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衛武營戲劇院首檔大戲《相思唱歌仔》展歌仔戲百年風華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衛武營戲劇院首檔大戲《相思唱歌仔》展歌仔戲百年風華

 2018-10-18 15:29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相思唱歌仔》宣告記者會,壯三新涼樂團表演「安童哥試菜」。(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相思唱歌仔》宣告記者會,壯三新涼樂團表演「安童哥試菜」。(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記憶黑洞鑼鼓歇,瓊花相思追夢蝶,眾裡尋他一掬淚,百年歌仔如影飛。」一曲唸歌歌聲,撫慰了瓊花阿嬤的心,也揭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序幕。歌仔戲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100多年來跟著臺灣的歷史演變,發展出不一樣的型態樣貌,豐富且貼近民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於10月20日、21日的首檔大戲《相思唱歌仔》,便是以一齣戲串起歌仔戲百年風華,向臺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歌仔戲致敬。

《相思唱歌仔》劇情聚焦歌仔戲發展歷史,透過一位失智阿嬤瓊花的視角,回顧由歌仔戲所牽動的喜怒哀樂人生。從呂雪鳳飾演的瓊花阿嬤在公園走失開始,在找回家路的過程中,一曲悠悠傳來的唸歌歌聲,撫慰了瓊花阿嬤的心。女兒秀秀的會心安排,讓瓊花阿嬤的老姊妹們,陪著她再歷百年歌仔戲鑼鼓喧天的風華歲月,一點一滴地喚醒瓊花阿嬤一生中,如影如夢的愛戀記憶。。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啟用,首場自製戲目就選擇向臺灣重要文化資產歌仔戲致敬。《相思唱歌仔》從20世紀初宜蘭發跡的落地掃,到21世紀精緻劇場歌仔戲,呈現各時代經典的演出型態,並許選粹不同時代經典劇目,以展示歌仔戲豐富多元樣貌。不只是要讓長輩回憶懷舊,更希望年輕世代了解歌仔戲百年路上的各種面貌,以發現歌仔戲的美,進而了解歌仔戲不再只是傳統戲曲,而是可以走在當代的臺灣劇種。」

打造《相思唱歌仔》的知名劇場導演暨編劇的王友輝以劇中劇的方式,內容貫串古今歌仔戲各種演出型態,包括本地歌仔、外臺歌仔戲、內臺戲、賣藥班、電影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視歌仔戲、胡撇歌仔戲、現代劇場等。從直接面對群眾,到跨越廣播、電影、電視不同媒體,如今更追求更精緻的劇場歌仔戲,藉此演繹宛若人生的歌仔歲月。

《相思唱歌仔》網羅全臺歌仔戲一級卡司,包括說唱藝術的國寶級老師,也是電影《血觀音》中說書人的楊秀卿、出生歌仔戲世家且為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呂雪鳳老師領軍,集合包括薪傳歌仔戲劇團的張孟逸、古翊汎,明華園天字戲劇團的陳昭香、孫詩雯、陳嫵兒,春美歌劇團的郭春美、簡嘉誼,秀琴歌劇團的張秀琴、莊金梅等擁有大批粉絲的南北歌仔戲名家。難得一見的夢幻卡司,加上舞台設計特別運用衛武營戲劇院的延伸舞臺,兩旁觀眾席堪稱搖滾區,靠近偶像如同置身劇情,隨之哭笑。

百餘年來歌仔戲陪伴臺灣人走過歷史滄桑,不僅是廟會酬神媒介,也是民眾重要的休閒娛樂與社教管道。在不同時代,歌仔戲都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融合調整演出型式,跟隨社會脈動以符合時代潮流。歌仔戲寬廣的包容性和豐厚的草根性,正是其歷久不衰的關鍵,正如臺灣人強韌的生命力,總是能迅速適應社會的變遷,應結合新元素,讓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衛武營展覽廳同時自即日起至2019年1月1日,舉辦「歌仔戲時光機-搬活戲特展」,展出內容包括歌仔戲實境導覽、大師講堂和歌仔戲電影院等。特展與《相思唱歌仔》演出相關訊息,請至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官方網站www.npac-weiwuying.org查詢。

—《相思唱歌仔》演出人員名單—

楊秀卿、呂雪鳳、壯三新涼樂團、微笑唸歌團、薪傳歌仔戲劇團(張孟逸、古翊汎)、江明龍、明華園天字戲劇團(陳昭香、孫詩雯、陳嫵兒)、春美歌劇團(郭春美、簡嘉誼)、秀琴歌劇團(張秀琴、莊金梅)、王世緯、張丹瑋、黃舒湄、林紹謙、鄭怡亭、成汶珈、許漱白、潘建舟、郭宗翰、翁文軒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