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母親節的思念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母親節的思念

 2018-05-13 13:25
人類的科技仍無法度轉去過去,改變時空的方向,只能心存好奇。特別寫這篇做為母親節的思念。(圖/創用CC授權,民報影像處理)
人類的科技仍無法度轉去過去,改變時空的方向,只能心存好奇。特別寫這篇做為母親節的思念。(圖/創用CC授權,民報影像處理)

5月初10和台北和平教會成年團契一群人,作伙深入遊淡水。走向真理大學的小路頂,經過「淡水女子學校」。這就是我已經過身真久的老母,生前時常提起的「無緣的淡水女學」。

阮老母出世在屏東竹仔腳下庄,一個算是富農的家庭。竹仔腳是在林邊、東港和新埤中間的一個小田庄。竹仔腳長老教會,是李庥牧師在1872年1月完成建堂,可容納300人做禮拜。這間教會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史有重要地位,彭明敏的阿祖彭士藏傳道、林茂生的老爸林燕臣牧師、以及高俊明牧師的阿伯高金聲牧師等,攏先後曾在竹仔腳教會宣教。我母系的先祖,就是在此受洗成做基督徒。

阮外公有三個後生丶五個查仔子,阮阿母是隨尾查仔子,只管一個小弟。大舅著繼承家業做食,只讀到公學校畢業,二舅和三舅攏送去日本讀醫科。因為重男輕女,四個阿姨攏無機會讀冊,竹仔腳教會牧師,就勸阮外公著予阮阿母去讀冊,所以,外公就透過牧師的推薦,去淡水女學予阮阿母註冊。

若講著讀冊,阮阿母著真怨嘆講:冊包、衫褲攏已經買好款好,準備要去入學的前一禮拜,外公忽然破病死去。隨落來,大舅掌家,可能猶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就無予阮阿母去入學。阮阿母後來只有在教會學白話字,伊知識的成長主要是靠讀《台灣教會公報》和其他白話字的出版。

陳師孟的大姊陳瑾華小學和我仝班,其實阮這級就只有一班,30幾個學生,幾乎攏是脫赤腳的草地囡仔。真心適,陳師孟的老爸有彼種眼光,會將伊送來這種初創的草地學校。陳瑾華是班長,我在學校若無守規矩,老師有必要就會吩咐伊來阮厝,向阮阿母告狀。

有一日,陳瑾華來阮厝看著阮阿母在讀聖經,伊感覺真奇怪,轉去向老母講:劉家阿姨會讀英文。陳師孟的老母毋相信,特別跑來問阮老母。我相信這大概是陳師孟的父母第一擺知樣,台灣人有「羅馬拼音」的白話字。

走過「淡水女子學校」予我想起已經過身28冬的老母。當時在這間學校畢業的女性,真濟後來攏真有成就。若阮阿母當時有來此讀,我相信伊後來祙嫁予阮老爸,也就是,可能著無我的出世。人類的科技仍無法度轉去過去,改變時空的方向,只能心存好奇。特別寫這篇做為母親節的思念。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