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扭轉威權體制餘緒下專家政治所造成的「僵局風險治理」?
政府與社會之互不信任,為臺灣近年最大的挑戰。
氣候變遷威脅形塑了全球治理與社會轉型挑戰,在國際脈絡下,臺灣面臨國際綠色公約制裁之垂直壓力,而對應性地導致國內社會經濟轉型要求之水平壓力;這兩者的螺旋效應直接撼動經濟、產業與能源的結構變革。
本書所稱「氣候變遷社會學」,關鍵在於批判論證社會轉型的結構性路徑依賴、鎖入效應,以及社會能動、強健性知識的挑戰。第一部曲探討臺灣高碳社會的結構路徑,分析高耗能與高排碳產業之政策、轉型怠惰與困境。第二部曲探討公眾風險感知之典範轉移象徵、水資源爭議與永續衝突。第三部曲聚焦在公民認識論與社會強健性分析,凸顯臺灣從反污染到氣候風險之環境運動變遷元素,探討多元團體強健的風險知識動員如何翻轉重大開發案決策,以及壓迫政府啟動PM2.5空污管制。
名家推薦:
這本專書的出版,可以說對臺灣探討有關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社會學研究領域,提出非常重要的成果,開展出新的研究議題,並且引領未來持續分析的方向。章節安排相當有創意,除了深入分析問題之外,更處理和社會實踐高度相關的公民認識論和社會韌性的議題,對於臺灣環境永續由下往上發動的社會改革很有啟發性。
──臺大社會學系教授 陳東升
臺灣風險社會的來臨,也惡化「高碳經濟」對臺灣不永續發展的險惡狀態。「在地論述」與「在地行動」是我很欣賞的本書特色,針對臺灣該如何從高碳社會走向低碳社會的必要轉型,提出策略思考的兩個大方向。剖析「高碳經濟社會」的結構和惰性,和批判民眾對氣候變遷的焦慮和企業抗拒及政府失責之間的矛盾。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總統府資政 蕭新煌
作者透過脈絡性的社會結構觀點,探索臺灣自發形成的公民認識論、科技民主與社會強健性知識等元素,並以具體數據和事件來分析臺灣的決策模式、專家政治、風險論述、管制邏輯與風險文化,描繪出臺灣長期以來辯證出的各種氣候風險治理與環境運動,十分難能可貴。
──政大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顧忠華
內容試讀:
第八章 超越高碳社會:朝向公民參與路徑之氣候治理
反國光石化事件決策
事件背景
我國在1960至1970年代以「出口導向」作為經濟發展策略,早期從國家資本投資到近年民營財團的投注,石化產業一直是國內扶植與保護的產業。然而,此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產業,隨民間環保與健康意識的升高,反對其過度擴張的聲浪不絕於耳。八輕提案主要考量之一為取代五輕於2015年關閉的石化生產空缺,2000年初期,八輕獲得經濟部列為國家重大建設案,2006年以中油為主組成國光石化科技公司,並以彰化縣大城鄉作為開發廠址預定地。由於該區域位處濁水溪濕地,開發的環評將牽涉濕地與潮間帶的生態、中華白海豚的洄游路線、養殖漁業生存、附近居民健康影響、景觀與文化資產。
決策模式
八輕決策源頭可推溯至2004年10月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於核定推動雲林石化園區開發計畫。2006年彰化縣政府主動爭取國光石化公司評估進駐「彰化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設廠。2006年4月時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任內展開推動,並於接任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於2008年4月交辦經建會審議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認定為「國家重大經建計畫」。馬英九政府上任,2008年8月行政院院長劉兆玄任內同意彰化縣政府及國光石化公司申請,續將大城海埔地工業區列為國家重大計畫。
八輕決策參與者主要包含行政院、經濟部、經建會、彰化縣政府,為由上而下的決策形成過程。一方面彰化縣政府希望藉由八輕計畫的開發效益,提升西南地區經濟生產環境。因此彰化縣政府於2003年9月、10月、2004年12月三度向行政院報告,決議由經濟部工業區開發管理基金投資本計畫報編經費,並劃分為「先期可行性研究」及「工業區申請編定」兩階段執行。而行政院與經濟部對政策的審核與考量亦只在部會內部進行討論,未將政策規劃向外界說明。等到決策已定,進入環評審查階段後,因為環境、經濟、社會影響等相關議題將造成許多層次的衝擊,才促使八輕計畫成為全國關注的重要議題。
社會爭議與公民社會抗議
國光石化因為決策的封閉及環評拉鋸,加上政府官員運用媒體的發言希望加速環評流程,讓這項開發案高度引發各種社會爭議,導致引發近年來大規模的公民社會抗議行動。2010年7月底,1,300位國內大學院校學者網路連署反對國光石化,並在8月以李遠哲院士為首召開「學界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記者會;同時,社會各界包括環境團體、藝文界、醫界、彰化高中學生陸續以各種形式表達反對本案的開發;全國各大學院校青年組成「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於2011年1月26日第四次環評專案小組前夕召集數百位學生於環保署前守夜靜坐監督;由彰化環保聯盟及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起「守護白海豚保育認股」行動,從2010年4至7月共高達42,000多人數參與認股。
2010年11月13號彰化縣環保聯盟發起「石化政策要轉彎,環保救國大遊行」,超過1萬名民眾於臺北遊行抗議;2011年3月學術界舉辦「氣候變遷、產業政策、風險管制研討會」,試圖深化思考國光石化案及臺灣永續經濟社會走向。在各界串連的監督、抗議與反思中,2011年4月26日環評專案小組會議作出「兩案併陳」送交環評大會決議後,馬英九總統旋即召開記者會,陳述「不支持國光石化在彰化興建,但不會放棄石化工業」,宣布「環評專案小組結論已經顯示,國光石化開發案,對環境的衝擊超過當地所能承載」。本開發案的爭議宣告落幕。
風險溝通與社會信任
2009年6月國光石化案正式進入環評階段,在環評結果未明朗前,經建會主動邀集相關部會進行跨部會協商。協商結果並非整合各部會依行政專業提出配套政策,卻是經建會指示經濟部工業局應全力發展八輕。甚至提出「明年3月一定要動工」這類政策勢在必行的行政官僚霸權語彙,迫使各部會噤聲只能全力配合政策發展。
無論是學界於2010年8月召開「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記者會,針對國內當前產業政策與永續經濟衝突要求政府應盡快召開「永續臺灣」經濟發展會議,研發「低污染、低耗能、低健康風險」的臺灣產業轉型具體方案,或是民間各領域學者針對八輕開發後造成的濕地生態與白海豚保育、水資源與國土規劃、健康風險與空氣品質、社會外部成本、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國光石化開發對濁水溪口海岸地形地貌變遷衝擊等議題,提出科學證據與知識論述針砭,皆未見政府正面回應與對話。相對地,只見行政部門不斷透過各種平面、網路媒體進行政策置入性行銷,而引發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的抗議。另外,本案於環評審查中由於缺乏實質的風險溝通互動模式,引發當時各界質疑環評制度中相關的專家會議之公平性、透明性與參與性。
次政治:多元自我動員
如果定義威權專家政治之決策模式,在臺灣以綿密的產、官、學組成的專家網絡,特別是以政府資源攏絡學者的控制方式,則表現出與西方社會相當不同的技術官僚統合主義(techno-corporatism)。亦即,學者配合技術官僚之決策,而在各個層級的專家委員會中噤聲或護航。然而,為防止利用這種「隱性階層」(hidden hierarchies)進行形式上的行政程序而偷渡開發案,環境團體則必須從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之外,找出新的動員策略。
這樣的思維則產生次政治的可能性。環境團體必須繞過被多數官派專家控制的環評會議,而直接與社會對話;等到公眾的風險意識覺醒形成強大的政治壓力,再返回此參與環評的制度路徑。而這個過程,在反國光石化運動中則開啟多元的次政治,及公民的自我動員。
風險論述必須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才能引發公眾的注意。2010年3月,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與彰化環保聯盟藉由媽祖出巡時經常跳躍於海面之白海豚,轉換為訴求保護媽祖魚運動,企圖透過宗教符號引發全國的關注。2010年5月,其進一步的透過網路,以每坪新臺幣199元方式舉辦虛擬的全民濕地認股,企圖推動臺灣首次的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此舉不但獲得4萬多人響應,並成功成為全國議題。另一方面,也產生公民自我動員的漣漪效應。2010年5月,數位來自學界的學者進行串連,並成功運作《商業周刊》的標題,強調「全台每人將減少23天的壽命」而成為全國的焦點與爭議。8月初,超過1,300位全國大專院校教授進行連署反對,並舉辦記者會,搶遍隔日各大報的標題。此異議專家聯盟則進一步於10月擬定相當系統性的「學界反國光石化說帖」,進行風險知識與論述戰爭的次政治動員。
而知識動員不僅來自於學界,藝文團體也展現另類的永續價值觀。透過當地詩人的邀訪,一波波的藝文人士在參訪大城濕地後紛紛透過創作、歌詠或音樂來提出對大地母親的珍惜與尊重。此種與大學教授組成的異議專家聯盟之理性知識並行的軟性知識訴求,同時撼動人心。遍地開花的次政治更為多元。2011年1月初各地大學生串聯組成「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並於1月27日環評會議前夕,透過網路動員數百名成員徹夜駐守環保署前廣場。而同時,地方彰化高中學生並發動10分鐘的快閃靜坐、小學生集體寫卡片給總統,請求總統保護濕地與白海豚。
地方彰化醫療界聯盟則於2011年初成立,其主要從醫療專業提出中臺灣空污對人民健康產生嚴重性風險,因而訴求政府應停止高耗能、高污染建設案。該團體於本運動中提出PM2.5細懸浮微粒危害議題,並於政府全部中止國光石化案後,延伸性地繼續發展為推動政府規範PM2.5空氣污染的重要公民。
而除了環境團體於2010年11月初於首都臺北舉行例行的大遊行之外,異議專家聯盟則於2011年3月初舉辦氣候變遷與風險管制研討會,企圖擴大風險論述與知識正當性。特別是,在2011年4月21日國光石化最後環評前一天,同時也為地球日前夕,青年團體則虛擬發行全國四大平面報紙,分別以保守、理性、誇張式的頭版標題,宣稱國光石化案將於隔日的環評會議被徹底否決。
這一系列的次政治動員,由一開始環境團體的議題擴散,漣漪地引發各個不同系統的自我動員。並且為了區隔運動的主體性,一開始各個團體並未進行結盟性的共同行動,並刻意與政黨區隔;而直到2010年年底因運動能量減退,才嘗試開始結合。
地方知識 vs. 白海豚會轉彎
風險,為主觀的、開放的社會建構過程;而風險感知則鑲嵌於在地社會日常生活行動所經驗、觸發,並夾雜感性與理性的結果。因此,其也形塑人們的風險美學。
為了引發民眾的注意,地方環境團體在運動初期即將民間道教信仰神祇:媽祖於每年3月出巡時經常跳躍於海面之白海豚,象徵化為媽祖魚,藉以喚起人們的宗教情感與對白海豚棲地的重視。而光只有感性訴求是不足的,本身為生態學博士之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透過系列的調查,描繪出白海豚洄游於臺灣西海岸及棲息於海岸濕地的風險知識。
該調查不但獲得學術界的支持,主張濕地為「中華白海豚之棲息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具淨化水質與空氣粉塵功能⋯⋯吸收與蓄存二氧化碳之自然碳匯能力」,並擴延風險知識挑戰官方的評估報告與政治論述。現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當時強烈抨擊官方委託研究者同時「卻也接受國光開發廠商的委託案」,不只具有嚴重利益衝突,而其研究報告忽略國際學術期刊研究基礎,更錯誤詮釋白海豚分布熱點,導致一連串政策評估與政治人物發言失誤:
這樣結果恰恰給了國光石化延伸出一套「通道/不妨礙/其加以訓練」,白海豚可以轉彎繞路的邏輯,建議政府可以透過食魚誘餌或聲音引導,訓練誘導白海豚通過工業局。這也就誤導行政院長說出白海豚會轉彎的由來。
而不僅上述結合宗教感性與風險知識,挑戰官方的政策論述以來喚起民眾的風險意識,地方環境團體並以日本琦玉縣著名的「龍貓森林」環境信託案例,發起臺灣首次的國民信託運動「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擴大民眾的風險意識與直接參與。
換句話說,地方環境團體充分運作各種行動知識,以喚起民眾直接感受與草根參與的次政治動員,擴大地方的知識強健性與延伸人們更為深沉的風險美學思考與參與。
風險美學與藝文界知識
風險知識的建構,不僅僅是學院、理性的,也可以是直觀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次政治團體由藝文界本身發動,軟性的、鄉愁式的、詩文式的訴求,直接撼動人心。由在地作家吳晟串聯,除了於2010年10月發起「藝文界守護濁水溪口,許臺灣健康未來」連署,並分梯邀約全國各地詩人、散文作家、小說作家及音樂工作者造訪彰化大城濕地,隨後並分別於各大報紙副刊、雜誌創作發表,引發全國各界,尤其是中產階級及學生的關注。我們試引述其中一部分:
抗議青年樂團吟唱:「濁水溪已經出代誌/大量的溪水來送到麥寮工業區去用/未來科學園區的毒水聽說也要排落去/出海口說要建工廠溪流的沙要流不見。」
詩人吳晟(2010)以鄉愁式的訴求創作:「名為國光的石化工廠/正在逼近/憂傷西海岸/僅存的最後一塊泥灘地/名為建設的旗幟/正逆著海口的風/大肆揮舞。」
詩人李敏勇(2010年9月18日)創作:「為了維護巨大的煙囪/鎮暴員警封鎖了整個村莊/噴出的煙霧使稻田變成黑色/遮住整片天空/那是權力編織的網/為了籠罩會思想的腦/為了束縛會感動的心/堂皇的理由就是為了發展。」
數十則豐富的創作,迴異於專業數據與說理,形成感動人們心裡底層對社會發展、巨大開發案的反省。在環境運動期間,藝文團體於2010年底迅速編撰成《濕地.石化.島嶼想像》一書,作為擴大與形構整個反國光石化運動之風險美學重要知識基礎。也就是說,形構風險美學作為運動動員的策略之一,藝文界發揮了其本身最擅長、揉合理性與感知的創作,建構出直觀式的風險論述,而試圖取得其對此開發案控訴的倫理正當性。一旦取得倫理正當性的高位,則將鞏固整個風險論述聯盟的道德優位性。
異議專家知識
在對抗由經濟部及國光石化公司所組成的產官學論述聯盟,除了環境團體在地知識與藝文界感性元素所展現的社會強健性,異議專家知識的加入,更促成全面的、系統的風險論述聯盟之成軍。
由大學教授自發性組成「學界反對國光石化(八輕)在彰化設廠發起小組」於2010年7月中正式運作,透過專業訴求於短期內獲得全國各大學1,300位以上同仁的連署支持,迅速建立其異議專家知識的灘頭堡。過去,在臺灣環境運動史上,大學教授大部分為環境團體所動員,而其雖然提出各種批判性的知識觀點,但較不具系統性。相對地,迥異於前,此次由大學教授自主展開的次政治動員,則成為整個環境運動最重要的知識主體;其一開始為了避免被污名化,進行獨立的運作,受到各界的支持也超越臺灣國內政治上的藍綠光譜,而擴大為全國性的知識界運動。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反身性的批判、檢視政府的產業政策,不同於過去零落的發言,而是積極地、有系統地、輪番地透過電視媒體或平面媒體,鞏固與強化風險論述的內涵。同時,更將論述的層次拉到氣候變遷風險,而將環境運動的屬性從傳統的抗議動員,拉到以知識理性為基礎、全國性的氣候變遷風險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