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六四天安門母親:歷史血債躲不過賴不掉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六四天安門母親:歷史血債躲不過賴不掉

 2015-06-03 04:03
「六四」事件在中國仍是不能公開談論的禁忌(網路圖片翻攝)
「六四」事件在中國仍是不能公開談論的禁忌(網路圖片翻攝)

發生於1989年「六四」事件,即將屆滿26週年來之際,「天安門母親」授權中國人權組織,發表她們撰寫的紀念文章。內容表示,「六四」已經過了1/4世紀;真相卻依舊未能大白於天下,死難者難以安息。這是中國人的恥辱、也是整個文明人類的恥辱。「天安門母親」的文章也指出,打從1995年以來,她們每年都要秉筆直書,要求公開公正解決「六四」問題。她們所提出的「真相、賠償、問責」等3項訴求,至今仍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文章還抗議指出,對「天安門母親」群體的監控,並沒有隨著「六四」25週年過去而停止;而是轉入「新常態」,甚至達到無孔不入地步。

文章內容還引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就日本領導人應對日本侵華戰爭承擔歷史責任的談話,「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要求現在中共領導人,比照同一標準,承擔起「六四」的歷史責任。文章之中同時反問說,「當年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在自己國家裏犯下的一系列人為(疏失),乃至殺人罪行,他們的後繼者是否也要擔負起,隨之而來的歷史責任」?

公開信進一步採批判語氣指出,「六四」之後的中國歷屆領導人,均對當年的鎮壓事件"選擇性遺忘","自從八九"六四"以後的隱瞞和欺騙,使整個社會變成一(具具)空殼,社會每個角落,被一種到處瀰漫著的晦暗、冷漠、絕望、墮落(氣息)所籠罩;沒有公平,沒有正義,沒有誠信,沒有羞恥,沒有敬畏,沒有懺悔,沒有寬容,沒有責任,沒有同情,沒有愛……。尤其是'六四'之後的青少年,他們從書報雜誌、從網路媒體,看不到'六四',看不到'六四'死難者,看不到'六四'死難者親屬,看不到「天安門母親」,以至於,整個'六四'這段歷史,在青少年那裡成為一片片的空白。"

 

(「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丁子霖(2009年))

「天安門母親」是「六四」事件死難者母親發起,要求中共平反1989年民運,多年來一直呼籲徹查元兇,公布「六四」事件,並向死難者家屬公開道歉。今年公開的「六四」紀念文章內容,總共有129位母親簽名。

丁子霖是"天安門母親"最早的發起人,也是這一群體裡面,最為知名人物。她的兒子蔣捷連喪生時,年僅17歲。丁子霖對《德國之聲》表示,當局在幾天前就通知她,對她家的監控,從6月1日開始、6月4日結束。所以在這幾天,她說自己要盡量少外出,盡量避免和這些監控人員打交道。

和丁子霖稍有不同的是,張先玲和監控人員"有著正常的言語交流":"比如,我去買菜,他們在一旁跟著,就說'我替你拿吧';我就說:'好!'"。張先玲也會對這些監控人員表達抗議說,你們是「和諧式地違法、微笑地侵犯人權」。

天安門母親的紀念文章也指出:“中國從'六四'至今的幾屆領導人,皆對'六四'採取選擇性遺忘。我們(這些母親)則要明白無誤,告訴今天的領導人:靠強權抵賴選擇性遺忘,只能得逞於一時,人們的噤若寒蟬也不可能維持多久。欠債總是要還的,躲不過,也賴不掉。”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