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向人民借來的,是拿來為人民做事,不是屬於個人,用完就要還回去。」一位前幕僚如此引述不久前過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對權力的態度。
台灣第一位由人民直接選出的總統李登輝7月30日過世,享耆壽98歲。曾經在李登輝卸任後所創智庫「群策會」(現已改名為李登輝基金會)擔任政策研究處處長的周美里,8月22日在全美及加拿大台灣同鄉會、北美洲台灣人婦女會等海外台僑社團舉辦的「向台灣民主先生致敬」視訊紀念講座中說,上述對權力本質的態度,就是李登輝從政的核心價值。
儘管總統任期內推動政治改革、歷經各種派系鬥爭,卸任後又因為在選舉中為主張獨立的台灣團結聯盟黨站台而遭國民黨撤銷黨籍,台灣內部不同黨派對李登輝也各有不同評價,不過對李登輝有10年近身觀察經驗的周美里說,李登輝有清楚前行的目標,他自己曾說過,有人覺得他無情,但他說,「為台灣做事可以六親不認」。
周美里說,李登輝知道「權力的魅力有如魔鬼一樣」,因此對權力非常謹慎以對,「他從來不諱言權力很重要,也不會自命清高說他不要權力,他知道沒有權力不能做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追求權力、追求政權,他都是全力以赴,不假清高。」
周美里說,前總統李登輝認為有權力的時候就要充分利用來為人民做事,沒有的時候就是還給人民,因為「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圖/擷自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臉書直播影片
她說,這是李登輝務實的一面,對他來說,權力是可以「伸縮自如」的,他認為有權力的時候就要充分利用來為人民做事,沒有的時候就是還給人民,因為「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李登輝1995年訪問康乃爾大學母校並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演講,那個訪問引發北京強烈不滿,當年夏天及第二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前,中國解放軍在台海試射導彈,美國總統柯林頓也派2艘航母戰鬥群到附近海域發出信號,美中關係一度十分緊張。
10年後,李登輝2005年雖然是以卸任總統身份再度訪美,但行程仍然受到極大矚目。當時陪同李登輝出訪的周美里說,安排李登輝訪美第一個必須經過的關卡就是美國政府的同意。
她說,在與美國在台協會協調過程中,美方的要求就是「不能在美國談台獨」,因此她和李登輝團隊在規劃行程時特地將訪美定調為「民主之旅」,在公開場合中主要是宣揚台灣的民主成就,但在實際參訪行程中則安排了費城的「獨立大廳」和自由鐘,「到了華盛頓,我們就去看『獨立宣言』,以行動來表達。」
在國會舉行的歡迎酒會中,周美里說,有2、30位美國參、眾議員議員到場向李登輝致意,他們在發言時「發自內心推崇台灣的民主先生」,她認為這是值得台灣人民驕傲的一刻,希望下一次能夠有台灣現任總統進入國會山,這也是台灣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這場視訊座談全場大多以台語進行,新任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也以台語發表講話,這也是她7月下旬上任以來參加的第一個台僑活動。
新任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也以台語在視訊紀念講座發表講話。圖/擷自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臉書直播影片
蕭美琴說,李登輝前總統過世後有許多美國友人寫信或親自到駐美代表處、雙橡園或台灣文化中心向他致敬,「這些朋友所表達的,每一個人都有共同的字,不管是用寫的、用講的都一樣。這個字是什麼?就是Democracy(民主)。」
她說,李登輝在台灣首次政黨輪替的關鍵時刻帶領台灣人民一步一步向民主前進,她告訴美國友人,一個國家能夠民主化必須具備兩個重要條件,一是要有堅持及勇敢的人民,願意站出來為爭取自由而奮鬥,這也是美國人常說的:「自由並非沒有代價」(freedom is not free);其次,就是必須要有一位具有智慧的領導人。
「今天能看到台灣有民主自由,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是李登輝的智慧與帶領,如果不是有那麼多的台灣人犧牲奉獻,為台灣勇敢站出來,我們不能像今天一樣能夠有尊嚴的在世界上受到所有人尊敬。」
蕭美琴說,她也告訴美方,接下來台灣民主還需要全世界有共同民主、自由價值理念朋友的支持,這也是台灣與美國共同推動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價值信念。「當然蔡總統派我來美國,就是要我在這裡,運用所有台灣人的力量一起來拼外交、推動與美國的關係,無論是安全、經濟或國際參與,都希望能與美國有進一步的交往。
她說,無論是安全合作、雙邊貿易協定或台灣的國際參與,台灣都需要美國的支持,在面對中國的打壓和持續不斷的孤立時,如果能有更多理念相近國家與台灣站在一起力量也會更大。
2020.8.22《向台灣民主先生致敬 ---感謝李登輝總統 視訊講座 》。圖/擷自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