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灶腳裡的米食文化之旅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灶腳裡的米食文化之旅

大城小事

 2020-03-22 09:27
黃騰威和周佩儀這對年輕夫妻兩人在三合院裡攜手實現文化廚房的構想。圖/雙口呂文化廚房
黃騰威和周佩儀這對年輕夫妻兩人在三合院裡攜手實現文化廚房的構想。圖/雙口呂文化廚房

走進雙口呂Siang Kháu Lu文化廚房,大灶上熱氣蒸騰,古樸的三合院飄逸著年糕的米香氣味,在這個空間裡,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傳統米食與生活文化的美味關係。  

去年12月開張的雙口呂文化廚房,是黃騰威和周佩儀這對年輕夫妻,藉由手作米食體驗課程串連起台灣特色的文化實踐,兩人懷抱著用米食文化讓世界認識台灣的熱忱,開張以來吸引許多國內外旅客來到廚房裡停留,以台灣米食展開味覺與記憶的「食物旅行」。

異國旅途中的文化反思 

雙口呂文化廚房的構想,來自兩人在國外旅行的經驗,他們發現每個人的味蕾都存著對料理的獨特記憶,而飲食是認識一個地方生活及文化的捷徑。黃騰威進一步分享,2014年到歐洲自助旅行時,外國朋友好奇地問,「最能代表台灣的食物是什麼?」這個提問在旅程結束後,仍刺激他們找尋答案,成為種子在兩人心中發芽。

黃騰威說,「在許多觀光宣傳中,牛肉麵、小籠包、蚵仔煎總是榜上有名,但這些食物其實不是一般人會做的家常料理。」直到周佩儀想起阿嬤年節時總是在三合院炊粿縛粽,發粿、年糕、蘿蔔糕等傳統米食,不僅是食物,更是台灣文化的縮影。對料理有興趣的兩人,開始跟著阿嬤學做粿,同時也在台灣展開「尋味之旅」。

當時還是上班族的兩人,利用假日學甜點、學釀造,甚至到台南學習台菜,重新認識這塊土地。兩人相信不論是食材本身的生產過程與其社會關係,餐具器皿所隱含的物質文化,甚至是餐桌或餐廳裡的空間意涵,食物旅行能將抽象的文化進行轉譯,讓食慾和知慾同時被滿足。


不僅是料理教室,也透過食物、食材帶大家認識台灣米食文化。圖/雙口呂文化廚房

雙口呂文化廚房的誕生

文化廚房的構想在兩人心中逐漸成形,而為了完整呈現阿嬤在傳統三合院炊粿的身影,他們開始尋找適合的三合院,希望在三合院的空間氛圍裡,為遠道而來的外國遊客提供深刻的台灣體驗。另一方面,也開始經營部落格,並結識一群桃園在地青年,提供免費的外語城市導覽,帶著外國旅客走進巷弄裡發掘桃園。


廚房裡的大灶熱氣蒸騰,這口灶讓兩人下定決心選擇這幢三合院。圖/雙口呂文化廚房

黃騰威回憶,「辭掉工作時,家裡長輩滿不能諒解的,他們覺得市場一個才賣30元的粿賺不了錢,上班才是穩當的工作。」不過,這樣的價值觀衝突並沒有減損兩人完成這個構想的決心。然而,因為產權破碎、土地多人持分的情形,光是尋找合適的三合院就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後來總算在友人的介紹下落腳在大溪高陽堂,而起名為「雙口呂Siang Kháu Lu文化廚房」,不僅是阿嬤的姓氏,也蘊含著夫妻倆傳承阿嬤手藝的心意。


大溪高陽堂是傳統三合院,也是雙口呂文化廚房所在之處。圖/董昱

為了讓空間氛圍呼應雙口呂的理念,他們找來在大稻埕以轉譯台灣傳統美學的風格選物品牌「地衣荒物」的設計師謝欣翰,留住三合院的傳統元素與溫度,重新詮釋、轉譯成年輕人能接受的形式。從認識做粿的故事到背後的文化脈絡,謝欣翰說,這是他花最多時間做田野調查的案子,他用「當代古典」來界定雙口呂的設計風格,「把阿嬤做粿這件事找回來,跟地衣荒物做文化拾荒一樣,很多應該被重視卻逐漸被遺忘的東西,值得我們找回來重新擦亮它。」從家具擺飾到廚房,盡可能選用質樸自然粗糙材質的物件,像是把竹蒸籠作為燈罩使用,他表示,看似粗糙的紋理會更顯細緻,空間更有溫度。


菜包粿就從認識台灣米和蘿蔔乾開始,再把揉碎的粿粹加入粿婆搓揉。圖/董昱

米食的文化意涵

因為製作繁複費時,往往得在過年過節祭祀時才會製作,像是過年常見的年糕、發粿,背後都隱含著文化意義,「糕」與「高」的諧音,以及「發」粿都有祝福、吉祥的意涵。周佩儀分享為什麼阿嬤會在凌晨起床做粿,「發粿發得漂不漂亮,象徵著來年的家運,所以蒸發粿時阿嬤不喜歡有小朋友在旁邊嬉鬧玩耍。」

用米做粿也正反映著台灣米食與農業特色,談到米食文化的價值,黃騰威感嘆地說,「大家會去咖啡廳花120元買一片西式蛋糕,但願意用一樣的錢買一個粿嗎?」這顯示出西化飲食排擠傳統米食,也讓米食的文化意涵隨之消逝,他們很希望年輕朋友能透過粿重新親近米食。


從泡米、磨漿都需要耐心,還得等待它隨著時間發酵。圖/雙口呂文化廚房

過年過節做粿縛粽 

雙口呂文化廚房依循著年節時令,以「共學共食」的理念開設課程。像今年農曆春節安排的是「食甜甜好過年」的年糕,和「平安圓滿」的元宵,此外也有紅龜粿、草仔粿、粽子等課程。黃騰威說,「原先我們預想的目標客群是外國遊客,但開張以來發現很多台灣人對傳統米食,也有著陌生但感興趣的狀況。」他分享曾聽到小朋友說粿是用麵粉做的,顯示新世代對傳統米食認識的不足。

教學步驟主要由周佩儀細心引導,不僅會準備食譜跟食材,也會帶著學員從認識食材與背後的文化意涵開始,呈現這些米食從產地、製作流程與工序,到最終端上餐桌的過程。完成後放入大灶上的傳統木蒸籠炊煮,做出香甜可口的傳統米食,最後再一起圍坐在圓形飯桌上,分享著自己完成的美味米食。雙口呂文化廚房不僅是一個料理教室,更是台灣米食文化的嶄新演繹,兩人用阿嬤的手藝,在古色古香的空間裡,讓傳統米食文化與當代生活重新接軌。


走到戶外參與馬村市集,讓更多人親近、認識雙口呂文化廚房這個品牌。圖/雙口呂文化廚房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57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