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2020大選的倡議:建立國家認同共識,建設台灣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2020大選的倡議:建立國家認同共識,建設台灣

 2019-08-17 16:49
建立國家認同,各自提出未來國家走向主張後,各黨派總統候選人必須提出如何建設台灣、壯大台灣的政策主張,如此,總統大選才能有真正的發展國家的政策辯論,才能夠擺脫統獨意識形態的對抗。圖/張家銘
建立國家認同,各自提出未來國家走向主張後,各黨派總統候選人必須提出如何建設台灣、壯大台灣的政策主張,如此,總統大選才能有真正的發展國家的政策辯論,才能夠擺脫統獨意識形態的對抗。圖/張家銘

台灣雖然可以直選總統,但仍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因為國人對國家認同混淆,各主要政黨與總統候選人不僅不敢明說其國家認同主張,還刻意模糊,且各自算計,引兩岸關係,以對自己有利之口號,恐嚇人民騙取選票。如,過去國民黨說,如果民進黨執政會台獨,會引發兩岸戰爭;現在則是民進黨說,如果國民黨執政,台灣會被中共統一。

由於國家定位不明,兩岸關係忽左忽右,政黨不為人民謀福利,只以奪取政權為目標,使得二十多年來,台灣一直在這種政黨操縱、意識形態的藍綠對立中,無法大步向前,從亞洲四小龍的龍頭變成龍尾,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年輕人對未來看不到希望。令人遺憾!

2020大選,拒絕抗中、反獨、友中等選舉口號

2020大選中,你很難想像,一個現任的總統,不提過去政績、不提未來願景,任期內對國家認同毫無作為,時間到了卻又只想靠抗中牌綁架人民繼續連任。更糟的是,她的對手,韓市長和柯市長,一個被迫反對一國兩制,一個繼續維持兩岸一家親模糊說法,也不敢提出國家認同主張。尤有甚者,各報紙、電視媒體的新聞報導、政治評論都沒有候選人的政見政策,只有選邊站當打手的捧韓/黑韓、拱郭/抑郭、拱柯/抑柯。整個大選,即將淹沒在「抗中」、「反獨」、「友中」、「黑來黑去」的口水裡。這樣的選舉,實在令人可悲!

難道台灣真的只有統獨意識形態的對立嗎?台灣內部真的沒有辦法先產生國家認同的共識,然後大家一起勠力國家發展嗎?

平心而論,台灣的現狀如下:中華民國政府管轄的台澎金馬只擁有人民、土地、政府、對內主權,但對外主權仍不完整。因為國際上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又明訂台灣是她的領土,而中華民國憲法也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區(自由地區)。簡單說,國際上只承認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想用「一國兩制」統一台灣;台灣人拒絕「一國兩制」,卻還使用「一國兩區」的一中憲法。這種國內、外國對台灣(中華民國)不同的認知,導致國人國家認同的混淆。

要國家發展,應先建立國家認同的共識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認為,台灣(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國家,且不希望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為今之計,建立國家認同,可以先確定大家最有共識的兩點著手:一、台灣的人民要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拒絕中國併吞,拒絕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在韓國瑜也宣示反對一國兩制後,這應該已經是國人共識了)。二、台灣人有主張獨立或跟中國合併的言論自由,但台灣的未來必須由二千三百六十萬的住民自己決定。

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在明年大選倡議,要求各黨派總統候選人,對「上述兩項共識」明確表態同意或不同意。不要只說反對「一國兩制」,或「維持現狀」。表態之後,再對國家未來走向提出自己明確主張(如:一中各表、一中兩席三憲、維持一中憲法現狀、正名制憲建國。不論什麼主張,都請明確提出)。但這個國家「未來」走向主張,是要由台灣二千三百六十萬的住民,在「未來某時刻」決定。

在提出未來式之後,就要實踐現在進行式:建設台灣、壯大台灣

在建立國家認同共識下,各自提出未來國家走向主張後,我們希望各黨派總統候選人,「現在」都不要再用抗中、反獨、友中等統獨口號作為選舉主軸,而是必須提出如何建設台灣、壯大台灣的政策主張,例如:產業發展政策(含加入區域經貿合作)、能源政策(綠能、核能主張)、勞工政策(含外本勞薪資是否脫勾)、解決少子化衍生問題的政策、國土規劃(含城鄉特色發展)、因應氣候變遷問題的政策(含減少碳排放的國際責任、國內治水防災)、司法改革意見、轉型正義作法、憲改方向、人才培育的教育政策、以台灣為主體的國際關係等等。

如此,總統大選才能有真正的發展國家的政策辯論,才能夠擺脫統獨意識形態的對抗,不再內部撕裂,也不再互扣帽子。各政黨都能以如何發展台灣、壯大台灣的政見,來爭取國人的支持,讓人民生活更好,年輕人的低薪成為歷史,讓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