許多職業或是成就必需很小就開始進行,譬如運動方面,有才華的青年選手往往未成年就嶄露頭角,開始立志從事的年齡都相當小,甚至於是小學時代就開始訓練,音樂方面也是如此,不僅是在古典音樂上,包括流行音樂也是,如加拿大出身的知名歌手艾薇兒自12歲就自學吉他、寫歌與唱歌,她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時還會因此遭趕出教室,若在台灣可能被埋沒成為問題青少年,在加拿大的環境下卻是成為國際巨星,加拿大人口不過3516萬人,與台灣同一個等級,卻在文化產業的各個環節都遠遠勝過台灣,其中教育問題必然是相當的關鍵,而缺乏文化創意人,當然無法打造品牌、打造生活產品,或是發展文化產業外銷。
當然,我們不必也不應去抄襲加拿大的教育制度,但必須思考該如何打造一個能讓每個台灣學童都能發揮天賦的全新教育方式,一種廣泛的介紹整個世界,讓學生能越早接觸到自己的興趣越好,及早發展多元才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試圖沿用過去把所有人都塞到同一個模子裡試圖壓成同一個樣子的傳統教育,再東敲敲西打打,以為表面上修改了教材、教法、升學方式就能合用。
很多觀念應該重新從零開始思考,譬如,所謂常態分班之爭,支持者認為因為社會上是多元的,所以班級也應該是多元的,應該常態分班,反對者則認為學力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班根本無法教學,理想與現實爭執不下,其實,多元的想法固然不錯,但常態分班就是真多元嗎?常態分班只是把學力不同的同年齡學童分在同一班,在社會上,哪家公司會是辦公室中都是同年齡的人?反倒是辦公室中很可能會有一群某項專長能力都在某個基本要求以上的人──要不然就不會錄取進公司了──所以常態分班根本就不是社會常態,真正的常態應該是一個群體有許多不同年齡,但是某項能力都在某個程度以上的人。
也就是說,應該重新思考的是按照年齡分班這件事,為何不能有數學很差的人,整個小學都在學加減乘除,而天才兒童小學六年級就能學微積分呢?學習外語能力也不是人人都一樣好,有的人就是很難學會第二種語言,他只要好好的學會基本的ABC和一些旅遊會話,出國時不會迷路就好了,而英文天才少年給他三年自由發揮,甚至都能當商業口譯了,卻要被限制在國三程度?為何不能有學生國中畢業時,化學已經是大學程度,但歷史只知基本觀念呢?或是相反的,歷史已經可以寫研究報告,但化學只知道有元素符號表,需要時搜尋查詢就好呢?目前以年齡為基本設計的教育體系有根本的問題,當然,這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只是,十二年國教卻根本沒有思考這個基本障礙,還是照著一年一年的基本規劃在編排課程,所以顯然也不可能解決這樣的基本障礙。
而要為學生廣泛的介紹這個世界,教師的來源也很重要,如今許多第一線教師雖然認真,但很不幸的是他們從學校一畢業就進入學校教書,人生中就只有學校而已,如何能教導學生學校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模樣?若要能讓學生更早得知更廣闊的世界,必須想辦法讓教師來源多元化,但過去所謂多元化只是叫非教育科系大學生去念教育學程、實習就算數,結果還是一樣學校一畢業就進學校,這算哪門子多元化?
從教育的根本設想:為學生及早找到興趣,而非以課綱限制他們的世界;到分班的方式:不應拘泥於同年齡分班,而是改採同學力分班,可解決常態分班爭議,又能滿足不同學力學生需求;到教師的來源:應該思考如何避免老師從學校一畢業就進學校而缺乏實際社會經驗。這些只是當前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之一,還有許多其他尚待討論的重要面向族繁不及備載,但十二年國教討論了這麼久,對這些基本問題都沒有提出解決之道,甚至背道而馳,在設想出真正的新世紀教育藍圖之前,十二年國教還是應該長期「暫緩」停看聽,否則就如前頭所說的,九道爛菜吃了拉肚子,又加了三道一樣的爛菜,只會拉的更慘,可不是數字喊越大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