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銀幕上,小勞勃道尼斥責飾演他哥哥與弟弟的演員說:「當初上帝製造出屌這種東西時,你們沒有排隊去領取嗎?」,被逗笑之餘,我有一種「難道這是部喜劇嗎」的懷疑,就像是類似他演過的《臨門湊一腳DUE DATE》之類的電影?而另一場在酒吧,光用嘴皮子修理惡棍的戲,則令人想起他在《福爾摩斯》中的痞樣?如果再加上電影一開始,他在男廁用尿「攻擊」別人的橋段看來,即使該片有著「嚴肅」的主題,這應該也夠格被歸類為喜劇了吧?
而這小勞勃道尼的形象,合該就是這麼「玩世不恭」吧?這或許也一直是他的魅力之所在——亦正亦邪!
不過會把一部探討嚴肅主題的電影,拍得這麼「插科打諢」,導演大衛多布金(David Dobkin)應該也「貢獻」不少。從他之前拍過《玩咖尬宅爸》、《婚禮終結者》等片看來,電影會用喜劇方式,或不脫喜劇影子來呈現其主題,並不令人意外,只是這回他的卡司陣容比較堅強、瞄準奧斯卡的企圖心也更大罷了!
電影談的一大主軸是所謂「父子間的愛恨情仇」。西方文人、藝術家似乎總對「伊底帕斯情結」耿耿於懷,所以在其藝術創作中,總會時不時來一下這種有著「弒父」隱喻的作品。但由於前人的珠玉太多,且耀眼奪目,就相同題材而言,後輩創作者便顯得很難超越。
幸好本片的另一主軸:律師的道德困境,編導的表現可說是極具創意。雖然,在好萊塢電影中,描寫律師作為「魔鬼代言人」替被告脫罪的道德掙扎也屬老梗,但本片竟然用「穢物(排洩物)」來作為這個職業的一種隱喻,則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
片中共出現三種「穢物」:尿、糞、嘔吐物。人們對待穢物的態度,總是避之為恐不及——就如同對待「官司(法律)」一般。
所以第一,電影一開始,正在小便的被告律師,故意轉身用尿噴灑在旁邊和他講話的原告律師,雖然前者辯稱自己並非故意,但大家其實都對律師的「強辭奪理」心知肚明;而看了噴人的律師(勝訴方?),事後優雅地洗手、擦乾,一付事不關己狀,和被噴灑者努力用手紙擦拭身上西裝的狼狽樣——在這理,尿,一如法律般地,竟然成了兩名律互相攻擊的「武器」?
第二,當主角在浴室將正在馬桶嘔吐的父親扶起時,父親卻突然大便失禁(此時父親正好也是「官司纏身」),他當然本能地有過片刻猶豫亦或嫌惡,但很快地他便扶著父親(不管有無沾到他的糞便)到浴缸,要幫他沖洗——他決心要替父親辯護,成為他的律師。
第三,片中父親聘用的菜鳥律師,總會因為過度緊張,而在出庭前先在法院外頭嘔吐一番。主角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律師,知道他是因為太過擔心他的當事人會因他的表現不佳而權益受損時,便勸他不用想太多,久了就會習慣。後來更教他,吐在草坪上,才不會弄髒鞋子,似乎意喻著律師可以感情用事,但不要害到自己?——只是,沒想到,主角最後自己也吐了(也動感情了)!
以穢物作為「法律」的隱喻,也許不太「優雅」,但絕對讓人印象深刻!就好像討論嚴肅的主題,不見得一定要扳起臉孔、正經八百地辯論一樣——人類創造出來的法律,用人類製造的排洩物來比諭,其實,也不算太超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