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開墾之前,山坡地是屬於森林的。一位農民,二十多年前,決定把田讓給樹,為環境存住幸福。
迷彩帽下,一張沈靜的臉龐,在雲林縣古坑鄉土生土長的張萊恩,從小就跟著父親務農。熟練地在田裡穿梭,犀利的目光總能精準的挑出成熟的果實。在古坑鄉種植有機作物的農民不多,早在二十年前,他就揮別農藥化肥,伴隨這份決定的辛苦,來幫忙的農民最清楚。產量少,收入就少,撐過最苦的歲月,現在,果實是甜美的,內心是踏實的。
二十年前,他的另一項決定,也帶來了幸福。為了自己身體與環境的傷害,拒絕農藥化肥,他把檳榔園、柳丁園循序漸進地讓給了樹,親手種下了肖楠、香桂、香椿、桃花心木等兼具經濟與環境功能的樹種。
種下樹苗到大樹成材,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把田讓給樹,代表長期沒有收入,為了貼補家用,他白天上班,利用清晨與黃昏照顧小樹苗。
二十年,為樹木灌注了溫柔,現在,樹木也溫柔的照顧著他們。陽光從樹梢穿透,把整片肖楠林映成黃金森林,在他眼中,這些樹比黃金還要有價值。
陽光從樹梢穿透,把整片肖楠林映成黃金森林,這些樹比黃金還要有價值。圖/公視《我們的島》
種下的樹日漸壯大,他開始嘗試複合式發展,肖楠樹下種咖啡,咖啡樹之下,是自然長出的過貓蕨。
台灣的海島型氣候,擁有種咖啡的優勢。日治時期,日本人就在古坑的荷苞山種植咖啡樹,1954年,國民政府大力推廣種植,張萊恩的父親也跟著種,在當時,咖啡是高消費的奢侈品,台灣人還是喝茶居多,咖啡有一段時間是沒落的,直到最近一二十年才流行起來。這些位在林下,以MOA自然農法種植的台灣咖啡,成為張萊恩的經濟來源之一,支撐他種樹的夢想。
挑戰有機作物、種樹,都是希望家鄉更美,每天開著車在不同田地穿梭的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田裡導入園藝樹種,建構了一道活生生的綠籬。家族的三合院,他也下足了功夫,想辦法維護著。在他眼中,鄉村有一份由傳統元素建構的獨特美,盼望政府為鄉村做好前瞻的規劃。
挑戰有機作物、種樹,在田裡導入園藝樹種,建構了一道活生生的綠籬。圖/公視《我們的島》
憑著一己之力種樹、種作物,二十年的歲月,澆灌青春與金錢,土地健康了,環境變美了,人也幸福了。
公視《我們的島》——把田讓給樹
※本文轉載自:【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把田讓給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