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藍圖】美國未來極缺醫師 當心台灣醫師出走潮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藍圖】美國未來極缺醫師 當心台灣醫師出走潮

2016-04-07 17:50
健保成天想省錢,醫院的目標是營利,台灣醫師夾在中間做甚麼事都綁手綁腳,美國未來非常缺醫師,如果開放外國醫師進入美國,台灣的醫師可能大量出走造成危機。(圖片: 沈聰榮提供)
健保成天想省錢,醫院的目標是營利,台灣醫師夾在中間做甚麼事都綁手綁腳,美國未來非常缺醫師,如果開放外國醫師進入美國,台灣的醫師可能大量出走造成危機。(圖片: 沈聰榮提供)

在全球化的時代,人才流動與國際情勢息息相關,醫療人力資源的規畫,也不能忽視觀察各國的趨勢。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AMCC)2015年委由市場顧問公司IHS調查並預測美國醫師人力供需狀況,於2016年再度更新最新預測,最新的預測中調高了2015年版本對美國未來醫師短缺情況的預期。

美國醫學院協會最早於2008年進行美國醫師人力供需調查報告,之後於2010年更新過一次,當時預計美國到2025年將短缺13萬醫師,引起相當關注,自從該報告發表後,美國醫療人力供需發生許多變化,包括增加每年訓練出的醫師,以及醫療團隊分工上的改變,醫師助理(PA)與高級執業註冊護理師(APRN)的角色加重,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亂流也影響了醫療市場供需,最新的變化則是歐巴馬健保帶來的需求增長,加上更新統計數據可望使得預測更為準確,因此,美國醫學院協會於2015年委由IHS更新先前2008年與2010年時的報告,發表《醫師供需之複雜性:自2013年至2025年預測》(The Complexities of Physician Supply and Demand: Projections from 2013 to 2025),並於2016年再以新資料更新一次。

2015年的報告中,估計在高齡化帶動下,2013到2025年美國醫療需求加增長11%~17%,而在此同時,醫師數卻僅成長4%~12%,顯然將發生嚴重供需缺口,預測2025年美國醫師短缺人數為4.61萬人至9.04萬人之間,2016年的更新預測則更擴大缺口,預計美國至2025年醫師短缺人數將在6.17萬人至9.47萬人之間,短缺數字擴大,主要來自於資料更新與研究方法的進步,讓預測更為精準,其中基本醫療照護(primary care)醫師將短缺1.49萬到3.56萬人之間,非基本醫療照護的各專精領域醫師則將短缺3.74萬人到6.03萬人之間。

人口老化造成美國醫師人數減少

美國目前年齡65~75歲之間的醫師佔11%,55~64歲的醫師則佔26%,下個10年間,美國將有三分之一醫師超過65歲,這些醫師告老退休造成的短缺影響將相當明顯,如外科醫師因受到體力等因素限制,職業生涯較短,醫師退休造成不僅供給需求有落差,連供給本身都將減少,以目前的趨勢估計,許多重要外科次專科領域,由於退休的外科醫師人數多於新進者,醫師人數將不增反減,相對的外科需求卻是與日俱增,因此2025年時外科醫師將短缺2.52萬人到3.32萬人之間。

相對的,在需求方面,一國的醫療需求正比於其人口成長與老化程度,美國預期在2014到2025年間,將經歷史上最大的老年人口增長,總人口將從3.19億人增加到3.46億人,成長率約8.6%,但其中18歲以下年輕人只成長5%,65歲以上老人人口卻將激增41%,老人對醫療資源的需求遠比年輕人高,這使得美國老年醫療需求將大幅成長,帶動整體醫療需求增長超過人口比例。

從2008年的報告預期短缺13萬人,如今預期短缺約6~9.5萬人之間,主要的改變因素是美國大量引進PA與APRN人力,至2014年底,美國已有10.2萬名PA,其中27%效力於基本醫療照護,24%於外科手術,20%於內科各次專科;而APRN方面,2014年美國有14.33萬名執業護理師(NP)、4.64萬名麻醉護理師(CRNA)、1.13萬名助產護理師(CNM),PA與APRN分擔了許多醫療任務,填補美國部分醫師短缺的缺口,然而,若要維持當前的服務人力狀況,至2025年PA需要增加5.35萬人,APRN需要增加9.01萬人,這差不多也是相關人力供給的上限,因此PA與APRN未來對美國醫師人力需求短缺還能再發揮的彌補能力有限,在報告的兩種不同預想狀況中,「高度利用PA與APRN」比起「中度PA與APRN」,對2025年的預期美國醫師需求只相差2.81萬人。

歐巴馬健保造成美國對醫師需求人數增加

另一個重大影響供需的因素則是歐巴馬健保,歐巴馬健保致力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希望讓許多原本看不起醫師的美國人都能就醫,因此顯然會創造出新需求,不過,所帶動的醫師需求增長並沒有先前所想像得多,2015年的報告中原本預測將增加1.6~1.7萬個醫師需求,2016年的更新報告調降為1~1.1萬人。然而,目前的歐巴馬健保尚未完全覆蓋美國所有民眾的就醫權益,若是後續美國政府持續推動讓無醫療保險民眾都能享有醫療,那在以考量PA與APRN因素後,還將造成額外短缺4.01萬名醫師,而若假設受保民眾都達到與美國都會區白人同樣的就醫頻率,那將造成驚人的額外短缺9.62萬名醫師。

美國醫師短缺看似天高皇帝遠,與台灣沒有關係,但其實在全球化的時代,美國打個噴嚏,台灣可能就要住院,目前衛福部也有針對醫療人力需求做出預測與調度,但是調整的方式是以各專科限制,又擠又捏的,想把醫學生都趕去目前「五大皆空」的基本照護與急重症領域,衛福部或許認為這招萬無一失,因為衛福部認為醫師棄醫的沉沒成本太高,大多數醫學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但是要逃離衛福部掌握不一定要棄醫,台灣年輕醫師尤其是在醫學中心服務者,多為外語能力強與國際接軌強的國際專業人才,一旦國際需求發生變化,衛福部又豈能管到外國去?

美國至2025年醫師短缺人數約6~9.5萬人,要是美國持續推動健保,還將額外產生4萬人缺口,這個缺口要怎麼彌補?PA與APRN的效用已經到極限,各醫學院也無法快速增加訓練人數,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自國外引進,而台灣的醫療水準及醫師外語能力與國際接軌度高,醫師待遇、成長性、發展舞台各方面卻都遠比美國差,若美國突然開竅,政策上大力開放引進台灣醫師,那會如何?

美國醫師短缺對台灣醫界的衝擊

若對美國醫師待遇不熟悉,在此提供一些數字:美國15大醫學專科中,平均收入最高的專科是肝膽腸胃內科,平均年薪34.2萬美元,相當於1108.7萬元新台幣,平均每周工時為56小時,收入最低的則是一般內科,平均年薪18.5萬美元,也有相當於約600萬元新台幣,平均每周工時為54小時,連駐院醫師平均年薪都有55750美元,相當於180萬元新台幣。

據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2014年台灣39歲以下執業醫師總數約1.5萬人,但會被挖角的也不僅年輕醫師,若看與國際接軌度高的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其執業醫師人數約為全國執業醫師總數一半有餘,約2.3萬人,以這個數量,就算全數被美國吸乾也還遠遠不夠彌補其短缺缺口,可說美國一定能全數吸納。

台灣醫師在目前的健保下綁手綁腳,成為健保想省錢、醫院又要賺錢,兩難之下的夾心餅乾,業務爆量還成天被無謂的核刪申覆等行政作業包圍,少數只想賺錢者倒是能在多如牛毛的法規與執行之間鑽漏洞,想認真專注在醫療本業為病人做出最好醫療的醫師,卻發現在每件小事上都遭到重大阻礙,這個不行、那個沒有、這個被核刪、那個醫院管理階層又要警告賠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每天氣到大呼不如歸去,這已經不只是待遇問題,而是當醫師卻無法好好以應當的方式醫治病人,造成嚴重的挫折感。

若是美國開了一扇便門向他們招手,恐怕無可避免醫師大量外流的台才美用危機,而外流的必然是與國際接軌度高、上進心強的優秀醫師,是目前健保還能勉強支撐門面的中流砥柱,一旦流失,台灣的醫療體系必定即刻崩潰,屆時衛福部有何因應之道?這可不是眼睛總是只看國內,拿健保總額玩弄短視近利的醫院,再把醫學生當成禁臠,東捏捏西擠擠,玩大風吹,就能嘻皮笑臉解決的。

資料來源:
(英文PDF檔) 2016更新版《醫師供需之複雜性:自2014年至2025年預測》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