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詩寫台灣】五十年來的二大颱風和水災 ——賽洛瑪颱風和八八水災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詩寫台灣】五十年來的二大颱風和水災 ——賽洛瑪颱風和八八水災

2021-07-27 10:20
南北縱走的烏山(中寮山)山脈,1977賽洛瑪颱風眼順著山嶺由南往北狂捲,把山上村落紅屋瓦全捲光吹走。圖/呂自揚攝影
南北縱走的烏山(中寮山)山脈,1977賽洛瑪颱風眼順著山嶺由南往北狂捲,把山上村落紅屋瓦全捲光吹走。圖/呂自揚攝影

驚天風雨悚怖來,搖山斷樹大地哀;
慘看家瓦風吹去,哭抱溼衣躲廟台。
賽洛颱風捲烏山,捲光屋瓦一間間;
看破殘屋難重建,家家含淚往外遷。
—〈中寮山賽洛瑪颱風〉
   
五十年前八七水,五十年後八八災;
堤潰橋斷車落難,山崩樹流樓倒栽。
八八水災裂山崖,小林山村土石埋;
山林濫墾成禍患,無辜災民最悲哀。
—〈八八水災〉

台灣是美麗島,天氣溫和。大自然中唯二不美的是多地震和颱風水災。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颱風吹襲路徑的颱風圈,自古每年夏秋都有颱風挾帶大雨,侵襲成風災與水災,到處水淹良田,農作物損害,重則路陷橋壞,山崩樹拔土流屋倒,人命財產損失。

1686年第一本《台灣府志》就記載說:「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颱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月份是指陰曆,颱風台語叫風颱。

1697年來台採硫磺的郁永河,在《裨海紀遊》寫說:「颶之尤甚者曰颱,颱無定期,必與大雨同至,必拔木壞垣,飄瓦裂石。」

歷史記載影響台灣地理最大的颱風雨,應是清姚瑩《東槎紀略》的記載:「道光三年七月,台灣大風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1823年的這場大雨,山洪挾帶山崩泥沙,把廣大台江內海淤積成陸地,使海中安平從此與赤崁陸地相連。

戰後台灣近百年來最嚴重的颱風水災,是1959年八七水災,1977年賽洛瑪颱風和2009年八八水災。八七、八八二次水災罹難都超過500人,天然災害只少於1999年的921地震。

1959年的八七水災,中部苗栗至雲林嘉義沿海最嚴重。今花蓮富里著名六十石山金針花觀光區的住家門牌,都寫著竹田村「雲閩」幾號,表示他們是八七水災的雲林縣閩南(福佬)人遷去的。

1977年7月25日的賽洛瑪颱風,去而復返的颱風眼,順著高屏溪西側山嶺,由西南往東北狂捲,鋪天蓋地的橫掃佛光山西北邊最高的烏山(中寮山)山脈。

賽洛瑪颱風水災外,是南臺灣數十年來最大風災。電力高壓鐵塔吹斷數十座,高雄港沈沒或毀損數十艘船。

颱風狂襲時,烏山上幾個村落的紅屋瓦,先被淒厲強風猛掀去一邊之後,忽然停了下來,約有十幾分鐘全無風,然後又狂風大作,變成風朝反轉方向狂吹,立刻將另一邊的屋瓦全部都掀光飛走。那靜靜的十幾分鐘,正是颱風眼經過時。

烏山最北邊的田草寮30戶村民,驚恐地躲在自家紅瓦土角屋裡,家家怵目驚心,悽哀悲慘地看著頭上紅屋瓦,在昏天暗地的狂風暴雨中,一片一片地被暴風猛烈掀開,被猛烈吹走。

整個山嶺都籠罩在風在吼,樹在號,殘斷樹枝樹葉在空中地面橫飛呼嘯,連房屋牆壁都在震動。每家人都相互緊緊抓抱在牆角,呼天叫地皆不應。在無處可躲下,家家皆驚慌地抱著淋濕的衣被,在暴風暴雨中,顛顛跌跌的奔逃到數百公尺外的王爺公廟崑山宮,驚悚著身子緊緊相擠在廟裏一起,婦孺都邊跑邊哭。

崑山宮是田草寮唯一磚石水泥的安穩建築。若無此廟,若不是白天,將更悽慘。


高雄田寮區烏山田草寮崑山宮。1977賽洛瑪颱風時,村民逃來廟裡避難。圖/呂自揚攝影

颱風後,烏山頂和西邊月世界荒山的田寮鄉各庄,皆滿目瘡痍,山上住家屋瓦全幾被掃光。鄉民眼見家園只剩殘屋破瓦,已困難重建,只好看破,紛紛含淚外遷到或遠或近的平地街市,覓屋居住,並另謀生路。造成整個田寮鄉和鄰近山村人口的大遷徙。

2009年8月8日,莫克拉颱風2000毫米破紀錄暴雨量,造成八七水災之後最嚴重大水災。

八八水災南台灣到處淹大水,路陷、橋斷、堤潰、屋倒、無電,人車受困,災害慘重。透過新聞播報,受困災民罹難哀嚎,有的只能寫字條求救,到處怵目驚心。有山區近溪觀光旅館,地崩樓倒栽,慘不忍睹。

尤其是甲仙獻肚山,整座山竟發生山崩走山,狂暴驚天的土石流,把楠梓仙溪邊的小林村落,連人、屋、動植物皆整個淹埋在土石裏,僅少數人逃生,死亡400多人。

八八水災發生時,到處災害慘重,執政者不但輕忽災害,而且救援緩慢不力,民怨衝天。

災後高雄屏東很多災害嚴重山村,皆遷徙到安全平地,由政府和慈善團體安置居住。

八七、八八二次台灣近百年最大水災,相差50年,日期竟如此巧合!

台灣的地理位置,無法避免颱風的侵襲,回顧歷次災難,很多是因內山自然森林遭濫伐濫墾,土石鬆散,每遇大雨,就山崩土石亂流成災,令人記憶慘痛。不論中央或地方執政者,皆應記取歷史,隨時檢討山林與水利的保安設施,加強各種防災工作,以預防災害。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