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中國防火長城發威大陸Gmail幾乎全面淪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中國防火長城發威大陸Gmail幾乎全面淪陷

 2014-12-30 22:12
中國多個省市的Gmail無法開啟使用(網路圖片翻攝)
中國多個省市的Gmail無法開啟使用(網路圖片翻攝)

中國擁有世界最廣泛、最複雜的網路審查系統「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導致中國可以隨意阻塞這個國家所不悅的網路通訊資源。世界網路巨頭谷歌因與北京在網絡審查問題上的分歧,於2010年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不過,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中國還是三不五時針對這個,擁有全球最大通訊郵件Gmail的谷歌開刀。

根據12月29日英國《BBC》引用DNS(伺服器)所做的Gmail通訊,抽樣測試資料顯示,包括北京、黑龍江省、內蒙古、雲南省及深圳市等5地區,全部出現無法上聯的情況。「數位言論自由」權利組織表示,中國的防火長城造成了Gmail的淪陷。

打從今年6月起,幾乎全部谷歌服務在中國都嚴重受到干擾。不過,直到上週五之前,網民仍然可以透過蘋果手機、平板電腦或者微軟Outlook等電郵客戶端(即使用IMAP/POP3/SMTP等通訊協議的服務)登陸Gmail。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指出,中國持續對網路進行嚴密控管,扼殺任何異議聲音,以及可能威脅中共統治的種種跡象。目前中國擁有世界最複雜的網路審查系統,也就是中國的防火長城。批評人士指出,中國在過去一年來,擴大對谷歌等海外網路服務的干擾,以便創造一個與世界​​隔絕的「中國虛擬世界」。最明顯的中國防火牆大動作,出現於今年六四25週年紀念日前夕,當時谷歌網路受到嚴重干擾。

從今年6月起,幾乎全部谷歌服務在中國都嚴重受到干擾。不過直到上週五前,網民仍然可以通過蘋果手機、平板電腦或者微軟Outlook等電郵客戶端(即使用IMAP/POP3/SMTP等協議的服務)登陸Gmail。

德國之聲報導進一步指出,中國這一次「變本加厲」,切斷連接Gmail郵箱的IMAP/POP3/SMTP管道。早先,當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後,谷歌電子郵件等服務的網頁版就無法在中國正常使用。然而,不少中國網友還是會利用GmailApp或其他第三方郵件應用,透過IMAP/POP/SMTP協議來收發郵件。然而這次情況加劇惡化,意即只在人在中國,一概不能使用Gmail來開啟或是發送任何郵件。

封鎖Gmail引發強大民怨

率先揭發谷歌Gmail在中國斷訊的數位權利運動組織GreatFire.org表示,Gmail在中國受挫,讓那些使用Gmail作為企業郵件系統,遭嚴重通訊干擾。

該組織指出,針對中國網路審查,一個常用的變通辦法是使用VPN(即虛擬專用網路) ,透過該方式可以聯結到一些被封鎖的網站和服務。目前,伴隨著Gmail服務被封鎖,在中國聯路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城市週報》駐北京的數字產品經理史密斯(Zach Smith)說。最近一陣,在中國上網無論想做點什麼似乎都要使用VPN。

在新浪微博上,有網友抱怨道,目前是學生申請出國留學的關鍵時期,Gmail的使用頻率很高,這樣的封鎖給學生們造成嚴重不便,因此未來會重新思考,完成留學後,是否會重返中國的念頭。

12月30日,來自中國的一則貼文,在網上得到熱傳,內容指出,那句話到現在還記得嗎?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配圖的貼文還附上解說道:1987年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從中國發送德國:「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據美國大學網路官方微博指稱,由於美國大部分大學使用Gmail郵箱系統,因此,Gmail郵箱在中國大陸完全被切斷,將嚴重影響中國大陸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據估計,目前每年大陸申請美國大學(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內)的人數超過7萬人。

當網友議論紛紛感嘆,中國又開始了「閉關鎖國」。相對網上幾乎一邊倒批判性評論,黨媒《環球時報》一篇名為「Gmail不能用,莫簡單想像原因」社論,內容提及谷歌與中國的微妙關係,稱中國歡迎谷歌,基於遵守中國法律的基礎上開展業務;然而,谷歌更強調自己的價值觀,希望不受中國法律的約束,結果引發了雙方之間的進進一步摩擦。

環球時報的文章,呼籲民眾相信中國的互聯網政策是「有邏輯的」,是圍繞在中國社會的根本利益,進行運轉的。社論內容,並奉勸中國用戶,「若Gmail是中方封的……,那就應接受停​​用現實」。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