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台灣有多大?多好?多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台灣有多大?多好?多強?

2019-07-05 11:28
G20事實上就是19個國家加上歐盟。只要台灣拿出自信、國際局勢有利轉變,以台灣的國力與地緣政治地位,台灣絕對有資格成為G20的一員。圖/美國白宮Flickr(資料照)
G20事實上就是19個國家加上歐盟。只要台灣拿出自信、國際局勢有利轉變,以台灣的國力與地緣政治地位,台灣絕對有資格成為G20的一員。圖/美國白宮Flickr(資料照)

上周G20在大阪開會。這些國家在日本炒米粉,台灣好像似乎只能在旁邊「喊燒」。以台灣的國力,在國際上只能有「喊燒」的份嗎? 不然。大大不然!

G20事實上就是19個國家加上歐盟。只要台灣拿出自信、國際局勢有利轉變,以台灣的國力與地緣政治地位,台灣絕對有資格成為G20的一員。

G20 由G7 衍生出來,主要著眼點是國際經濟與金融政策的互相說服與協調。這一個輪流聚會的俱樂部國家的名單是1990年代末期美、加兩國的兩位財金部次長主觀列出來的。挑選的重點是這些國家經濟金融的影響力;除了正面的影響力,也包括負面的破壞力,當然也免不了地緣政治的考量。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多種衡量法,而且非常複雜。最容易衡量、比較沒有爭議的包括人口,土地,資源,經濟產值如總GDP,每人平均GDP等國力與經濟指標。經濟國力在相當期間內很容易轉換為國防力量,所以經濟國力在長期也可相當程度代表武力國防的潛力。在以上這些國力與經濟指標當中,最提綱挈領的指標就是GDP(國內生產毛額),代表經濟總產值。GDP內已經隱含人口與資源的因素。在世界各國GDP的排名中,小而富有的城市國家或是租稅、銀行天堂,因為人口少、排名都很落後,這反而使得GDP的排名較能反映典型國家的國力大小的排名。

GDP代表的是經濟的量,每人平均GDP代表的就是經濟的質。因此,在排列比較總GDP值以後,再比較這些國家的每人GDP,就可看出哪些國家是以人多量大,還是以人少質高取勝。

G20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五個美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橫跨歐亞)六個國家,外加歐盟政府;包括中國、日本、澳洲、印度、印尼、南韓、沙烏地阿拉伯等七個亞洲國家;包括非洲的南非共和國。以上共為19個國家,外加歐盟。

把台灣拿來對照以上這19個國家的經濟體,就很容易中肯的評斷台灣到底有多大、多好、多強。

就GDP的總規模,以名目美金計價,跟據IMF估計,台灣在世界排名第21,比G20的第19名的南非還要大,與第18名的土耳其相當,但是低於「G20永久貴賓國」的西班牙。假如考慮物價因素,則台灣在世界GDP排名是第22名,但是假如只計算G20的會員國,則台灣甚至比G20會員國的阿根廷與南非還要大。

台灣人不要被中國統戰機器嚇壞、唱衰

相當可以代表國力品質的每人GDP,以名目美金計價,跟據IMF估計,台灣排名38名,這是因為很多人口少的租稅、銀行天堂、城市國家、屬地等非典型國家都擠到前面的關係。但若與G20國家比較,則台灣排名高居第十,僅次於南韓,把十個人多的G20國家擠到後面去。尤其是,假如考慮物價因素,以購買力計算,因為台灣物價相對便宜,與G20國家比較則台灣排名為第三,僅次於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把西歐的G20國家與南韓都拋在後面!這可能是一個讓很多台灣人跌破眼鏡的排名。讀者可以因為個人經驗不相信這個排名,但是這確是IMF統計、整理、估算的事實。

全世界總共有約200個國家,台灣的GDP總值,短期之排名內應會在20-25名之間,而撐出這個產值與名次的是:很高的每人GDP及其背後的進步的科技與管理。台灣絕對不是一個小國!更不是落後的小國!

我的前輩、朋友、長期在澳洲任教的邱垂亮教授昨天在本報發表了〈要成Great Power——台灣和澳洲〉一文。

他說:「台灣和澳洲都是中等國力國家。專制中國離民主台灣很近,離民主澳洲很遠。但澳洲有成為great power權勢對抗中國的雄心大志。台灣卻仍像見不得人的小媳婦,縮頭縮尾,怕這個怕那個,什麼都怕,什麼都不敢做。」

又說:「不像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困頓年代,蔡英文的台灣內外情勢大好,專制中國變成民主世界的致命共同敵人,美國需要民主台灣國力強大,戰略聯盟,對抗中國帝國主義的霸權擴張。蔡英文不僅應該抓住這個歷史契機,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同時應該建造台灣成為國力強大的great power。」

本文願意作為邱教授大作的小小註腳。台灣人和台灣總統不要被中國的統戰機器嚇壞、騙小、唱衰了。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