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東運垃圾換高雄底渣卻埋在綠地 環團憂汙染呼籲政府推廚餘回收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東運垃圾換高雄底渣卻埋在綠地 環團憂汙染呼籲政府推廚餘回收

 2017-06-22 15:04
林淑芬立委和多個環團一同召開記者會,指出台東將垃圾運到高雄焚燒換回底渣卻無法妥善利用,還要花三億公帑修焚化爐,政府應該力推垃圾分類和減量,例如回收廚餘就能大幅減少垃圾。圖/李秉芳
林淑芬立委和多個環團一同召開記者會,指出台東將垃圾運到高雄焚燒換回底渣卻無法妥善利用,還要花三億公帑修焚化爐,政府應該力推垃圾分類和減量,例如回收廚餘就能大幅減少垃圾。圖/李秉芳

看守台灣協會、台灣環保聯盟等環團與立委林淑芬今(22)日共同召開記者會,指控台東縣政府外運垃圾到高雄換回的底渣利用根本不合格,直接填在污水處理廠預定的綠化區,且環保署未盡妥善管理及督察責任,卻要通過焚化爐修繕的三億預算,環團認為,唯有力行垃圾減量,廚餘全面回收,推動真正能縣市互惠的合作推肥,用垃圾換廚餘才是減量互助的明智之舉。

高雄市代台東縣焚化垃圾,兩地協議用1公噸垃圾換1.8公噸底渣,但底渣這些「產品」運到台東後,卻沒有妥善再利用,直接填在近海的台東污水處理廠預定地上,環團憂心在沒有用不透水包材隔絕下,在雨水淋洗下,恐怕會溶出有害物質滲漏入地下水與海水,破壞海洋生態。

看守台灣協會的謝和霖指出,目前全台的垃圾超過4成是廚餘,若能落實垃圾分類,廚餘全面回收,可減少7.7座雲林焚化廠的焚化量,或者15.5座台東焚化廠的焚化量,台東市農業大縣,沒辦法承受這些底渣,如果是廚餘可以做成堆肥,當地農民也可以運用。

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會長廖秋娥說,1噸垃圾換回1.8噸底渣,不是互助互惠,因為底渣運到台東是無處可去,農牧、林業、養殖業都沒辦法運用底渣,對高雄來說要無成本地處理垃圾也是沈重負擔,這樣的交換對雙方都沒好處。

曾在台東當過八年市長的前立委賴坤成也表示,他剛在台東市上任時,地方政府挨家挨戶地推動垃圾分類和減量,台東縣的垃圾從一天155公噸降為40公噸,可見台東事實上有能力確實減少垃圾,然而現在又回到一天80公噸,賴坤成強調,垃圾不是用焚化爐燒了就消失了,重點應該還是要力行垃圾減量,他並不是反對焚化爐,而是底渣處理成本很高,台東也不適合處理。

立委林淑芬則指出,底渣的品質並不穩定,事業廢棄物和廚餘燒過後含有有害物質,所以要給公共工程使用也經常都是不合格,例如做成消波塊,一年就風化,管理制度過於寬鬆而相關法規缺乏,最後這些底渣無處可去,只好繼續污染環境,林淑芬認為,安定化和無害化等是環保署的責任。

林淑芬也直言,這樣的「零成本」垃圾處理,讓台東縣以為,製造垃圾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這是錯誤的觀念,製造垃圾、處理垃圾都不應該是零成本的事情,環保署應該要重新制定辦法,才有辦法鼓勵大家做垃圾減量,這也才是真正的從源頭進行管理。

環署督察總隊副大隊長林左祥回應環團的發言表示,垃圾換底渣的部分可以再討論,他也認同林淑芬委員的觀念,處理垃圾不應該是零成本,未來會朝這個方向修正,有付費才會減量,而目前台灣的廚餘回收,可養豬的「熟廚餘」佔了65%,生廚餘只有35%,目前已經在推動「生質能源中心」計畫,要處理廚餘、農業廢棄物甚至豬糞尿,等政院審議後核定,而多元垃圾管理計畫也在進行中。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