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多角關懷——蘇振明的全方位創作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多角關懷——蘇振明的全方位創作

 2020-02-18 12:13
作者認為本圖〈漂浮的島嶼〉展現出蘇振明教授老當益壯迎向現代畫,隱藏具象的心象手法。圖/蘇振明提供
作者認為本圖〈漂浮的島嶼〉展現出蘇振明教授老當益壯迎向現代畫,隱藏具象的心象手法。圖/蘇振明提供

不僅獻身美術教育,更關心社會運動的蘇振明教授,他的奮發歷程就無需多加贅言了!以他踏入社會後的各種成就,回首兒時的牧童歲月,必無愧這一段懷念的童年。故鄉在台南善化鄰近曾文溪左岸的小村莊,曾文溪乾涸的河床就是兒時放牛戲耍的舞台,那個年代曾文溪鐵道橋有兩座,一是廢置的整排紅磚橋墩,二是並列的水泥新橋,紅磚橋墩底部有拱門,是積水最多的地方。蘇振明放牛吃草之餘,常在水窪處摸蝦、釣魚,這些童年印象,後來都成了他從事繪本出版時,最接地氣的素材,想來也極為慶幸自己也有過如此野放的童年。

〈阮兜〉(圖1)是一幅俯瞰角度的老家意象,這幢父親手中起造的三合院形貌,一直存留在他腦海中,及長,蘇振明離家前往台北讀大學,接著又留在台北擔任大學教授,經過一番歲月流轉,2002年他重返現場寫生,畫下與記憶結合的故居。

畫中老屋像一幢晃動的房子,為何會有這樣俯視傾斜的構圖?因為老家印象一直隨蘇振明的人生行路,在腦海中浮動,加上深植心中的樸素藝術與繪本童趣,淬煉成自我實踐的造型。


圖1: 〈阮兜〉2002 彩墨/手抄紙 47×74㎝。圖/蘇振明提供

2020年新春前夕,筆者應邀出席蘇振明於故鄉台南文化中心舉辦的70大展(圖2),所有展出的圖像,無不是台灣厝、台灣牛、台灣鳥、台灣的廟、台灣的蔬果和台灣的人物,卻都已脫逸遠近法和透視學的二次元空間,乃屬於一種企圖變造的,有意扭曲的,再喚出台灣情操的三次元景物。


圖2: 〈故鄉@風景〉蘇振明畫展。圖/蘇振明提供

蘇振明的造型和色彩,是經過長久以來的多方面關懷,而呼應出的全方位創作靈感,筆者試圖以他的關懷角度,找出他多面向的創作活泉。

一開始蘇振明是以指導兒童畫邁入美術教學領域的。兒童繪畫的純真,就是最能攝取大自然蟲鳥生態為素材,只不過蘇振明站在老師立場,他用知識人之眼捉住自然與人文的關係,他視線所及之處,依然滿懷童稚之情,筆下所有「風景系列」的作品,色澤鮮艷,筆意粗放,像〈阮兜〉、〈東勢客家夥房〉(圖3)、〈新營老糖廠〉等,即已達充滿童心未泯之境。


圖3: 〈台中東勢客家夥房〉1996油彩/畫布  39x53cm  。圖/蘇振明提供

為什麼會有這樣異形變相的台灣風景?除了感受兒童畫取得養分之外,是他深諳台灣美術史上各家的台灣風景詮釋,蘇振明意欲脫卻傳統的手法,譜出他自己的藝術語彙。

蘇振明藝術語彙的全新探討,反映在他「人物系列」的底層社會之生活哀歡。他以深層的賦色,怒目的眼神,無奈的表情,尋常的動態,一如〈燒酒夫妻〉(圖4)、〈礦工的臉譜〉、〈假有情〉等作品,紀實性極高,卻以率性脫序的筆調,將自身的信念與性格,透過繪畫來表達。


圖4: 〈燒酒夫妻〉 1997 油彩/麻布 41x52cm 。圖/蘇振明提供

大學任教期間,蘇振明大膽從學院之門翻牆,展開全台灣素人藝術家的田野調查,此一關懷面向也融入了他畫白鷺鷥、畫水牛、畫花卉等創作的樸素運筆。素人藝術的特徵,就是單純不造作,只是蘇振明多了一層生態的了解,以及南國陽光的象徵,顯現一種熱情的張力。

蘇振明的素描和人物臉譜,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間被納粹歸類為頹廢藝術的德國畫家之單色畫,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位畫家名字是Emil Nolde,他是反納粹的納粹黨員,被希特勒沒收了1000件作品,他那種粗壙的象徵性筆觸頗富爆發力,與蘇振明不謀而合的是他們都具反體制性格,不服膺權威,刻意擺脫教條,亦成為蘇振明藝術之特質。

2010年前後蘇振明獨創「台灣書藝」,遠離傳統書法,回歸開拓美學的台灣書道,再加上淡彩和台灣俚語(圖5),果然自成一格。


圖5: 〈春花望露〉2019紅宣紙+圓竹簳 25x25cm。圖/蘇振明提供

過去蘇振明從事樸素藝術研究,也到過東南亞踏查原始民族雕刻,一直保有立體創作的宿願。近幾年,他跑去宜蘭冬山河賃屋雕作,終於完成一系列漂流木與海浪沖刷過的磚頭,創出磚木複合造型的作品,如〈蛻變〉(圖6)一作,流木磚石合成,稍作加工之後,確實是潮水沖刷後自然的「蛻變」。


圖6: 〈蛻變〉2016 漂流磚+廢木料18x19 x14cm。圖/蘇振明提供

另外,宜蘭、台北來回奔馳中,簡筆速寫的「島嶼風景」,留下是剎那間的車窗印象(圖7)。更有以進之,彩繪〈故鄉e風景〉冊頁長卷,像一首台灣風景變遷的史詩畫卷,更令人激賞的是一手精密的裱背功夫,此又與他的立體雕作,足證蘇振明具有一雙勞動者的手藝,把藝術當作一種勞役,孜孜矻矻地投入。


圖7: 〈日照龜山島〉2019 墨筆+紙板 41x52cm 。圖/蘇振明提供

今天蘇振明與現代藝術也沒有脫勾,2019年的作品〈山林旋律〉、〈光的調色盤〉(圖8)等意象風景,是他再創風景新境的色譜漸層,自製的筆刷,壯闊的色線,以揮舞之姿一氣呵成!堪稱老當益壯迎向現代畫(圖9),隱藏具象的心象手法。


圖8:〈光的調色盤〉2019 壓克力+紙板 40×55㎝。圖/蘇振明提供

回顧蘇振明的70大展,不僅是其全方位創作,也是他多角關懷的藝術再現。透過本次展覽,蘇振明也再度與故鄉的文化局和藝文界連結進行對話。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