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前總統辭世,享年98歳,也許不同黨派人士對於他的一生有仁智互見的評價,但是多數國人肯定他是台灣民主先生,國會全面改選,中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促成總統直接民選。民進黨的茁長,與李總統任內推動民主改革,提供更多政黨政治空間,也是息息相關。
因緣際會,有機會認識李總統將近四十年,雖然非國民黨籍,未在李總統主政十二年中央政府任職。但是人生的巧合,在1981年,以大學經濟系丶政治學博士學位,因為政治因素,未在台灣大學政治系任教,申請東吳大學教職,也若干政治介入,未在政治系専任副教授,卻在社會系專任副教授。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女兒李安妮丶女婿賴國洲同時在社會系擔任祕書及講師。先父在台北市政府服務多年,時任台北市政府顧問,與李登輝市長熟識。
博學多聞 個性率直
由於自由派學者,與李登輝市長丶省主席丶副總統互動不多,1988李繼任總統,一些場合,曾赴總統府與李總統晤談。1993之後,李總統推動民主改革,有不少機會到總統官邸會晤交談。李總統待人親切,無所不談,包括他的治國理念丶人生哲理。他的博學多聞,講話率直,係政治人物所罕見。1994有關總統直接民選的推動,除了當時在國策中心,與一些朋友共襄盛舉。李總統責成當時國民黨中央政策工作會,委託我研析包括總統直選丶未來可能的中央政府體制,分析各種體制(總統制丶內閣制丶法國式雙首長制)的利弊得失。一些媒體稱我為李總統最親近憲政幕僚,理由不言可喻。
1994首次台灣省長丶台北市長民選,1993-1994多次與李總統交換意見,他對於宋楚瑜參選態度,以及台北市長規劃人選蕭萬長挽拒,改由黃大洲出馬,最後形成趙少康丶陳水扁三分天下。棄黃保陳,或許有些選民策略,但非李總統立場。陳水扁當選市長,因為往昔與李總統互動不多,首都巿長與總統黨籍不同,但仍應該緊密合作,陳有此認知,我在市政府任職期間,也盡量扮演市長與總統調和角色。李登輝總統對於台北市政府相當支持,李登輝與陳水扁當年互動不錯。
1998台北市長選舉,馬英九代表國民黨參選,李登輝兼任主席,在最後幾天,高舉馬英九手喊出新台灣人,對於選情產生影響。該年投票日,我以代理市長陪同李總統投票,李總統似有意思,他個人的投票支持對象。因為李支持馬,陳水扁落選,我有些挫折,一度不想再介入政治。2000總統大選,我所了解,李登輝全力支持連戰,沒有私下棄連保陳。但是選舉結果,首度政黨輪替,李總統要求所屬順利政權交接,我稍有參與,可以見證。
2014年,前總統李登輝出席第二次民主改革募款餐會。圖/民報資料照
憂國憂民 心繫台灣
李登輝卸任總統,遭到國民黨除籍,另設台灣團結聯盟,李總統的本土意識,台灣優先,一系列策略丶談話,國人皆知。我在中央政府八年部會首長任內,仍有不少機會向李前總統請益,他的憂國憂民丶心繫台灣人民福祉,令人感動。2008之後,一度較少面見李前總統,但也有一些場合會面。2014與李總統見面,柯文哲也在現場,以後掛名柯市長的顧問召集人,有些關係。
李登輝總統在台灣近三十年的政治發展,扮演的角色,重要性迄今無人可以相較。有幸認識李前總統將近四十年,一度蒙受照顧,我加入陳水扁政府,也與李先生有關。高齡仙逝,心中仍然震撼,特撰文表示哀悼。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