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誰來保護台灣之子!胎兒腦異常 她竟說:每天工作得拿含鉛零件掃X光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誰來保護台灣之子!胎兒腦異常 她竟說:每天工作得拿含鉛零件掃X光機

「工作時必須裸著雙手沒戴手套、徒手將一片片的含鉛物質,放在X光機底下....」老闆卻說「不會有危險」

2017-03-16 17:17
超音波要判斷胎兒腦部正不正常,需要很多經驗的累積。圖/徐金源醫師提供
超音波要判斷胎兒腦部正不正常,需要很多經驗的累積。圖/徐金源醫師提供

超音波檢查中有時不免要跟孕婦聊個兩句,最近和一個準媽媽的對話,讓我心頭一驚:

「第幾胎了?」
「第二胎了。」
「第一胎有沒有問題?這胎為什麼想要來做高層次超音波?」
「沒什麼,第一胎很健康,這次是因為我工作的關係。」
「什麼工作?」
「就...我們工作上會接觸到一些東西,不放心,所以來看。」
「什麼東西?上一胎沒有接觸到嗎?」
「生第一胎以後才來這家公司,所以第一胎沒接觸到。」

為什麼會這麼問呢?因為這個來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孕婦,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她肚子裡的胎兒大腦側腦室擴大,同時在腦室旁也發現一些一團「怪怪的白色增厚顯像」。對不起,這裡用「怪怪的」也許您會覺得我不夠專業,但超音波這類的影像學檢查牽涉到人為的操作和判讀,自然就不是絕對的客觀,不是說我一就是一、別人不會說二,可能甲覺得正常、但乙做卻覺得不正常。

特別是胎兒的腦部,在頭蓋骨的遮蔽下,許多超音波的訊號會被減弱,再加上腦部的構造錯綜複雜,許多超音波下看不到的細微結構也會對小孩將來的智能、平衡、動作等造成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判斷腦部正不正常,是需要很多經驗的累積,甚至需要藉助進一步的核磁共振檢查。

醫護人員遇X光機都要逃之夭夭

聽這位孕婦的描述,她在中壢工業區的電子公司上班,詳細的工作內容雖然沒有多說,但她提到,工作時必須裸著雙手沒戴手套、徒手將一片片的含鉛物質,放在X光機底下,再由她操作X光機來檢測OK與否。我聽了覺得不可思議,問她:「照X光時有沒有穿戴鉛衣來防護?」她回答:「有問過老闆,但老闆跟她說不用啦,不會有危險啦。」

天啊!過量的鉛本來就容易影響到胎兒發育,鉛會通過胎盤並堆積在胎兒組織內,胎兒不僅容易流產、異常,將來出生後,神經行為和精神運動也容易有障礙。而且不管他們公司X光機的劑量強度多少?連在醫院工作的我們,在加護病房遇到移動式的X光機來做攝影,無論要照幾張,每個醫護人員都逃之夭夭;走不開的就就地找障礙物掩護。

長期曝露在那樣含鉛物質的工作環境下,讓人想到就頭皮發麻,也讓我們為台灣勞工朋友的職場健康揑一把冷汗,特別是女性必須兼顧職場與母親角色,如果勞動環境不安全,即使有再多的休假,也別想有健康的下一代。

3到16周胎兒接觸鉛會影響智力

胎兒不同的器官有它不同的發育時期,和它對葯物或病毒等致畸胎物質的易感受期。以腦部發育為例,胎兒腦部發育的最重要時期是3到16週,但它的發育還是在這階段之後還是持續進行也會受影響,甚至腦在出生後仍快速分化和生長持續到出生後至少2歲之前,所以我們看小孩要走得好、走得穩,也要到兩歲。

致畸胎物質(如酒精、鉛)可能在胚胎和胎兒時期對腦部造成傷害,影響最大的就是3到16週,如果在這個時候接觸到,就比較容易顯現智力遲緩等腦部異常。很多人照超音波時總愛問:「醫師,看得出我的小孩聰不聰明嗎?」

很遺憾,超音波不是萬能的,即使確定胎兒腦部「構造」一切正常,也無法確定「功能」或「智能發展」到底如何?必須等寶寶生出來後,觀察其粗細動作和各方面的協調能力,才能判定其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況且小孩聰不聰明?遺傳和將來的教育都是重要的因素,產前先不必煩惱!

孩子的健康應是全體社會的責任

那名在電子工廠工作的孕婦,肚裡的寶寶已24週大,寶寶的腦部究竟會不會有傷害?現在都不敢說。我將她轉到醫學中心進一步做核磁共振(MRI),該院醫師也是建議她繼續觀察,但孕婦一顆心忐忑不安,這種折磨讓人不捨也無奈。

不過,孩子的健康絕對不只是孕婦一個人的事,我們的《憲法》第156條即規定「國家為奠定民族生存發展之基礎,應保護母性」,保護母性不是說讓女性享受特權,而是一個女性孕育、培育孩子的過程和責任,社會、國家都應該要有責任,因為「養兒育女」是關乎國家發展與國力的「國家大事」。但台灣目前《優生保健法》只重預防及醫療部分,其實女性的健康職場環境也很重要,勞動部、衛福部應該要一起來把關。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