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十年前心肌梗塞逃過一劫 十年後心臟衰竭險送命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十年前心肌梗塞逃過一劫 十年後心臟衰竭險送命

心臟衰竭確診後一年死亡率高達21.9%、五年內逼近50%,比癌症還高

 2017-04-20 10:53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洪惠風、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及患者武先生(左起)共同呼籲國人重視心衰竭危機。圖/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洪惠風、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及患者武先生(左起)共同呼籲國人重視心衰竭危機。圖/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

根據WHO報告,心臟疾病是全球十大死因之首,心臟衰竭死亡率更是高於癌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心臟衰竭登錄計畫」統計資料顯示,高達32.3%的心臟衰竭患者半年內會再次住院,確診一年內死亡率更高達21.9%。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指出,台灣心臟衰竭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8天,死亡率高於國人常見癌症,五年內逼近50%,但由於沒有特異性的早期症狀,不易及早發現,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小羅斯福、蔣中正都因心衰竭過世

心臟衰竭是心臟不夠力,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器官的需要,心臟腫大卻又疲軟無力,就像疲乏的皮球。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指出,根據臨床調查, 52%的患者直到緊急送醫後才被診斷出心臟衰竭,呼吸困難及胸痛是兩大主要症狀,另外,許多患者會輕忽咳嗽也是症狀之一,一旦病情惡化時,甚至可能晚上躺下來就喘到無法呼吸,必須整晚坐著睡覺。

洪惠風指出,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都會引起心臟衰竭。美國小羅斯福總統1937年罹患高血壓,當年高血壓在醫學上仍無法良好控制,1944年心臟衰竭發作,一年後過世。1972年,故總統蔣中正心肌梗塞,血壓下降進入休克狀態,雖用當時最先進的藥物搶救回來,但仍發生心臟衰竭,兩年多後過世。這些名人的故事,都說明了心臟衰竭的危險。

74歲的武伯伯十年前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就醫,接受心導管手術挽回性命,原以為是值得慶幸的事,沒想到,去年四月開始因感冒出現咳嗽症狀,不以為意僅以一般感冒處理,拖延三個月後咳嗽仍未好轉,轉變成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又誤以為是肺部出問題,還租借氧氣筒使用,但因食慾全無、體重急速下降,狀況日益嚴重不得不送急診,甚至已發出病危通知。

 
患者武伯伯現身說法。圖/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

積極治療並配合飲食和水份控制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當時透過心臟超音波發現武伯伯的心臟已呈空轉現象、心臟擴大且左心射出分率只有20%,約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先施以心導管手術後穩定狀況,並施以心臟衰竭藥物治療後,目前武伯伯體力及體重已恢復到發病前狀況,還可固定進行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內的跑步機、腳踏車等復健運動,亦會監測血壓狀況,並配合醫師建議定期進行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更恢復了罹病前最熱愛的旅遊行程,在去年11月前往江西旅遊,今年也將與家人同遊寧夏。

蕭成儀強調,心臟衰竭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就如同骨牌崩塌般,可能導致生命隨時倒塌。所幸,目前心臟衰竭的治療藥物選擇完整,亦有多項藥物治療獲健保給付,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接受治療,並依醫師指示正確照護,並輔以居家自我照護: 飲食與水分攝取控制以及定期測量體重、排尿量與血壓,以維持心臟的正常運作,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減緩惡化程度。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