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22日,台灣發生戒嚴史上第一次街頭示威活動「橋頭事件」。
抗議吳泰安案,黨外人士聲援余登發父子
由於前一天(21日),情治單位以涉嫌「吳泰安匪諜案」為名,先後逮捕76歲的余登發及其子,53歲的余瑞言,情治單位拘禁2人並疲勞審訊,花數月來羅織『知匪不報』、『為匪宣傳』的罪名。余氏父子被拘後,反讓黨外人士更加憤怒,立即共同發表一份「為余氏父子被捕告全國同胞書」,並決定第二天要到橋頭聲援余登發父子。
故事要從前一年說起。1978年,蔣經國上台擔任總統,台灣正處於風雨飄搖的國際情勢。然而國民黨政府不是對外尋求獨立,而是壓抑思變的民心,與政治自由化的呼聲。當年8月,當局逮捕一名有「匪諜嫌疑」的高雄人吳泰安, 12月,美國宣佈將與台斷交,隔年1月生效。這個「新政府」正當性不足,對內對外都搖搖欲墜。
當局深知民眾起身反抗的可能性,擔心黨外先串連,只能使出白色恐怖「構陷」的濫殺把戲,把腦子動到了曾任制憲國民代表、高雄縣長余登發的身上,意圖製造「擒賊先擒王」的鎮壓效果。
因此,到了1979年1月,黨外人士私下約定一起到余家慰問,同時發動示威抗議。在施明德策劃下,許信良、黃信介、陳菊、陳婉真、胡萬振、何春木、張俊宏、曾心儀等人前往余登發的家鄉橋頭鄉,打算率民眾進行遊行活動,要求釋放余登發父子。
到了1月22日當天,才抵達余家,門外馬上就圍著一群警察和警總的人員,不准遊行,後來才以「要到鳳橋宮拜拜」的宗教理由,拉起布條,遊行到200公尺外的鳳橋宮,成為台灣戒嚴年代第一場街頭示威。當時參與的陳菊,之後以「誓死如歸」形容這次活動。
遊行從上午一路由橋頭,下午轉到鳳山、高雄火車站廣場等地,沿路散發傳單、貼標語,並在火車站前的廣場演講,成了許多人民主記憶的濫觴,而「橋頭事件」更間接促成了黨外人士的大團結,終在年底醞釀了更大規模的抗暴行動「美麗島事件」,成為威權時代民主運動的最大標記之一。
事件後續:許信良縣長遭停職,余登發父子遭迫害
對於黨外人士的追捕,尤其當時被指「頭號戰犯」的施明德遭通緝,以及之後的「美麗島大審」,在台灣經濟快速發展階段達到另一波白色恐怖的高峰;伴隨著當年開始流行的「校園民歌」,以及宋楚瑜任新聞局長對於本土文化的思想審查,假的小清新搭配肅殺氛圍,形成當年台灣社會的詭異節奏。
而在當天聲援余登發父子的桃園縣長許信良,更因為此事遭到國民黨政治迫害,以監察院所提「彈劾案」為名,移送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將許信良的縣長職務停職兩年。「美麗島事件」時,留在美國的他也無法再回台,直到1989才由中國偷渡返台。
至於事件主角的余登發父子,事後遭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年、褫奪公權5年;余瑞言判2年,緩刑2年。1980年余登發獲准保外就醫後,長居八卦寮舊宅。1989年9月13日,余登發竟被發現意外死在家中,雖被知名法醫楊日松認定「他殺」,但官方以其他法醫的見解認定是「意外」,成為懸案至今。
吳泰安的悲劇:被利用完畢,遭殺人滅口
而依照特務的紙條「咬」出余登發的吳泰安曾透露,「他會判死刑,但是不要怕,因為這是判給社會看的;三個月後就會放他出來,並在調查局給他一個課長當」,然而這些都不是真的,僅是特務的誘餌。
根據台灣警備總司令1979年諫判字第 15號的判決書所描寫:「匪諜吳泰安,受中共的指使,自日本偷渡回台灣從事暴亂的活動」,企圖以老縣長為吸收對象。所以吳泰安分別在1979年8月25日、8月27日日間和晚上三度找余氏父子密謀叛亂,且自稱是「台灣自由民國革命委員會主席」,要求老縣長協助他發起暴動。
依匪諜罪判死確定後,吳泰安被押赴新店看守所,直到死前才發現失去利用價值而悔悟,據傳留下遺言:「我很對不起余老先生。」最後被槍斃以「殺人滅口」。
【參考資料】
國家檔案資訊網:案名:余登發、余瑞言,案由:呈余君等叛亂案一案卷判
橋頭事件:台灣省諮議會
橋頭事件
橋頭事件:維基百科
余登發: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橋頭事件」36周年 傳承台灣人權價值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