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報導指出,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將重創台灣,從汽車、腳踏車供應鏈、伺服器到化工跟紡織型產業都會受衝擊。其中又以IT產業的手機與筆電受害最深,因為台灣廠商在2項產品的供應鏈均占很大比例。但根據專家研究分析,在重重危機中似乎也出現了轉機。
美中貿易戰可能全面開戰,一度傳出「台灣最慘」的說法,之後又有貿易戰對台企回流有助益的說法。貿易戰對台灣到底是福是禍? 德國之聲專訪政治經濟學者和第一線接觸產業的會計師,分析台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實際受到的影響。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美中貿易戰趨於白熱化,對台灣是威脅也是機會,但目前看起來是機會多於威脅。他表示,大量高附加價值的ICT (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急著「逃離」中國,回到台灣投資,為台灣創造國民所得與就業機會。他說:「短期內,從台灣輸出到中國,再出口美國的相關供應鏈會受到若干影響,但應該很快就會平衡過來。」
吳介民認為,相關產業因貿易戰移動產業鏈,符合蔡英文政府「產業脫中」的戰略,使用勞動力較多的產業移向東南亞,呼應了新南向。而高附加價值產業加重投資於台灣,都能夠協助台灣轉移對中國的經貿依賴。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取自吳介民臉書/陳焯煇 攝)
相較於吳介民的樂觀,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會計師曾博升向德國之聲表示,美中貿易戰對台資企業絕對是弊大於利。他強調,能夠回台發展的都是「低勞力、高技術水準、高自動化」的廠商,但大部份台商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人力。他說,「今天要把所有中國的廠都撤出來,替代供應美國的產能並不容易,因為進去東南亞仍然需要管理人才。語言跟文化上的落差,台資企業沒有這麼ready。如果全面開打,匯率波動會傷及很多台資企業。」他認為,變化多端的貿易戰使得台企成本變高,要即時反應不容易。
曾博升表示,透過去年下半年跟至少50家台灣跨國企業討論,發現這些企業動向可以劃分為兩種:將製造佈局分散和擴大在台發展。部份企業會先從被懲罰性關稅影響到的產品來做分散。50家企業中有4成往東南亞擴張,特別以越南為主。另外,也有4成企業擴大在台佈局,但他們不能明說要撤出中國,免得受到中國政府不必要的關注。其中,更有科技業代表揭露,有美國客戶直接表示,要成為其合格供應商,一定要有中國以外的生產據點,或是3到6個月的遷移計畫。看得出來市場壓力對於產業佈局的直接影響。
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會計師曾博升。圖/PwC Taiwan提供
地緣政治變化
除了經濟上的影響,吳介民提到,貿易戰對台灣地緣政治關係而言是往有利的方向推進。他表示,中國在內憂,經濟下行、政治壓迫,和外患,美國圍堵中國、打貿易戰之下,現在是有求於台灣。他說,雖然中國表面上仍對台灣擺出高姿態,像是要求一國兩制,但實際上是非常希望能夠「穩住」對台關係。
他也觀察到,大規模的統戰動作與「收購」政策,在中國有求於台灣的背景之下紛紛出籠。他說:「台灣有一部分人受到中國統戰政策吸引,而火速趕往北京進行交易,或做出讓北京高興的動作或言詞,希望賺取『機會財』。這些配合北京對台與對美政策的『在地協力者』,從媒體、政界人士、到產業都有。他們是在趕搭開往北京的末班車,剛好跟急速撤離中國的企業形成極大反差。 」吳介民並強調,「這些人要小心不要搭上了回不了頭的單程車。」
(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