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美麗島40週年/蔣經國選李登輝做副手 陳儀深:回應美麗島事件後國際對台灣局勢關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美麗島40週年/蔣經國選李登輝做副手 陳儀深:回應美麗島事件後國際對台灣局勢關切

【美麗島事件40周年/最浪漫的選擇(四)

 2019-12-09 23:00
左起為已故國史館長張炎憲、前總統李登輝以及現任國史館長陳儀深。圖/陳儀深提供、RTI影像處理
左起為已故國史館長張炎憲、前總統李登輝以及現任國史館長陳儀深。圖/陳儀深提供、RTI影像處理

美麗島事件可以說是自1950年代到1980年之間,最引起國際關注的台灣政治案件。也就是自此時起,國際社會更加注意台灣,乃至於後來接續發生的高俊明藏匿施明德案、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以及政府可能介入暗殺美國公民的江南案…,一連串的政治醜聞,迫使蔣經國必須拿出因應對策來。因此,台灣史專家、現任國史館長陳儀深教授認為,蔣經國會選擇李登輝擔任他的副總統,可能就是他企圖以此來回應國際上對台灣局勢的關切。

陳儀深是在接受央廣採訪時,談到美麗島事件對台灣的影響,提出了這樣的推測。陳儀深說,美麗島事件後的80年代,台灣接續發生那麼多的案件,一件件都傳到美國去,當時美台之間雖有台灣關係法,但美國也不是無條件支持台灣的,他們對人權、民主都有一定程度的主張,而這些案件透過他們的關心和救援,都壓抑了台灣戒嚴政權的決策更加激化,這不僅可能影響了蔣經國因此挑選李登輝以回應國際,同時也直接促成了1986年的反對黨組黨以及1987年的解嚴等台灣重大民主進程。

美麗島雜誌的力量太大 刺激執政黨出手

高雄事件受刑人、前國安會秘書長陳忠信也對美麗島事件對台灣的意義做了類似的解讀。他也表示,自從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島內就隱隱有要求改革的思潮和社會變遷的劇烈需求,而這些蠢蠢欲動的龐大力量,就正好由美麗島雜誌聚攏集結,但美麗島雜誌所總其成的力量太大,刺激執政者必須出手干預,所以才引來執政者想藉由美麗島事件一舉殲滅黨外勢力。

當然,戒嚴當局最後並沒有殲滅黨外,反而讓在美麗島事件中被捕的人成為英雄,讓美麗島事件成為台灣民主發展從封閉進入改革開放的最重要的分水嶺。

但為何會如此?陳儀深認為,對戒嚴當局而言,美麗島軍法大審採取公開審判的方式,是嚴重的判斷錯誤。原來是事件發生後,當時國民黨的文工會主任楚崧秋就主張應該公開審判,認為這樣不僅能達到宣傳效果,還能收殺雞儆猴之效,但結果正好相反,「軍法大審全程公開,報章全文刊載,能讀到美麗島人闡述政治信念,這對當時年輕的知識份子,是一個思想上的重大轉捩點以及啟蒙。」陳儀深覺得,「這可能比美麗島事件本身所造成對社會的衝擊更大!」


陳儀深認為,對戒嚴當局而言,美麗島軍法大審採取公開審判的方式,是嚴重的判斷錯誤。圖/沈聰榮攝

辯護律師李勝雄:法庭上最有膽量就是姚嘉文

當年的辯護律師李勝雄也說,「公開審判、全文照登之後,有了社會的支持,我們覺得對判決更有信心了。」回憶起這段精彩的法庭論辯,他對也是律師出身的被告姚嘉文大加讚揚,李勝雄說:「在法庭上最有膽量的就是姚嘉文,他一被帶進法庭,就直嗆審判長說:『你們戒嚴法是不對的…』。」

確實,這些被告和辯護人的陳詞,除了透過文字形式影響台灣社會之外,在法庭現場的記者與法警也深受感染。根據當時還是紐約時報記者的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的回憶,她說:「軍法審判的時候,我就坐在第一排,那當然是很難受的,因為這些被告是我認識的人,怎麼忽然間就變成這個樣子?我就坐在那裏不停地流淚。所以後來有一些批評的聲音出現,認為我同情被告。對我而言,軍法大審是非常emotional的一個經驗…」


前排最高者為姚嘉文。

法庭上的最後陳述 感動人心

擔任姚嘉文辯護律師的謝長廷也說:「到了最後陳述的時候,連在場女法警也都哭了,因為那的確令人很感動。我們都沒有經過安排,就是自然、人性流露出來。這樣一個歷史事件,經過這樣折磨,讓他們最後暢所欲言,讓大家把感情,他們對台灣土地、對人民,對已遭遇的感情講出來,那是很感動的。」

整個台灣社會開始瀰漫著這樣的感動的力量,雖然美麗島被告最後還是被重判,但受難者家屬接續投入參選,卻獲得社會上極大的支持,包括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等人的妻子都獲得高票當選,周清玉受訪時回憶起那段日子,她說:「這是台灣人公開對戒嚴當局展現民意,也給了坐監者很大的支持力量,更直接促成了後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包括組黨和解嚴等等…」


周清玉當年的受難者家屬身分,讓她參選國大獲得全國最高票。圖/邱萬興提供

美麗島事件,又稱「高雄事件」。是指1979年12月10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主的黨外人士,在高雄所舉辦的集會遊行,結果當晚爆發嚴重的警民衝突,接著執政當局開始大肆逮捕黨外人士,包括:黃信介、張俊宏、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以及陳菊、呂秀蓮…等上百人,雜誌社並隨即遭到查封…。

這場被視為殲滅黨外民主菁英的軍法大審,主事者以叛亂罪起訴,隨後軍法大審引起全世界矚目,透過八名被告的法庭陳述,終局雖仍重判無期徒刑到12年有期徒刑(另,普通法院審理者涉及該案者,共37名遭判刑),但卻也已讓民主的種子在意外中遍灑台灣。此後,八名軍法被告出獄後,除了林弘宣退隱休養外,其餘都在台灣推動民主化進程中持續擔綱重要角色。

(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