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減肥名醫李威傑涉詐案 健保署續查出全台4分之1胃潰瘍手術都他申報的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減肥名醫李威傑涉詐案 健保署續查出全台4分之1胃潰瘍手術都他申報的

一手收自費、一手收保險金、再向健保虛報給付,一魚三吃,一旦確立,最重撤銷醫師執照

 2016-10-07 17:31
敏盛醫院減肥名醫李威傑涉嫌把自費的「減肥手術」虛報診斷為「胃潰瘍、橫膈膜疝氣」,詐領4666萬元。健保署也查到,他一人竟然就申報了全台4分之1的胃潰瘍手術案。圖/取自敏盛醫療體系部落格
敏盛醫院減肥名醫李威傑涉嫌把自費的「減肥手術」虛報診斷為「胃潰瘍、橫膈膜疝氣」,詐領4666萬元。健保署也查到,他一人竟然就申報了全台4分之1的胃潰瘍手術案。圖/取自敏盛醫療體系部落格

醫界日前爆出重大醜聞,台大出身、以縮胃減肥手術聞名的桃園敏盛醫院醫療資源副院長李威傑,遭檢調查出, 疑於2011年起於台北中心診所、桃園敏盛醫院配合保險黃牛,把自費的「減肥手術」虛報診斷為「胃潰瘍、橫膈膜疝氣」,詐領4666萬元,遭依詐欺、偽造文書等罪移送法辦。

是歷來涉入與保險黃牛配合詐騙、瓜分保險金中,最「大咖」的醫師。此案傳出,醫界嘩然,但李威傑要面對的還不只有刑事案件,還另涉吃健保。一旦調查確立,刑事責任之外,敏盛醫院等要吐回李威傑虛報的健保費用,而李則恐面臨停業、撤照處分。

全台1200件、李一人申報300

健保署已主動進行李威傑歷來申報健保的病歷調查,初步發現,全台灣目前胃潰瘍診斷病例雖然2萬多例,但引發胃穿孔等需要手術的只有1200件、李威傑一個人就佔了2、300件。

也是一般外科醫師的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這個太不合常理,因為近年胃潰瘍藥物治療效果好,要導致胃穿孔動手術的比例大幅下降,一旦真的引發胃穿孔要動手術,這種會劇烈疼痛、病人是忍不住的,通常是就近到家裡附近醫院治療、開刀,「你若是專做減重名醫,大家可能會慕名來找你手術;但這種急症手術,不太可能從遠地來求醫。」

審查醫師若有放水  一併取消資格

李伯璋要求健保署同仁逐一調查其申報的病歷,將其住院診斷和手術方式比對,由專科醫師重新審查,同時也啟動行政調查,派員進行病人訪查。李伯璋提到,目前胃穿孔手術治療主流是切斷迷走神經、不太需要進行胃切除,手術方式是否正確,也可以查出端倪,「如果當初李威傑相關申報有被抽查、有明顯問題卻未被揪出來,那麼,當時的審查醫師也要一併取消他們審查醫師的資格。」

內情人士透露,這類案件的涉案醫師或許目的不在吃健保,但與商業保險黃牛勾結詐領保險金的作法,以自費病人(如縮胃手術)收住院,一方面收自費手術的錢;但又必須有疾病診斷才能向商業保險申請給付,因此編造疾病申報健保。申請的理賠保險金,病人、醫師和黃牛三方拆帳。但合作醫師則是一手收自費、一手收保險金、還有健保給付可領,一魚三吃。

健保署積極查辦此案,亦有宣誓意義,衛生福利部已宣布,明年(2017年)起將調漲健保門診部分負擔,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看病,部分負擔調高60至100元,經轉診者則減少40元。引來只會找民眾拿錢開源,防堵健保詐騙不夠積極。

李伯璋坦言,要維護健保資源,民眾和醫師都有責任,「醫界也需要自律,不好的壞份子就要揪出來,浮報、虛報吃健保,就要吐回來。」

 
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健保資源醫病都要維護。圖/楊惠君攝

去年近400家違規  虛報及罰鍰追回3億多

健保署違規查處任務小組專門委員高世豪指出,去年(2015年)健保署查到虛報、浮報的健保特約機構有383家、合計追回的健保費和罰鍰共3億多元,「很多也是健保署經由檔案分析的大數據比對或是專業審查時發現異狀,主動追查,甚至會通報司法單位調查;另外也有民眾和地方衛生單位舉報。」

目前李威傑案,司法與行政調查同時進行。高世豪表示,若確定證實醫師虛報,除向敏盛醫院追回健保費,待司法判決後,依法可再處2到20倍罰鍰。醫院該科恐遭停止特約,而醫師在該科停約期間到全國各醫療院所看診都不得申報健保,形同一併停約。

桃園巿衛生局簡任技政黃翠咪則指出,此案亦是桃園巿近年最大宗的醫師詐領保費案,衛生局也配合檢調和健保署調查,一旦偽造病歷等事實確定、判決確立,敏盛醫院可處5到50萬元罰款,該科別(一般外科)停業;醫師還將送醫師懲戒委員會審議,最重可吊銷執照。

至於2007年高薪將李威傑及其減重團隊,由三峽恩主公醫院挖角來的敏盛醫院,在案發第一時間即發表聲明,已暫停李的一切醫療業務。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