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大不列顛群島位於歐洲大陸之西北方,其民族與語言部分源自歐陸,所以稱日耳曼人(germane)為其來源。台灣與澎湖群島位於中國之東南方,其民族與語言部分源自中國,所以,稱中國男性祖先為唐山公。位處大西洋東緣之英國有航向大西洋或登上歐陸之抉擇問題,正如位處太平洋西緣之台灣有西進大陸中國或航向太平洋之轉折問題一般。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選擇航向大西洋,而造就大英帝國。但1973年英國領導人選擇加入歐洲共同市場,英國人民未群起加以制止此一錯誤,不僅使大英帝國更加萎靡不振,而且使中下階層日益痛苦。
台灣東寧國陳永華總制使選擇航向太平洋,南北向貿易使東寧國國富兵強。但2010年簽訂ECFA之錯誤,已使台灣貧富差距急速惡化,中下階層望房價而興嘆。今年6月23日之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足供我國借鏡,我國人民豈能容任ECFA被落實,進而遺害子孫。
貳、英國脫歐之歷程
十六世紀末期,荷蘭人雷侯特發明荷蘭風車,獲得專利之特許;特許期間屆滿後,科那力改良風車的旋轉力量成上下拉動鐵鋸之力量,靠北海風力切割北歐原木造就當時最強勁之艦隊,很快即於1623年擊敗英國在印尼之艦隊。英國人於是在該年制定全世界第一部現代之專利法稱為西元1623年獨占條例,於隔年生效,對引進(荷蘭及法國等)技術及發明新技術者給予獨占權加以鼓勵。
在此誘因下,瓦特於1776年發明蒸汽機,獲得英國特許,並帶動英國工業革命,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鼓吹國際貿易之後建立大英帝國。此後,歐陸兩次世界大戰,皆賴英國之介入,歐陸與世界方得和平與均勢。
英國國勢於二次大戰後因加入歐洲共同市場而產生逆轉。西元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時即有反對之聲音,隔年工黨在大選時承諾,將在1975年進行公投決定去留。該次公投結果顯示67%之英國人決定續留在歐洲共同市場。幸好1979年到1990年間,柴契爾首相採取疑歐而親美之立場,國力仍能維持。然而接任之梅傑首相(1990年到1997年)學識有限,採取傾歐立場,加入歐洲貨幣機制,不久隨即因不能維持英鎊穩定而發生英國脫離歐洲貨幣機制之事件,讓國際投資客大撈一筆,英國財政嚴重受損。
1992年之馬斯垂克條約在1993年成立歐盟,梅傑首相亦同意英國為其一成員。不久,英國獨立黨成立,在2004年之歐洲議員選舉(乃由各地直選到歐洲議會)躍升為第三大黨,取代自由民主黨。獨立黨在2009年之歐洲議員選舉成為第二大黨,甚至在2014年之歐洲議員選舉成為第一大黨,得票率達27.5%。雖然歐洲議員選舉並無英國國會議員選舉之重要,但從其得票比例之增長可看出,越與歐洲整合,越多英國人想脫歐。此一情勢使得前任首相喀麥隆在2013年大選時向選民承諾,其若能順利在2015年連任,將在2017年底再舉辦一次公投決定去留。
由於英國製造業已幾乎空洞化,服務業與農業就業機會亦為歐洲人所奪,雖然美歐齊聲鼓勵英國留歐,國際主要媒體亦同聲呼喚,但英國脫歐聲浪仍與日俱增,在2016年6月初之民調已呈現五五波之勢,時間拖越久,脫歐聲浪將越高。因此,主張留歐之喀麥隆決定提早一年半而在2016年6月23日即舉行公投。投票結果顯示51.9%主張脫歐,48.1%主張留歐。
由於蘇格蘭人傳統上採聯法制英之策,因此,其有62%主張留歐而將英格蘭高達53.4%之脫歐比例拉低到51.9%。大體上,主張留歐者主要為倫敦等有中文譯名之大城市,而只要是沒有中文翻譯地名之地方皆要脫歐。可見,提早公投並不能掩飾歐體所造成的英國邊陲化與空洞化後果。
參、歐盟之主要內容
區域主義的公開目的雖主要是為了經濟利益,但其真實目的其實是政治,因為在整合之後必須形成機構以制定政策,解決紛爭。雖然有整合的市場並不必然帶來整合的國家,不過,歐洲整合從1957年成立的名稱變動可以看出:經濟整合的確漸增非經濟的合作。
歐洲整合在1957年成立時稱為歐洲經濟共同體(以下簡稱「EEC」),1967年改稱歐洲共同體(以下簡稱「EC」或「歐體」),因為其非經濟功能增加(例如原子能共同體之加入)而不宜只強調經濟。到了1993年甚至改稱為歐盟(以下簡稱「EU」),因為除歐體外,另外尚有司法及政治方面的合作。
歐洲整合有所謂的腳踏車理論,即根據首位歐體執委會主席瓦勒特哈勒斯坦(Walter Hallstein)之講法,歐體為了不倒下必須向前行,而成為更廣更深入的整合。歐體經數次版幅擴張,並且在1992年形成單一市場,而有貨物、服務、資本與人員移動之四自由。並且,在法國的建議下,歐洲國家形成歐元區而有共同貨幣。在經濟上,單一貨幣使共同市場更有效率;在政治上,法國希望以貨幣關係將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結合在一起。因此,當時歐體十五國中有十二個在2002年1月1日共同使用歐元,形成歐元區。加入歐元區之條件為低利率、低通膨及低政府債務。
一、經濟整合之層級
經濟整合可大體上區分為自由貿易協議、關稅同盟、經濟同盟(economic union)或共同市場。首先,自由貿易協議乃雙邊或多邊之自由貿易關係而無共同對外之關稅。其次,關稅同盟乃雙邊或多邊之自由貿易關係而且有共同對外之關稅。例如EEC在1957年成立時即已為一關稅同盟。形成關稅同盟雖付出了喪失單方設定關稅的主權,但卻得到了商品更容易在區內流通而不必通關檢查的好處。當然成員國可能仍合作一些商品衛生或安全方面的檢查。
最高程度的經濟整合為經濟同盟(economic union)或稱共同市場。在一共同市場內,除關稅外,其他之貿易障礙亦排除,而且商品、服務、人員及資金自由移動。歐盟在經濟層面即為一經濟同盟。有關商品自由移動除各會員國的產品健康、安全及其他標準應協調化外,亦須有智慧財產權之區域內耗盡原則,以免智慧財產權人阻擋貨物之區內自由流通。服務業之自由移動亦須相關規範之統一、經營許可或執照的相互承認等。
而人員的自由移動,須有共同的移民及出入境管制政策,因為可在一會員國工作與生活,便可在他會員國工作與生活。而資本的自由移動須會員國放棄對資金(在區域內)流進與流出的管制。不過,國家通常會作資本管制以增加國內投資、金融穩定與減少匯率波動,因此,經濟同盟並不會要求全面去除此方面之管制,而僅要求在此方面的規範須協調化,以免形成經濟活動之障礙。
二、歐體
歐體成立的目的之一為,有很多歐洲國家希望以區域整合將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結合在一起而不受到德國的支配,而英國則希望以歐體來平衡美國的影響力。法國政治經濟學者方莫內(Fean Monnet)則相信藉由區域整合的經濟力量的結合,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解決政治上的歧見。區域整合的經濟利益有時可讓成員國擱置其政治上的歧見而彼此合作。這或許是區域整合如此強調經濟利益的原因。因此,方莫內提議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the European Coal Steel Community),而此一構想在1950年被法國政治家羅伯特休曼(Robert Schuman)加以實現,而且結果相當成功。EEC在1957年成立時,僅由義大利、西德、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所組成。EEC的成功得力於此六國本為密切的貿易夥伴,而且,當時正是歐洲復甦後的經濟景氣時期。
三、歐盟
歐盟乃一國際組織,其維持甚仰賴成員國間之共同農業政策(CAP)。除歐洲議會與歐洲法院外,其行政決策機構有三層級,即執委會(the Commission)、理事會(the Council)及歐洲理事會(the European Council)。歐洲法院具有司法審查權(對議會及行政行為),而且對成立歐體之前身之1975年羅馬條約、1986年單一歐體法、1992年馬斯垂克條約等有解釋權。
單一歐體法要求在1992年之前形成單一市場,提高歐洲議會之決策權限,將歐洲理事會正式化,增設歐洲法院之一審法院,並引進歐體初步之外交政策。馬斯垂克條約形成了歐盟,其有三支柱,即歐體、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及司法領域之合作。此外歐洲國家並形成歐洲貨幣聯盟,但英國並未加入。
歐體現在除了執委會(the European Commisiom),又有部長會議(the Council Ministers),歐體理事會(the Europen Council),歐洲議會以及歐洲法院。執委會有如會員國內的閣員會議,而各會執行委員有其職掌,例如農業業務。部長會議為歐體之主要立法機關(一會員國一代表),而代表歐體會員國國家利益形成論壇。至於執委會則代表歐體之利益。至於歐體理事會(the Europen Council)則為會員國國家或政府領袖的會議(總統或首相),至少六個月開會一次,以討論最高階層的問題與決策,其主席則為會員國領袖輪值。
四、英國之加入歐體
英國一開始雖參與EEC談判,但後來因為不願喪失主權,以及較重視其與大英國協會員之關係以及對美之特殊關係而決定不加入。後來,英國在1973年加入歐體,因為其不想在歐體的自由貿易體系中被孤立。
肆、英國現在之慘狀
英國加入歐體後,英國製造業開始空洞化,服務業與農業就業機會亦為歐洲人所奪。以英德貿易比例為例,當英國出口到德國三十八元,德國卻出口到英國八十九元。貿易明顯逆差。就製造業而言,以汽車製造業為例,英國國際品牌「Jiguar」與「Rover」已被德國雙B轎車所擊垮。農場地主雖主張留歐以繼續使用東歐外勞,但英國農民則喪失工作機會。
英國現在雖仍維持歐洲第二大經濟體之地位,但其所主要仰賴者為金融、教育、觀光與娼妓服務業。中年失業現象嚴重,年輕人畢業即失業,在老舊失修之街頭與過氣的電玩店遊走。雖然英國年輕人尤其是學生較多主張留歐,但那是受英美及德國主流媒體所影響以及尚未嚐到失業之苦的兒童天真。隨著年歲與智慧之增長,脫歐之意志會更加堅定。正如一位在公投後接受德國之音(Deutsche Well)採訪之櫥窗技工所言,「I vote leave, because I want my son to have a chane」。他未求自己或兒子能富裕,而僅卑微地希望他的兒子有「機會」。
一、英語造成「片面人員自由移動」
1973年英國領導人加入歐洲共同市場之錯誤,乃在於當時英國領袖昧於語言因素在自由貿易尤其服務業自由貿易上之關鍵性。英語為世界語言使英國人少會歐洲語言,因此,懂英語之歐洲人很容易到英國找到工作,而英國年輕人甚少學歐洲語言。因此,在校園時雖對歐洲充滿幻想與友誼,但畢業後立刻發現因不通德語或法語而未能去歐洲工作。人員自由移動對英國人而言乃條約規定與法律文字,實際運作結果卻是「片面人員自由移動」。
二、英國主要服務業本非仰賴歐洲
英國現在所仰賴的服務業皆,非因歐洲而有競爭力。英國金融業本賴全世界最健全之金融法律與實務,以及倫敦之地理位置。由於國際換日線在太平洋中線,倫敦乃全球唯一可在一天之營業時間內與下午時間之東京及上午時間之紐約進行金融交易之地方。觀光服務業乃仰賴大英帝國之歷史建築、莎翁與大英博物館等。而教育服務業乃仰賴牛津劍橋等八百多年之世界名校吸收大英國協國家之知名教授與學生,以及英語之世界語言地位。留歐對這三大服務業幫忙不大,而脫歐則可讓製造業漸漸回復。
伍、德國國會議長之勇言
英國脫歐公投後,德國媒體與主流民意一片撻伐聲音。然而7月10日德國之音(Deutsche Well)記者托瑪司·斯潘(Thomas Spahn)專訪德國國會議長諾貝爾特·南蒙特(Norbert Lammert)十二分鐘。議長不忌諱犯眾怒,直言應讓英國人自由決定去留,因為不應強迫英國接受歐洲之掠奪(Beutezug)。南蒙特議長使用掠奪(Beutezug)一辭,當記者提醒他,是否擔心下次落選時,議長說,「身為議長,他應該將其認為重要之事情,坦白地說出來」。
陸、ECFA實施結果與EC之近似性
雖然ECFA及準備被用以落實ECFA之服務業貿易協議與商品貿易協議(談判尚未完成)與EC在人員自由移動方面與資金自由移動方面仍有所差異,但將來實際運作之結果仍會產生類似之後果。
一、「片面人員自由移動」
因語言方便性及我國薪資水平較高,服貿協議將使中國跨國服務業以企業內部調動為由引進大量中國專家與管理人員來台定居,因為其將無限制地三年再三年地留台且攜家帶眷。再加上中國內部人口無遷徙自由,而以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來台卻自由,此將加速中國人之東來。
ECFA已使貧富差距加速惡化。根據2014年之報稅資訊,最貧與最富之5%之差距已達112倍,而2005年才55倍。落實ECFA後此一情況會更嚴重,而迫使我國貧窮適婚男士更迎娶貧窮省份之中國女子為妻,將使中配從現在之三、四十萬更加快速增長。最後,由於我國有民主、自由、法治、人權與財產權保障,更增強中國人來台定居之意願;而中國民主、自由、法治、人權與財產權保障不如我國,使我國人民較不願去中國,終將造成「片面人員自由移動」之後果。
二、資金與技術自由移動
我國對中國投資已在馬英九之八年任內大幅開放西進,將來中資來台除為獲取技術者外,以服務業投資為主,更何況現代國際金融交易使得資金管制較困難。而技術與專利等因「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議」(TRIPS/WTO)在1995年後已具跨國流動性而與1883年巴黎公約簽訂前之情況大相庭徑。此些因素將造成台灣與中國間資金與技術自由移動而流向中國。
柒、落實ECFA將使台灣在十五年後面臨比英國更慘之狀況
德國對英國並無領土野心且經濟規模相近,且EC乃多邊體制,英國已遭受歐洲之邊陲化。將來,除非英國能說服歐盟修改條約允許「獨立關稅領域」成為歐盟成員,否則蘇格蘭、北愛爾蘭甚至威爾斯可能脫離英國(本為一聯合王國),而使英國僅存英格蘭。此一結果對歐洲權力平衡不利,有害世界和平。
歷史上,英國扮演歐洲權力平衡者之角色:當法國拿破崙席捲歐洲時,英國威爾遜公爵聯合普魯士與荷蘭軍隊,使其慘遭滑鐵盧;當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佔領歐洲大部分時,英國聯合美國打敗德軍恢復歐洲和平與均勢。
中國對台灣有領土野心,上千顆飛彈對準台灣,且雙方經濟規模相距甚大,落實ECFA將使台灣在十五年後面臨比英國現在更慘之狀況。因此,擱置ECFA,追求國際化乃我國唯一正道,且是確保東亞均勢之唯一途徑。
【相關連結】
〈民主視野〉各期網頁版
〈民主視野〉秋季刊網頁版
〈民主視野〉英國脫歐對我國落實ECFA之警訊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標題為作者所加。內文粗字為編輯所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