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總統府,二戰結束前是台灣總督府,百年來由日本殖民統治機構,變成全民總統府。
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總督是殖民地最高行政長官,總督府是其辦公場所。日本統治五十年期間,共有十九任總督。
總督府1912年六月初動工,1919年三月底竣工。今年剛好100週年。當年採公開競圖方式,首獎從缺,長野宇平治得乙獎。當局對長野設計不滿意,由府營繕課的森山松之助負責修改及監工,總費用約兩百八十多萬。修改後的中央塔更高,立面雄偉華麗,裝飾豐富,更能彰顯總督府的權威。
台灣傳統建築坐北朝南,總督府卻是坐西朝東,因殖民母國日本在東邊,總督由天皇任命,總督及所統治的殖民地人民,必須向天皇效忠,有高度政治意涵。第一位入府辦公的是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是唯一死於任內且葬在台灣的總督。
總督府是二十世紀初流行的歷史式樣建築。外觀華麗,裝飾繁複是特色。紅色外牆間,有一條條橫向且平行的白色裝飾帶,非常醒目。平面呈日字形,地上五層,中央塔六層,共十一層,高六十公尺,是當時台灣最高建築。
1945年5月31日早上,美軍飛機空襲台北,轟炸今日博愛特區,炸彈直接命中總督府,車寄(進出府上下車處)及右邊衛塔損毀,大火延燒三天,內部華麗的巴洛克裝飾,幾乎全毀。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收台灣,1946年,各界為慶祝甫領導對日抗戰勝利,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六十大壽,捐款修復此建築。由曾在府營繕課服務的李重耀參考原設計圖修復,並更名為介壽館(蔣介石萬壽)。1949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台,1950年蔣中正總統入內辦公,這棟建築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府。2006年,前總統陳水扁,將正大門的介壽館牌匾卸下,正名為總統府。
百年來,都是台灣政治中樞的總統府,1998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古蹟。古蹟是時間膠囊,承載時空背景,歷史走向,社會樣貌,建築思潮,生活方式,人民記憶,土地情感。這棟建築見證台灣經歷日本殖民統治、蔣家高壓戒嚴獨裁的威權體制、到今日自由民主多元社會。總統府從過去神秘封閉,到現在開放參觀,在在說明台灣民主自由得來不易,大家應該珍惜,共同守護這珍貴成果。
平日早上,開放參觀,只須攜帶身份證件,安檢後即可入府參觀。歡迎大家一起來見證總統府的百年風華。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