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邁向幸福的路徑:影響一生的書籍!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邁向幸福的路徑:影響一生的書籍!

 2022-01-10 13:38
左起:《史懷哲傳》、《活出意義來》、《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示意圖/擷自博客來網站,民報合成
左起:《史懷哲傳》、《活出意義來》、《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示意圖/擷自博客來網站,民報合成

一本書,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這從來就不是一個神話,尤其在最無措的時刻,這樣的一本書,就像是黑暗隧道口的明燈,帶來了希望與力量。我想,這是書籍帶給人們最大的渴望和期盼的關鍵所在。因為,人們總能從迷惘中,循著前人的足跡,找到些什麼?發現些什麼?

細數從小至今,在我腦海裡頭留下重大印象的書籍,有三本書。這些包含在面對自身的生涯發展和人生抉擇的過程,以及在歷史轉捩點的關鍵時刻,還有在調幅內心,尋求真正的平靜和幸福的當下,各有其重大的意義與深遠影響。這三本書分別是:1. 《史懷哲傳》、2. 《活出意義來》、3. 《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

首先,《史懷哲傳》是我在國小時候閱讀的書籍。最觸動我的一段話是,原本在文學、音樂和學術界富有聲望的史懷哲博士,因為感受到了一股聲音的召喚,使其告訴自己,要在30歲前,確認自己未來的方向,而作為奉行一生的道路!就在將屆30歲的時刻,在某天的晨間日報上頭,史懷哲博士無意間看到,非洲黑暗大陸在徵求醫師。當時,不具醫學背景的史懷哲,毅然決然地捨棄了原有的地位和知名度,進入醫學院修習醫學,以完成他的志業。當時的自己,深深地被感動了!原來,這個在小學課本裡頭,給別人肉湯喝的史懷哲,竟然有這樣的一段故事。也因此,我一直謹記著這句:「要在30歲前,找到奉行一生的志業!」事實上,這個志業到底是什麼呢?這苦惱了我非常久。本來,我以為我會像史懷哲一樣,選擇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深耕。後來,我發現,上天要我跟史懷哲一樣,走向了文學、音樂與豐足心靈的文化道路!這開啟了我的寫作與創作慾望,也更加誠實地面對自己。

《活出意義來》是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在1946年所著的一本書。裡頭講述了作者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集中營之下的慘劇,以及人在面臨危難與困境中,人性的選擇和如何自處。最讓我感到衝擊的一句話是,在集中營中,要死掉太容易,活下去反而難;在睡夢中,即使同伴做了惡夢,依舊捨不得叫醒他,因為現實比做夢可怕太多倍了!而作者在提到自己為何能夠活下來時,他說道:「因為我還在思念著我的太太,她是讓我有活下去的意志與信念的人。我每次都在想著再次遇見她的場景和離開集中營的生活……」可見,親情的羈絆與對生命賦予的意義,是一個人能否忍受任何挑戰與難熬的事情之關鍵了!這讓我在2018年,台灣九合一大選後,無盡的惶恐和低潮之下,確立了「為自己而寫」的信念與價值觀。讓每一天都充滿了意義,也把這份對於「活著」的感謝,傳遞出去。

最後,《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是去年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當時,是在疫情結束後,內心感受到眾多的壓抑,不禁對於家人發了脾氣。當下的自己,覺得為何這麼差勁,也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而這本迥異於坊間的寫作書,結合了「靜心」、「書寫」、「療癒」三個部分,讓每天五分鐘的晨間隨筆,化為一股「心想事成」的力量!這是一本讓我深刻醒悟與實踐的書,也使得我用「生活化」、「系統化」、「儀式感」三者的模組,貫徹到生活中,這將「覺察」與「自我療癒」,帶向了真正的幸福之路。從去年9月11日開始,我已經連續書寫了近四個月的晨間隨筆。小語形式的呈現,不再是壓力,而是神奇,也讓我找回不為了什麼而寫的「初衷」!從內在清理、情緒排解、壓力釋放,到找回平穩、感受喜樂、擁抱幸福,這段路真的異常特別與戲劇。而今,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能從筆尖到手心,掌握心想事成的魔法!幸福不在他處,就在自己手中。」

一本書,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此刻,我總結了我的人生至今,影響深遠的三本書。從劃定生命藍圖的《史懷哲傳》;找到傳承文化使命的《活出意義來》;力行實踐與擁抱幸福的《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謝謝這些帶給我力量的人、事、物及珍貴良藥!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