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臺灣經濟停滯漸凍解方何在?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臺灣經濟停滯漸凍解方何在?

2014-06-22 09:32
這些年來臺灣經濟被政治操作所影響,忽略了經濟政策的調適。圖:中央社
這些年來臺灣經濟被政治操作所影響,忽略了經濟政策的調適。圖:中央社

各界看好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可望破三,主計總處在歷經2012年經濟成長預測九次調降的慘痛教訓,終至以1.48%面見國人;2013年則是經歷三次過度樂觀的調升後,從3.59%不斷下修,「保三」不僅破功,甚至連「保二」都岌岌可危,終至全年成長率僅2.09%。對於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不敢樂觀,維持在2.98%。雖然數字顯示經濟呈現復甦,但檢視國內生產毛額支出結構、對經濟成長之貢獻等數據,仍然無法隱瞞投資衰退、民間消費持續低迷,以及國家總體經濟成長動能欲振乏力之問題。經濟長期相對失落,國人納悶何以如此?在此,簡單解構臺灣經濟停滯之困局。

2013年臺灣經濟成長率2.09%,人均GDP20,952美元,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2.98%,人均GDP21,283美元。即使臺經院預測3.23%、中經院3.05%,國泰臺大產學團隊3.29%,臺綜院3.1%,全年經濟成長率衝破3%,臺灣經濟亦依然處在僵化停滯困局中。

回顧這十餘年來,臺灣的經濟表現實在不佳,經濟成長低迷,國民所得原地踏步,2000年時,人均GDP為14,704美元,14年後的今天,臺灣還在2萬美元徘徊;臺灣從1992年突破1萬美元至2011年突破2萬美元,花費20年時間。經濟實力狀況相若的競爭對手韓國,卻僅用12年時間就從1萬美元躍升至2萬美元,且正以更大幅度超越臺灣。反應這些年來臺灣經濟被政治操作所影響,忽略了經濟政策的調適。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2014年人均GDP,瑞士為86,145美元、澳大利亞61,137、美國54,980、加拿大49,838、德英法荷介於4.3萬至5萬美元間,為臺灣人均GDP二至四倍;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55,568美元、香港40,175、韓國25,931,臺灣20,588敬陪末座。臺灣人均GDP竟連續十一年輸給韓國,如今與星、港、韓之差距也愈拉愈大。

臺灣曾經信誓旦旦要用很短時間邁入先進國家之林,但事與願違,從四小龍之首退落至末尾。而臺灣曾經最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在國人將焦點轉移至政治之後已現逐步消退,政治口水戰、政黨鬥爭、族群對決,早已淹沒經濟議題,更埋葬經濟軟硬體建設,加上藍綠不變的政權爭逐選票掛帥,長期來更讓國家財政失控,國力不斷消耗,國家累計債務高達21兆元,300年也還不完,實質薪資倒退16年前。這都是財政崩壞、經濟停滯的鐵證。真讓人遺憾政治人物信誓為民造福的政治語言,無論藍綠,最後皆證明為政治虛偽,謊言連篇。

政治環境影響臺灣經濟失落停滯,表現在內需缺乏動能,而外需因新興市場崛起與區域經濟整合壁壘影響外貿競爭力,使得經濟一直處於低檔盤旋。臺灣經濟結構,民間消費主宰GDP六成,但卻長期疲軟造成內需市場無法支應經濟成長。回顧過去1980-90年代,民間消費年成長率在6~18%之間,但2000年以來,大皆在3%以下,甚至負成長,民間消費緊縮保守,反映消費信心低落,與實質薪資未成長且倒退到十六年前有密切關係。

顯然,這十數年來出現經濟分配扭曲嚴重的事實,值得檢討。而投資方面,近十四年來,政府與公營事業固定資形成毛額增加率大皆為負成長與低成長,顯示公共投資嚴重衰退阻滯內需;追根究底,國營事業巨額虧損以及政府債台高築債務負擔沉重,拖累公部門無法進行重大投資。很明顯的,財政失控已讓經濟成長蒙上陰影。

近年來,臺灣經濟成長主要貢獻是來自於對外貿易。以2013年為例,全年經濟成長2.09%,投資對經濟成長貢獻僅0.36%,政府消費貢獻甚且負成長,但輸出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即高達2.8%,彌補內需疲弱。但因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受制國際景氣波動因素甚大,加上這一、二十年來臺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不斷攀升,包括大量臺商西進投資,從臺灣進口中間原料到中國生產,再將產品回銷,中國因此躍居臺灣最大貿易國。臺灣受到中國市場影響不斷加深,具領導性科技產業也因中國持續發展在地產業鏈,產業競爭壓力有增無減。

此外,國際間風起雲湧的區域經濟整合,也對臺灣外貿市場構成強大威脅。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80個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實施,跨國貿易在此架構下已超過全球貿易總額的一半。但十多年來臺灣依然原地踏步,迄今總共只簽了七個FTA,其中,五個還是中南美邦交小國,加起來不到貿易總額的0.2%,使臺灣陷入經貿孤立的危急境地。就經濟發展而言,法規鬆綁與貿易自由化,是當前海島型經濟體最迫切課題。

過去,臺灣曾經有過經濟奇蹟,如今,卻深陷長期經濟困局,與先進國家差距愈來愈遠。而要擺脫臺灣經濟長期停滯,政治上必須要有徹底改造經濟體制的覺醒。包括優先排除各項投資障礙,如:土地問題、國內勞工缺工及外勞政策鬆綁;以及數十年來造就貧富懸殊擴大的的殘缺賦稅體制,更必須全盤改革。這不僅是為了租稅正義,更是為了健全財政、充裕財源振興經濟。執政當局豈能推卸責任,再得過且過,致使拖累臺灣經濟沉淪?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