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表決香港普選的決定草案,8月31日拍板定案,確定封殺80萬港人公投,所提出的真普選「人民提名」侯選人方案。中國並提出基於國家安全,以及提防外國勢力藉機擾亂香港政局等理由;認為勾結者陰謀在港建立灘頭陣地,企圖巔覆整個中國大陸政體。《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引述香港政治評論家李怡的看法指出,一些在網絡上發起要求英、美關注香港局勢的民間團體,這些弱勢港人,他們確實最想勾結外國勢力來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香港社會,可惜卻都勾結不到。
真正有辦法勾結外國勢力者,就是那些一心一意想維護,中國政權跟既有體制的「香港權貴」。李怡指出,北京方面要求治港者以及法官,首要條件必須愛國;而這些香港「愛國者」,同時也是目前極力維護中共政權的既得利益者。其中很多人都持有外國護照,而且跟「外國勢力」擁有不少瓜葛牽連;相反那些無權無勢兼無錢的年輕人,高舉龍獅旗者(*譯註),在網絡上發起要求英、美關注香港局勢的民間團體,他們最想勾結外國勢力,可惜都勾結不到。所以,誰有能力勾結外國勢力來出賣香港,答案相當清楚。
香港政改方案明訂,提名委員會,為特首候選人出線唯一的提名機構。該1200人組成的提名遴選委員會,即由工商金融、專業界、勞工宗教、以及政界等4大類別人士所組成。這些有力人士,才夠資格勾結外來勢力;否則難道是,720萬公民裡面,1/5生活於貧窮線之下的香港弱勢居民?
李怡指出,特區政府搞了不知多少場諮詢,又說歡迎各界提意見,引誘了天真溫和的民主派,願為香港民主改革盡一份心力者,提出一堆方案;結果卻表明,這一年多的擾攘,全然白費工夫。實際上,就只是中共唱獨腳戲。其他所有港官員、建制派、中共官員和大陸專家,一年多來的配合北京當局的劇本演出,終究淪為擾擾攘攘的應聲蟲而已。
《德國之聲》也引述香港執業律師吳靄儀在《明報》發表文章《政改:這一代的事》,內容指出,目前普選模式,是以「愛黨愛國」政治立場先行篩選的假普選。於是剩下的問題,只是香港人打算抗拒還是接受。以中央的思維,特區與中央並非對等,何來「談判」?而所謂的提防外國勢力,反映的是中央一貫,大權在握的宰制思維。
吳靄儀說,「社會和平秩序」之建構,不是出於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力集團從上而下的統治,而是政府權力與強而有力的公民團體之間的「社會契約」。如今,北京當局立場如此強硬,香港人有沒有「拒絕接受」人大常委會決議的空間?吳靄儀說,有想法認為即使是微末的改善也應盡力爭取,其實這是種愚昧念頭。
吳靄儀並強調,若不改變已經扭曲不公的特首普選的「定案結果」,如此的妥協,將會是最「糟糕妥協」,因為這是香港人積極參與討價還價得來的籌碼,以後更無拒絕合作藉口,因此未來要使盡全力「反擊不公義」制度,「背水一戰」才是港人唯一出路。
*譯註
香港龍獅旗,是香港自治運動的代表旗幟,2011年5月由香港網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