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可悲!台大案效應台灣淪「學術詐騙王國」 論文投稿得先做「誠信說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可悲!台大案效應台灣淪「學術詐騙王國」 論文投稿得先做「誠信說明」

台灣與中國、印度同列三大「爭議論文偏高的國家」

 2017-02-14 00:28
百年歷史的權威《生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去年主動撤掉由台大副院長林明燦擔任第一作者的論文,如今傳出要求台灣投稿者需附「誠信說明」。圖/取自《生物化學雜誌》
百年歷史的權威《生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去年主動撤掉由台大副院長林明燦擔任第一作者的論文,如今傳出要求台灣投稿者需附「誠信說明」。圖/取自《生物化學雜誌》

史上第一回,台灣新政府上台後,出了最高學術榮譽的院士級副總統陳建仁,但台灣在國際學術的信譽,卻低到谷底。台大論文造假效應擴大,傷害的不只台大校譽,影響所及是每位認真投入的研究人員以及國家的名譽!

近來已有學者投稿國際期刊,竟被要求得附「原始資料」、甚至要出具「誠信說明」,這都與過去慣例不同;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出版的期刊mBio上刊出一篇文章,更把台灣與中國、印度列為三大「爭議論文偏高的國家」。

近來國內研究人員投稿論文到具百年歷史的國際重要期刊《生物化學雜誌》(JBC,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時,於第二次revise(論文修訂)時,居然被破天荒要求提供「誠信(integrity)說明」,令研究人員大感意外。這本期刊,正是台大前生科院長、高醫大前副校長、國科會前生物處長郭明良擔任通訊作者,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林明燦領銜第一作者因過多複製、轉貼造假遭到撤稿的期刊,也是在台大調查案中、唯二被認定造假的論文之一。

還有論文被要求附上「原始數據」 

在此波台大論文涉假案中,已發表35篇相關文章、持續以科學專業與學術倫理關注與披露重要問題的《科學月刊》總編輯、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蔡孟利指出,台灣躋身「論文詐騙大國」之一,影響效應已經浮現!近來確實不只一位生醫界的學者反映,投稿到國際期刊,遭期刊主編要求提供實驗「原始數據」,或要求提供「誠信原則說明」,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發生過的事!

他解釋,正常國際期刊投稿流程是,由投稿者將原始實驗數據整理成有意義的統計數據和圖表,投至想要發表的專業期刊進行審查;國際期刊進行peer review(同儕審查),由於現在各研究領域分工極細,期刊主編多半會請作者自行提供幾位建議審查名單,從中挑選2位、再搭配期刊自選的審查委員1位,進行綜合投票。「沒有聽過要求附上原始實驗數據的,那是對投稿者極度不信任。」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教於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的曹哲嘉最近於《科學月刊》投稿的「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一文中提及,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出版的電子期刊mBio上就刊出一篇文章「生物醫學研究期刊中不當圖像重複的普遍性(The prevalence of 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ublications)」,3位美國學者檢視了1995至2014年間,於選定的生醫相關領域期刊上、共2萬餘篇論文,發現幾乎每25篇就有一篇(3.8%)出現了圖片重複使用或修改的情況。

 
台灣與中國、印度同列為爭議論文高比例國家。圖/取自mBio網站

丟臉的是, 3位作者選定了發表於PLOS ONE這個開放取用之期刊上的論文為對象,以各國學者所發表的總論文數所占比例,與有疑義的論文數所佔比例來分析,台灣與中國、印度被特別提出是「爭議性論文之出現比例明顯偏高」的國家。 

以後可能也不找台灣學者審查論文

台大論文案爆發至今,學術界都在持續關注,但各界反應卻出奇「冷靜」。也有學者憂心,國內自己蒙上眼睛、不要以為國際上也沒有在看,「過去台灣許多研究在國際獲重視,不少學者常獲國際期刊邀約當審查人員、以後人家也不會放心給台灣人審查。」

更可怕的是,台灣學術造假案其實還不只有台大一案,但連台大這麼指標性的案件,甚至連「亡羊補牢」最起碼的決心都看不見。

蔡孟利針對台大調查論文造假案的調查手法再提出質疑。他表示,台大採用教育部制訂的「專科以上學校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處理原則」另訂的「國立台灣大學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處理要點」進行調查,以處理教師升等的原則去調查此案,本身依據的法條就有缺失,升等調查是針對一人,現在造假的案件是多人涉及,依此要點展開調查無法釐清責任。而且生科院、醫學院還各自進行,如何能釐清整個事實真貌?

而「國立台灣大學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處理要點」規範的利益迴避原則:處理檢舉案件之人員應主動了解,審查人及校外相關專業領域公正學者,與被檢舉人之關係,有下列關係或情事之一者應予迴避,其中包括學術合作關係、相關利害關係人。

研究伙伴任調查主席  根本未做利益迴避

蔡孟利指出,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是醫學院調查小組的主席,但查閱科技部網站,104年度由台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暨研究所申請執行的科技部「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ANCHOR UNIVERSITY 計畫(NTU)」,張上淳與台大校長楊泮池同為研究人員,楊泮池又是此次論文案涉入人員之一,這兩人研究計畫是合作關係,難道不屬於「學術合作關係」應迴避對象嗎?

此外,台大副校長、研發長、總務長等學校主管,校長隨時有權任命或免職,算不算「相關利害關係人」?該不該迴避參與調查?這些校方完全不理,不討論也不確認,台大副校長郭大維在日前發表聲明提到「有關此案…校方完全尊重他們採行的程序與工作上的判斷,不參與也無法干預」,一句「不參與也無法干預」,完全展現消極心態,實在讓人對調查結果不具信心。


《科學月刊》總編輯蔡孟利教授日前採訪了台大生科院調查小組主席閔明源教授,
閔證實,相關涉案人員僅郭明良曾到委員會說明一次。圖/楊惠君攝

日前蔡孟利採訪生科院學此案的倫理調查小組主席閔明源教授(當時的生科院代理院長),閔教授也很想進行了解,但也礙於法源,約談者若不到、也毫無辦法。「在生科院的部分,僅郭明良在第五次會議時有到委員會說明,前四次都未現身。其他列名作者之當事人在所有會議均無。這部分閔教授及之前已退出委員會的張智芬教授訪談,都有一致的說法。」

此外,其他許多涉入問題論文的台大醫學院的醫師,都僅以MAIL回覆生科院調查人員,「且內容都極為簡單、甚至說法一致」。對此,蔡孟利同樣發出MAIL邀請、希望訪談醫學院調查委員會主席張上淳,但未獲回應。

國內龐大生技經費是否「所託非人」

具有指標意義的台大論文造假案,台大校方調查的層級、疑慮百出,相關單位卻不正視,不僅將毀掉整個台灣學術倫理、國際發展、生技產業前景,對「院士級」副總統領軍的新政府,無疑是最大諷刺。蔡孟利指出,台灣發展生技產業已經喊了10多年,政府每年花那麼多錢,成效卻很有限,應該詳細盤點龐大的研究經費是否「所託非人」?

以此次亦在4篇問題論文中掛名的台大校長楊泮池,歷來光是科技部的計畫相關經費即高達14億多,還不包括支配經費更龐大的國家型計畫案。一名同樣擔任科技部計畫審查委員的學者指出,「我自己擔任委員,最高一筆計畫經費曾有99萬元,已高興半天,但這些涉及造假案的人,動輒數百、數千,累積數十億元,如果計畫高深也只能自嘆不如,如果政府經費給他們去做假論文,那不只是浪費國家公帑,還可能被錯誤引用、最後導向錯誤的方向,那是關乎人命的。所以國際期刊重視、也會讓台灣抬不起頭。」

延伸閱讀:
《對台大論文造假案最沉痛的呼籲:不要逼學術研究者也走上街頭!》
《論文造假、連調查也「虛晃」?台大遭爆「連郭明良實驗室都沒查」》
《台大論文涉假調查結果未提 季瑋珠:楊泮池有無責任都該說清楚!》
《台大論文涉假調查成員疑遭報復 陳定信首發聲:希望做出有智慧的決定!》
《賺錢第1、血汗第2、論文涉假 沉淪的台大醫院》
《台大論文涉假/校長犯錯學生上倫理課 陳芳明、廖運範批:荒謬!》
《台大論文涉假/中研院長公開信籲「守護學術良知」 院士指「有格局領導人會請辭」》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