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民報與我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民報與我

2022-02-15 14:05
2014年作者蘇振明(左)接受陳永興醫師的邀請,擔任了《民報》雜誌的總編輯。圖/民報合成
2014年作者蘇振明(左)接受陳永興醫師的邀請,擔任了《民報》雜誌的總編輯。圖/民報合成

從教師40年退休轉任《民報》總編輯

2014年太陽花學運又被稱作318學運,學運期間,課後我多次從台北市立大學走到立法院後的濟南路,跟這些大學生聊聊並為他們打氣。同年8月我剛好從任教40年的大學美術系退休,接著我接受陳永興醫師的邀請,擔任了《民報》雜誌的總編輯。

從18歲開始,我就對雜誌出版有高度的興趣和關注,尤其是教科書以外的存在主義叢書和黨外雜誌。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民報》創立,延續早期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創辦《台灣民報》的精神,以「台灣知識分子良心」追求「民報達民情」宗旨,因此我在任《民報》雜誌總編輯時,決定讓每期雜誌成為台灣各縣市的發展實況見證。

《民報》誕生象徵台灣主體性觀點崛起

雜誌《民報》開出台灣各縣市巡禮列車,從北台灣蔣渭水的故鄉宜蘭出發,接著陸續報導各縣市人文的發展實況。透過歷史、人文藝術與地理風土的報導,希望創造出有別於一般旅遊雜誌,成為下一代認識當代台灣的出版文獻。

在每期編輯實務的推展上,我先跟發行人陳永興確認每期的主題縣市,接著永興兄開出該縣市的必訪名單,其餘雜誌內容均由我分別邀稿並執編。

以2014年9月《民報》第二期高雄專輯為例,其概要內容就包含:港灣與台灣國際貿易、高雄都會經濟與環境公安、高雄人高雄情、港灣與打狗風情、台灣藝文走廊、台灣民眾開講各大主題。同時依照當時重要時事,報導阿扁總統的身心靈歸路、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台灣人的關懷兩大專題。

依循著報導台灣各縣市的人文發展實況,《民誌》雜誌確實為當代台灣各縣市發展留下了重要的紀錄。但基於財務和人力窘迫,歷時三年的民報文化雜誌,不得不於2017年停刊。改由前《新新聞》社長陳安迪先生接手,以「公正客觀、奉獻台灣」為辦刊理念,於2019年4月號起改名為《民誌》,繼續以月刊方式報導台灣的政經和人文發展實況。

從雜誌《民報》到網路《民報》

因應台灣的出版與實況需求,期待雜誌《民報》能轉為歷史文獻,而網路《民報》則繼續扮演確保台灣觀點的當代發展報導。我在網路《民報》的角色,回歸美術專業,以專欄作家為讀者提供台灣觀點的美術資訊。

我在大學任教時期,主要擔任西洋美術史和台灣美術史的講課教師,利用課餘走入田野進行台灣樸素藝術調查與採訪三十餘年。我認為台灣樸素藝術是台灣社會另類的人文觀點,因為這群近百位創作者大部分是文盲,他們的平面繪畫和立體雕塑風格與內容獨特,幾可視為台灣近代美術史的別冊。

當代台灣已面臨高齡化社會結構,樸素畫家與雕塑家的生命與創作歷程,不僅是非文字化的台灣社會史見證,同時也是自我療癒的圖象傳記,當可引為銀髮生涯與社會福利機構的活動規劃參考。


蘇振明與台中樸素畫家黃永阜畫牆合影。圖/蘇振明提供

樸素藝術創作者蘇楊扼的刺繡《牽牛犁田》。圖/蘇振明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