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綠傘三五棵
羽葉千重細又柔
正喜花開紅似火
驪歌又唱引人愁
鳳凰花開葉翠濃
花似蝴蝶滿樹紅
既愛年年花色好
且拈一瓣夾書中 ——〈鳳凰花〉
每到五、六月,美麗的鳳凰花盛開時,大、中、小學校的畢業生,就開始要唱驪歌了。鳳凰樹(木)原產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後傳入東南亞,是日本時代傳入台灣,如何傳入無明確記載。
傳說1897年,有馬達加斯加島人寄贈來台灣。在那19世紀古老閉塞年代,怎會有遙遠落後的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人,贈送鳳凰木來陌生的台灣島?贈給誰?這傳說恐是來自想像。
鳳凰樹屬豆科落葉喬木,高可20多公尺。頭部樹幹不分枝,長高後亭亭直立,枝條多而橫伸下垂,一棵棵的鳳凰樹,就長成像一棵棵的綠傘樹。
鳳凰樹葉是羽狀複葉,每小枝對生15—30對羽片。每對羽片各有小葉片20—40對。小葉片青綠色,橢圓形。每片長只0.5—1公分,寬0.2—0.3公分,細薄平滑。
每年冬天細葉謝落如雪片,春雨過後開始長新葉。新葉細小濃密,每枝羽片是一層,所有大小枝條,很快就長成上下濃密百千層的細葉羽片,綠油油地。風一吹,整棵樹皆隨著風,搖起百千層的綠色波浪,層層相疊,在陽光中搖盪閃耀。樹風清涼,樹葉青翠柔美遮日,引人喜愛。把小羽片的細葉捧握在手裡,又細又柔。
鳳凰木每年五月開始開花,六月盛開,有的八月還再開。花大朵,顏色鮮紅或橙紅,有5瓣。一瓣直立,有黃白色斑點;四瓣成對,形狀像蝴蝶,直徑約7、8公分。盛開時,一大簇一大簇的紅花開在高低樹枝的尾端,遠遠看去,滿樹鮮紅,燦爛如火,如同一棵紅傘樹,在日頭下閃閃發亮。
花開後結長刀形豆莢,長約30-60公分,寬3-5公分,熟後變深褐色。每莢40-50種子,殼很硬,有的會掛在樹上,直到明年花開。
鳳凰花一朵5辦,一瓣直立有黃、白色斑點。四瓣形狀像蝴蝶,花色鮮紅或橙紅。(圖/呂自揚攝影)
鳳凰樹的樹葉是羽片,羽片千百層,葉片細小濃密。(圖/呂自揚攝影)
校園裡都有鳳凰樹。夏蟬鳴叫,鳳凰花開,正是台灣各級學校每年夏天畢業生,紛紛唱起驪歌來與老師同學道別時。所以,六月盛開的火紅鳳凰花,是令人喜愛的季節花,也是興引青青學子離愁的離別花。
有人說鳳凰樹是「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而取名叫鳳凰樹。若把鳳凰花直立有黃白斑的一瓣,想成像鳳凰鳥的頭,其他四瓣想成像鳳凰鳥的展翅,因而取名叫鳳凰花、鳳凰樹,更有詩意。
鳳凰樹的樹形闊大如傘,樹葉濃密青翠可遮烈日,花又鮮豔,廣受歡迎。日本時代公園道路廣種外,各級學校的校園也都大種鳳凰樹。台南古城舊道路種最多,號稱鳳凰城,並以鳳凰樹為市樹。台南成功大學就以鳳凰花為校花。
鳳凰花瓣的柄細長,一片花瓣很像一支小扇。愛花的女生,都喜歡撿謝落滿地的鳳凰花,一瓣、二瓣或排成蝴蝶狀的四瓣,把它夾在喜愛的書頁中。
花瓣夾乾之後,變成深紅色或橙紅色的薄薄小花片。很多年之後再拿出來看,也不會褪色,很有書香味,和詩情畫意的美感,也很有青春學生生活的往事回味。
撿鳳凰花瓣,一瓣或多瓣夾在書頁中,花乾後詩情畫意,很有書香味。(圖/呂自揚攝影)
呂自揚鳳凰花詩,翁資雄書法。(圖/作者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