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木工廠結合在地旅遊人氣夯 林治謙:希望傳統木藝延續下去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木工廠結合在地旅遊人氣夯 林治謙:希望傳統木藝延續下去

 2018-07-02 17:12
三和木藝工作坊老闆林治謙說,希望讓大家有機會接觸木頭,藉由敲打木頭的過程,讓傳統的榫接技術有傳承的機會。圖/唐槙梅攝
三和木藝工作坊老闆林治謙說,希望讓大家有機會接觸木頭,藉由敲打木頭的過程,讓傳統的榫接技術有傳承的機會。圖/唐槙梅攝

大溪這家木工廠結合在地農家,讓遊客可以結伴來挖地瓜、揉麵糰、釀果醬、製花茶,然後用自己手做木製餐盒,在田野間和大家分享,這樣的假日旅程只要一上網,就會迅速預約滿額。三和木藝工作坊老闆林治謙說,除了讓外地人探索大溪風情,更希望讓大家有機會接觸木頭,藉由敲打木頭的過程,讓傳統的榫接技術有傳承的機會。

林治謙經營的三和木藝工作坊,原本是大溪鄉間的一座傳統木工廠,父親林清和傳承祖父林甘一套木器工具,藉著幫助別人修繕木器傢俱,無師自通,邊做邊學,在1961年初開設了現在的木工廠,為人代工神桌、太師椅等傳統家具。

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傳統家具需求大增,而講究榫接工法的大溪成為傳統家具生產重鎮,在7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大溪老街上每家店面裡都是有著結實粗壯的木頭桌腳、精細的鑿花雕刻及光亮漆藝的傳統家具,老街週邊的三、四十家木工廠,更是不分大小月趕工生產供應。

林清和大兒子接手時,正是台灣傳統家具外銷最高峰,工廠訂單源源不斷,還曾計劃赴越南設廠;但是大兒子意外過世,海外設廠計畫嘎然終止,工廠也一度考慮結束;不捨父親的事業停頓,與大兒子相差十多歲、原本規劃要出國的二兒子林治謙在1994年當完兵退伍後,決定承接家業。

只是加入木工廠未久,東南亞及大陸廉價產品進口搶市,加上國內工資調漲、匯率波動及國際經濟不景氣等因素,台灣傳統家具出現明顯衰退,店面一家一家關門結束營業,傳統木工廠也有部份收掉了,就算繼續營運,與過去相比也大不如前。

承接家業卻遭逢不景氣,並未打擊林治謙對傳統技藝的堅持,除了維持每件家具手工,他在傳統工法中運用念書時學習的工業技術,以不同顏色的木料創造視覺變化,讓實木家具呈現特有的溫潤質感,這項特色,讓三和在不景氣的市場中得以維持一席地位。


運用傳統技法,在不同顏色的木料間創造視覺變化,讓手作家具擁有獨一無二的的細節與趣味。(圖/唐植梅 攝)

一直到2014年,三和木藝有了大轉變。當年父親林清和過世,工廠正式交棒林治謙,而當時的大溪木藝博物館也正著手規劃,為了重振大溪文化,館方邀請在地店家共同成立街角館,塑造整個大溪無圍牆博物館概念。

「我們也加入了街角館,但三和距離大溪老街有10公里遠,要吸引人潮走進三和,必須要有新思維。」林治嫌的妻子陳百合提了這樣的建議,傳統木藝很棒,但要讓人知道,否則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

這句話打動了林治謙,他想了很久:老一輩的人都認為家業傳承必須父傳子或家族自身扛起,但如果傳承只能靠家族,恐怕培育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失落的速度!

不想讓傳統技術失傳,林治謙打開大門,除了維持部份廠區繼續木工廠,其他空間則作為木藝工作坊,招收年輕學員,讓他們從備料、刨料、鑽孔、做榫等全面接觸,另外還開設DIY教學,讓更多人接觸木工,也藉此延續榫接技術的傳承。


林治謙開設DIY教學課程,讓興趣者有機會接觸木頭,並從學習玩木頭過程學到傳統技術的工法與前人智慧。(圖/取自三和木藝工作坊粉絲頁)

剛開始,林治嫌夫婦以為可能不會有什麼人來參加,但隨著愈來愈多人來學習而有了迴響,各地學校、社團參訪不斷,年輕社交圈盛行的盲旅,甚至新竹科技新貴也跑來大溪做木工,這些工程師們說,敲敲打打的感覺超療癒,全神專注在手工,不知不覺煩惱壓力都拋掉了。

除了讓木工廠轉型為文創木工坊,林治謙還找來社區會焢窯、做粿以及做家常菜的媽媽,透過在地農家的導覽與活動安排,讓社區重新有了活力。

他說,「三和以木器起家,主業仍然是木藝,可以做的事有限,但如果能結合社區媽媽不同的特色,以及附近學校的支援,透過木工坊作為支點,架構起一條線甚至一個面,為社區做的事就無可限量。」

從傳統木工廠轉型木作工作坊,三和的營運「雖然卡得很緊,但也讓我們卡過去了。」林治謙對轉型之路保持樂觀,不過他強調,工廠裡依舊有生產神桌等傳統家具,在傳統技藝與家具這條路,就算踽踽獨行,他堅持不懈。


林治謙把舊工廠的鐵皮圍牆拆除,裝了大面玻璃窗,只要抬頭就能看到綠油油的稻田。(圖/唐植梅 攝)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