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2歲,人住紐約,有一次因為職業需要返抵台北的彭凌(Rosey Peng),偶然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參觀;無意間,好像命定一般,她的目光落在一件古文物刀具,上頭竟然銘刻著外高曾祖母之父的姓名,彭凌因此透過血源的追尋,找到自己竟然擁有,凱達格蘭族塔塔悠社的平埔族血脈。
美國《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6月10日發表一篇,琳達·范德霍斯特(Linda van der Horst)的專文,名為「台灣身份認同演化」(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內容引述彭凌(Rosey Peng,她在ketagalan media曾發表一篇尋根探索)的親身經歷指出,多數人(包括她自己)的身份認同總認為來自中國福建,不過,早就傳說著,許多台灣人都有原住民血源。於是她透過不懈的尋根探尋(前往淡火、松山等戶政事務所多次調閱資料),才終於揭露真相,原來自己的外祖母,在日本時代就被註記為「熟番」(‘cooked’ barbarian),該用詞係用來指稱,平地歸化的原住民。
如果彭凌不是偶然機緣,走一趟故宮之旅,意外發現那一把小番刀,那麼,她個人原住民血源認同的尋根探索之旅,可能終將埋藏於歷史荒湮,是永遠不會被啟動的。故宮那把刀,是凱達格蘭族塔塔悠社首領彭那普(Penap,音譯)所擁有,這些平埔人早在17世紀,漢人移民台灣之前,就已住在台灣西部。這位首領,在荷蘭人一度前往台灣北部尋求金礦時,曾跟這些紅毛的殖民者斡旋,打過交道。
彭凌受訪時指出,10年來,尋找祖先的原住民血源,在台灣蔚為趨勢;特別是祖先並非1949年之後,才移民台灣者。她說自己的家族有來自中國福建的祖先;自己卻想找尋「台灣在地」的血脈根源。本專文作者琳達指出,過去台灣政治領導人,總告訴人民要反攻大陸,回歸祖國;現在這類夢想,對台灣人民,已經失去吸引力。
理解台灣多種族的混血記憶
2016年5月底,一項由台灣民意基金會(the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Foundation )公布的民調顯示,80%台灣民眾認定自己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只有8.1%,認為二者皆具者有7.6%民眾。台灣認同意識高比率增長,發端於1990年代;僅管當時多數民眾,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例如學者Frank Muyard公布的民調匯整數據第156頁圖表顯示:1989年間,「中國人」,以及「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比率,兩者合計達78%;到了1992年,此一數值緩降至71.9%。
美麗島時代創辦英文版《台灣公報》的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也持類似觀點,認為「民主化腳步啟動台灣身份認同的新歷程。」這位目前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 in Virginia),擔任(從家譜學角度)教授台灣史的前荷蘭外交官指出,從1980年代末期,因為民主化運動,催生了解除戒嚴體制,讓民眾有更多機會,重新發掘自己的身份認同;而且,伴隨民主化腳步,「台灣化」進程的開花結果,最終導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今年1月16日贏得大選。
面對民進黨的壓倒性勝選,北京國務院的國台辦,搬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灣人、中國人血脈相連,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加以切割」等說詞對新政府施壓;然而,絕大多數台灣人,對於海峽兩岸共享「同一血源」的看法,頗不以為然。中國人移民台灣,始於17世紀,約與荷蘭人抵達「美麗島」同一期間;當時荷蘭基於「農業開發」需求,從中國沿海,可能透過召募或擄獲一些中國農民,前來南台灣從事耕作;其中原因,可能因為當時平原區域的平埔族,係半游獵、半農耕的自給自足型態(譯註:即農耕並非平埔族的主要專業,或因其農耕技術相對落後)。
荷蘭統治南台灣,只維持短短38年(1624 -1662),隨即遭海盜之子鄭成功驅離台灣(他還被中國歷史稱之為,反清復明的民族英雄)。後來,清朝接續成為統治者;不過,其治權僅止於台灣西部地區。到了1895年馬關條約,日本取代清朝成為台灣宗主國,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隨後,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因中國內戰失利,並在美國海軍的護衛之下,成功流亡到台灣,成為新統治者。
台灣原住民比率,目前不到總人口數的3%;然而,類似彭凌之類的原漢混血兒,卻熱衷於追尋自己的原住民血源,因為「多元血統」的事實確認,遠比「單純漢人」,由上而下的政治性身份灌輸,更有助於台灣人的「認同建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教授 紀駿傑受訪時表示:「假如自己的祖先,1949年以前就定居台灣,那麼其擁有原住民血源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他還說,原住民、荷蘭、西班牙、廣東客家人、福建人、日本,以及國民黨時代撤退到台灣的外省人,都在台灣留下通婚的血脈印記。
政治角力的台灣認同旅程
台灣人的「一中」視野,始於國民黨KMT統治時代;意即K黨將它所膜拜的史觀信仰,強加台灣人民身上。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的台灣高中生,被傳授的歷史、地理,都還是「中國中心化」內容的教材,例如把台灣稱作中國的一省。K黨的本土化領導人李登輝總統(1988-2000),開始扭轉此一失衡偏頗; 2000-2008年,陳水扁總統主政期間,才讓學生學習更多台灣史教材;而過去8年來,馬英九主政期間,又企圖朝反方向導引,以致引爆2015年的高中生「反課綱微調」事件,期間並曾短暫攻進教育部部長辦公室。抗議學生認為新課綱,係將「一中」觀點,強加在台灣歷史身上。
蔡英文520總統就職演說,並未明白說出拒絕「一中」;不過,她卻採取符合台灣史實的本土化觀點,談論台灣發展史。她在演說中,聚焦於台灣原住民,並在這場演說中,敘述各階段的台灣面貌,也提到歐洲人來到台灣的那段歷史;其開場白,還由一名裝扮成歐洲紅毛人,出場時高呼「美麗島」(Ah Formosa)一語。
專文作者琳達指出,族群與國家認同,當然有其「主觀性與政治性」的對抗性意涵。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曾為中國獻策指出(或只是一項客觀的觀察):「那將會是振奮人心現象,如果中國領導人,(終於)認識到,想贏得台灣人心,絕不是透過賄賂收買、威嚇與霸淩,而是將中國轉型為擁有吸引力的政權。」
關於「台灣與中國的國家認同能否共存」,此一論題,蕭智成(Shiao-chi Shen,音譯)在他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提出質疑看法:台灣人的「中國認同式微,不是源自台灣認同崛起;反倒是中國壯大所發酵結果。」中國蠻橫的「一中」政策,把中華民國的存在價值,通通打翻掉,讓台灣認同因此趁勢飆高。
專文作者琳達引述彭凌對蔡英文的期待指出,蔡總統應該以她的祖先,凱達格蘭族部落首領彭那普(Penap,音譯)為榜樣,這位17世紀時代的平埔祖先,當年為了荷蘭、西班牙殖民者,都來跟他要部落土地時,他勇於面對,透過巧妙平衡雙邊關係,得以全身而退。這位了不起的凱達格蘭族部落首領,成功阻止了一場殖民者對台北原住民的殺戮戰,當年這位原住民領袖的良方,就是巧妙平衡列強勢力;這是1642年發生的可考歷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