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趨向區域整合,而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降低關稅障礙,對一向仰賴出口貿易的台灣至關重要,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提交的書面報告明確指出,開放萊豬是為了要排除過去阻擋台美雙邊貿易的障礙。
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爭議達十多年,原本以為政府相關部門對於民眾所提出的諸多食安疑慮,應該已經做足準備,也有充分的科學證據可以說服國人,讓民眾安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僅所使用的風險評估多屬舊有資料且不齊全(如缺高風險族群風險評估數據),還是拿國際標準(CODEX容許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為10ppb)來說嘴,刻意忽略當初通過該標準所存在的龐大爭議,以及全世界還有許多國家反對萊克多巴胺豬肉,特別是進口萊豬對台灣養豬產業的影響評估以及相關輔導措施也未完備,難怪反對進口萊豬的聲浪在台灣會持續發酵,也重挫了蔡總統的聲望。
同樣外界對於蔡政府為了爭取簽訂台日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TP),可能循美國萊豬模式,由蔡總統逕行宣布「開放福島五縣食品」進口,存在高度質疑。而這樣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只是在開放萊豬卻看不到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或雙邊貿易協定(BTA)有實質進展後,想再以台日經貿作為開放日本核食的理由,恐難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民意反彈的力道將會給執政帶來極大壓力;需知民意如流水,完全執政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
開放核災區食品宜審慎
2018年反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公投案以779萬票同意過關,問題出在對台、日政府的不信任。不僅先前曾發生日本核災區食品改變包裝及出產地,佯裝其他地區產品蒙混出口的案例,且蔡政府在處理日本核食管制和解禁等過程手法粗糙,所使用的數據全來自日本官方所提供,對民眾不具說服力;加以政府對於進口日本核食的把關漏洞百出,讓民眾失去信心所致。而目前福島儲存輻射污染廢水排放到鄰近海域,仍存在汙染風險,蔡政府有必要提出具體無害的科學證據(不是只仰賴日本官方提出的資料)讓資訊公開透明,並對食安把關做更嚴謹的規範,以具體行動重新贏回民眾的信心。
台灣既然要參與國際經貿活動,當然不能無視於國際規範,但是由於國情、經濟狀況、產業結構、飲食習慣等等不同,也應有所調整(南韓政府禁日本福島等8縣水產品進口,被日本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日本被判敗訴),尤其民眾對政府食安把關能力極度缺乏信心。這些問題蔡政府早就知道,卻遲遲沒有具體改善方案,讓不想吃的人就不會吃到,若還想「橫柴入灶」強勢開放,勢必引發更大的反彈,終非台灣之福!
台灣農業同樣需要國際市場,畢竟處處仰賴政府保護的農業時代已經過去了,農業已經進入新型態的競爭模式包括:「價格競爭型」、「特有競爭型」、「量身訂作競爭型」、「健康競爭型」等,農業也由自耕農型態轉逐漸為農企業經營。為此農民務農的心態以及政府的農業施政均應與時俱進,不能老想靠補貼過活,致錯失了台灣農業轉型升級的契機,何況保護農業與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不必然是「抵換」(trade-off)關係,農業也不一定是區域經貿合作的絆腳石,如何透過區域經貿合作打開農產品國際市場,考驗政府施政能力,問題是蔡團隊有這份能耐嗎?
作者指出如何透過區域經貿合作打開農產品國際市場,考驗政府施政能力。示意圖/Pixabay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